上师大学演讲系列三
心灵
科学
结论篇:佛教之殊
仁波切曾说:
他没有别的伏藏法,
大学演讲系列就是他的伏藏法。
给你支招
有人总是会心存疑虑:“佛教到底是真理还是谬论?”诸如此类的问题,始终难以排解。
在我看来,虽然建立佛陀为量士夫等很多渠道,都可以解答这些疑团。但其中最主要、最能以理服人、最颠扑不破的理由,是一切万法为空性的理念。这是证明佛法为正量、为真理最有效的一招。正如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论》中所说:“若于佛所说,深事以生疑,可依无相空,而生决定信。”
若对于佛陀所宣说的前世今生、业因果、心的奥秘、宇宙的形成等隐蔽深奥之法,存有真假与否的怀疑,则首先应从剖析空性入手。通过缜密细致的层层推敲,不但可以将上述问题一扫而空,同时也能发现:除了佛陀以外,其他任何世间凡夫,都永远不可能阐释出如此精妙周全的学说。自然而然地,你不得不对佛法生起坚如磐石的信心。
大智者根登群培也说过:“愈近物本性,智者更难诠,诸法微妙性,远离言思境。”越是靠近物质实相,即使是才高八斗的智者,也难以表述,因为一切万法的实相,本来就是超离语言与思维之境的。正如《罗睺罗赞般若颂》所云:“不可言说智慧到彼岸,无生无灭虚空之体性,各别自证智慧之行境,顶礼三世诸佛之佛母。”
尽管万事万物的法性,超越了语言与思维,但无论在座的老师与同学们中谁愿意去修持,都绝对可以一窥其隐秘、甚深之堂奥。
如今内地很多的知识分子,对修学中观、菩提心等法门颇有心得。
要了知万法实相,就必须有修学的体验。指导修学最主要、最可靠的教材,是怙主龙猛菩萨的《中观根本慧论》。
To be continued
沧海一滴
前苏联科学院著名教授斯彻尔巴次基(Th.Stcherbatsky)就说过:“龙猛菩萨的中观缘起空性,与黑格尔辩证法之间,具有重大、亲切的类似。”听到这种说法之后,我想黑格尔的学说一定很不错,所以花了一些功夫潜心钻研黑格尔的论著。结果发现,黑格尔的思想不过是龙猛思想法海中的一滴水而已,因为他连龙猛思想的部分皮毛都没有通达。
的确如此,《中观根本慧论》一开始两个偈颂的顶礼句“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就已经告诉我们,这部论著,已经广泛地阐述了中观的大缘起因。
难以领会
一般来说,抉择诸法空性,会用到观察因的金刚屑因、观察果的破有无生因、观察本体的离一多因,以及观察整体的大缘起因等。
关于离一多因,对雪域藏区有着不可比拟之恩德的大堪布静命论师,就在《中观庄严论》中写道:“自他所说法,此等真实中,离一及多故,无性如影像。”意即:所有轮回、涅槃、器世间、有情世间所摄的一切万法,都没有自性。无论一体还是多体,都无法成立,就像影像一般。这就是以离一多因的方式抉择空性。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即使是世间最聪睿超凡的科学家,也无法深入全面地领会上述意义。
尽管爱因斯坦等人,在量子物理学方面,提出了很多相似于佛法的理念。爱因斯坦本人,也成了世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大智者。但我想,即使是他,也很难如实地彻证上述甚深之义。至于一般的知识分子,恐怕就更难理解佛法深广精妙的空性之义了。
——节选自《佛教的价值》
To be continued
/ 本话题尚未圆满
明天请继续关注 /
图片来源 / Liu
文字整理 / 一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