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我将上半生的时间、精力都用在这上面了。
此法确实特别殊胜,而且是传承上师的教言,虽然我修得不好,但对它信心极大,这不是口头上说,而是把上半生的时间、精力都用在这上面了。
——大德
我们学《前行》一定要修。讲“人身难得” 时,对每个引导文应再三思维,之后真正体会到:人身极其难得,尤其是修习佛法的人身,更可谓寥若晨星,自己如今遇到佛法和上师,懂得取舍的道理,现在不修的话,死后堕入恶趣或转生天界,就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生活中要常常这样想。
以前宁玛派、噶举派、噶当派的许多大德, 对人身难得的修法非常重视,始终把它当作长期的修行内容,以此修法,最终圆寂时示现了种种成就相。
大家如今也需要加行的基础,从开头到现在,我反反复复说过许多次,但今后还要不断地说,只有说得多了,你们才有一些印象。
上师如意宝在世时,基本每年都要讲《前行》,以至于当年跟随上师的老弟子,对佛法的定解、信心,现在的修行人望尘莫及。
学院如今有很多年轻人,有些没见过上师如意宝,有些虽然见过,却在他老人家身边呆的时间很少, 平时跟他们聊天、接触可以看出,他们对佛法的诚挚心还是有差别。
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过去上师特别强调加行,很多弟子在这方面下了一定功夫、花了一定时间,最后修行上取得相当的把握。
要知道,高深莫测的修行境界,不可能平白无故就产生,尤其是末法时代的众生,不说无始以来,仅仅是这一辈子,从小到大就造了许许多多恶业,对贪嗔痴等五毒烦恼熏习得太久,若只是偶尔想想佛法的内容,得一点上师加持、佛法开示,就希望一反常态,以前的习气立即断掉,这很困难。
凡夫人心态的改变要一步一步来,不能一下子立竿见影,除了极个别印藏汉的大成就者,因前世的善根非常深厚,遇到有缘上师稍加指点,当下即可开悟见性外, 通常而言,大多数人还是要下一番功夫。
因此, 每个道友无论在家还是出家,修行上必须增加力度,要勇猛精进,时间上也是越长越好,在正规的佛学院或佛教团体中呆得久一点,否则,只学几天几个月就想改头换面,肯定难于上青天。
你们有缘修学《前行》,应当值得非常欢喜。就我而言,每次要讲这部法,都特别高兴。此法确实特别殊胜,而且是传承上师的教言,虽然我修得不好,但对它信心极大,这不是口头上说,而是把上半生的时间、精力都用在这上面了。
现在也有很多人对希求解脱兴致勃勃, 你们依靠这样的法,哪怕得到少许利益,我付出一切也心甘情愿。
希望道友们理应发愿,有生之年尽量地闻思修行,这样对众生有利,对你个人也有利。作为修行人,就是要调伏相续、帮助众生,我前两天也发了这个愿:在今生乃至生生世世, 以闻思修行来度过,调伏自相续,以佛法饶益众生。
除此之外,作为凡夫人,虽然遇到好吃的也会欢喜,得一件漂亮衣服也会高兴,但并不是永远的目标,这些就像是孩童的游戏,再过几十年看,全是假的。
现在人对钱财、地位特别耽著,但几十年后回顾一生就会发现,确实没有什么实质。其实人生要有一种目标,假如每天除了吃喝玩乐,其他什么都不管,就跟旁生没有差别了。
因此,对于加行,大家一定要时时串习。现在虽然零下 20多度,但也不算太冷——上师如意宝曾求学过的石渠,比这里冷多了,我有一次去那里,当时还是夏天,感觉都寒风刺骨。 在学院,我几乎没有这种感觉,即使有,也是初来求法的那段日子。
那个时候的闻法条件, 比你们现在的条件差多了。每天早上七八点钟, 我都在院子里辅导,大家坐在冰冻三尺的地上,个个穿得很单薄。我的院子只是一块平地,没有什么垫子,大家都坐在地上学习,到了十点钟左右,太阳才出来。接着又讲第二节课、第三节课……一上午都是这样。
平时吃饭也很简单。拿我来说,五六点钟起床后,吃点糌粑,烧壶茶,把暖瓶灌得满满的,一天就不用生火了。到了中午,再吃点糌粑,喝一半瓶里的水。下午一两点钟,上师如意宝传法,多年保持不变——现在每每回想, 心里都很空,那样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上师下了课以后,有时跟弟子开玩笑,我就在上师身边呆很长时间,有时我回去辅导,下午再讲一些课。
到了晚上,把瓶里的另一半水喝光。所以,我每天通常只烧一次水,这种生活对修行确实很好。
学院有些道友,生活上也比较困难,但这对修行帮助很大。否则,条件特别好的话,不管住在城市里还是山上,对修行都会有影响。
我们现在这种学习机会,只是偶尔的,能否长期很难说。所以,对上师如意宝的许多教言,大家务必要认真对待,对佛法也要生欢喜心,天气冷一点、生一点病、家人说这说那, 没必要特别去管,心要全部用在佛法上。
只有清净、平静的心,才能对佛法全盘接受,就像镜子擦得纤尘不染,影像才会一点不漏地显现, 不然,镜子上沾满油渍污腻,什么也显不出来。
因而,你们听受甚深佛法,必须以信心、恭敬心专注谛听,时间也是越长越好,别认为学一年就够了,假如对闻法得过且过,对吃穿却要求很高,就纯粹成了世间人,不是求解脱的修行人。
顺便讲这些,也许跟法义无关,可还是要提醒大家:冬天虽然寒冷,却不要退失信心,对佛法的信心要稳固,否则得不到真实法义。
只有得到法义,这辈子才不会退转,不然,表面上学得再多、闻思得再久,心若没有调化过来,就算暂时跟佛教徒一起生活,但过段时间遇到违缘,还是会激流勇“退”的。
回 向 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智悲脚印 ∣一个自利利他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