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大学演讲】藏传佛教与任何宗教之间均无有偏堕 Back

【大学演讲】藏传佛教与任何宗教之间均无有偏堕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7-09-01

当今世界如果坚持利美精神,藏传佛教与其他宗教之间,也可以此而圆融。


如今,基督教、天主教在西方很兴盛,而有些国家则伊斯兰教或印度教很兴盛,有些国家佛教很兴盛。无论如何,正信的宗教都能利益人心。

 

像美国,是一个有信仰的国家,大部分人信仰上帝,无论国家总统还是平民百姓,都非常虔诚。这一点,我很赞叹。

 

对于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藏传佛教绝不允许排斥。密宗十四条根本誓言中的第六条就规定:不得诽谤他宗,否则违犯密乘根本戒。

 

各宗教之间互相团结,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看来,每个宗教都有优点。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往往会缺乏约束,所作所为毫无顾忌,甚至认为造恶理所当然。有信仰的人则与之不同,无论信仰什么,大多会心存敬畏,并趋向善法,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

 

在21世纪的今天,所有宗教都应提倡利美,各宗教的领袖学者一定要互相学习、借鉴,对其他宗教的圣地、庙宇、供奉的主尊以及教典也要有所了解。如此,在借鉴别人的过程中,还能提升、充实自己。

 

藏传佛教甚至认为,对没有信仰的人,也应以利美精神和平共处,不能强迫他们信仰你的宗教。依照佛陀的观点,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未来皆可成佛。因此,不仅仅是佛教徒,任何众生将来都有学习佛法的机缘。

 

若想利益这些众生,必须依靠慈悲心。慈悲心不能以宗教来分,错误地定义为佛教的慈悲、基督教的慈悲等,这样太狭隘。只有不分宗教的慈悲心,才能利益所有众生。如果能将这种慈悲心的教育,与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相结合,那将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行为。

 

人都有自私自利心,这点可以理解,但若只承认自己宗派的见解,未来的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所以,不管你信仰什么,都应为利益众生而努力奋斗,这也是佛教的根本教义。

 

最后我要说的,在哈佛大学也说过,今天还要再说一次。那就是,无论学者、教授还是学生,最重要的是要有利他心。如果没有利他心,哪怕学富五车、技术超群,也不可能真正利益自他。有了利他之心,又能在这样充满智慧的学校中学习,未来一定会广泛地利益众生。因此,努力将学习与利他心相结合,是我最大的希望。

 

今天来了很多我以前认识的教授、学生,这次演讲的主办方,以及很多热爱藏文化,重视藏传佛教的学者,都是放下了很多工作来到现场,在此感谢大家!扎西德勒!

摘自藏传佛教的包容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演讲

已成为一个地球村,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近,就越来越需要爱。


一个人无论信仰什么,都不应固执己见,盲目地排斥他人,哪怕对方言之有理。关于慈悲,各宗教有不同的修持,我们应该互相切磋、借鉴。其实,在慈悲的对象上,佛教与很多宗教不太相同,它提倡的慈悲对境不只有人类,还遍及一切众生——能感受苦乐的所有众生。利益一切众生,是佛教的不共特点。

 

人类在感受痛苦或快乐时,可以表达出来,而牛羊等动物虽不会说话,可在遭受杀害时,和人一样也会痛苦万分。美国有过白人和黑人不平等的现象,但现在已经成为历史。我相信,总有一天人类也能真正体会到动物的感受,人和动物之间的不平等,同样将成为历史。

 

印度圣雄甘地说过:“从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可以判断出一个民族是否伟大,精神是否高尚。”

 

2012年有一则新闻很感人,德国一名男子在开着法拉利回家的路上,忽然发现一只刺猬正在横穿马路。情急之下,为了避让,他急速转向,把车撞向了旁边的护栏。结果人虽然没有事,法拉利却严重受损,不得不支付高额费用去维修。

 

事后,有记者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没有什么东西比生命更珍贵,哪怕是一只小刺猬。我受点损失算不了什么。”

 

这种尊重其他生命、不顾自己的心,在佛教中叫自他交换。


摘自如何观修自他交换的菩提心——美国哈佛大学


本月藏历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 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