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熬夜了?又懒床了?---堪布的健康“闹铃”
你又熬夜了?又懒床了?
---堪布的健康“闹铃”
重阳打包:【晚睡 早起 多运动】的锦囊妙计
【晚睡早起】晚睡但不熬夜,早点起来修法。
长期早起的9大优势!告别: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后悔昨天睡太晚。
【多运动】既健身,又积德。
藏传佛教中有位夏扎仁波切,今年105岁,现在还经常住山洞。前段时间,我在荷兰遇到一个瑞士佛教徒,说在尼泊尔加德满都见过他,看上去身体特别好,爬山、走路像年轻人一样,蹦蹦跳跳。105岁的人还能禅修、给人传递真理,我们对自己的毅力、智慧也要有信心。
汉地有一位本焕老和尚,他一百多岁的时候我去见过他,一起吃过饭。饭后转佛塔,他跑得特别快,我都有点跟不上。他是106岁圆寂的。
所以人的身体还是要多锻炼,世间人可以跑步、爬山、爬楼梯,如果是佛教徒,还可以顶礼、转绕等,这样肌肉不容易萎缩,身体也越来越健康、强壮。
不仅身体需要锻炼,心灵更需要修炼。比如做瑜伽、基督教的观想和祈祷、佛教的观修和祈祷,或者其他禅修。这些就像心灵按摩,自然而然会让你更加包容、快乐。
禅修可以安心,除了内在的专注外,还跟它的坐势有关。
坐禅时,身体的外形酷似金字塔状,上尖下宽,你们把释迦牟尼佛的像与金字塔一对比就会看到,佛身与塔身相似。而这种金字塔形,科学界也认为,是能聚集特殊能量的。
这个能量来自哪里?
科学家们也很难解释。不过,他们一致认为,这种塔形本身有聚集宇宙波的能力。也就是说,它可以采集宇宙精华。常打坐的人有体会,一入座,你会感受到一种宁静。宁静的原因,一方面是心里专注,一方面就是打坐时身体的姿势是金字塔形。而你一进入这种状态,自然“天人合一”,宇宙能量直接就融入你的身心。
🍀
别太拼,别让妈妈担心
“身有伤,贻亲忧。” 如果子女的身体受伤,就会让父母忧虑。
《大圆满前行》里说,孩子生了重病,父母宁愿自己代受甚至死去,以换取孩子的健康。父母都是这么疼爱子女的。所以要保护好身体,不让父母担忧。
《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整个身体乃至头发、皮肤全都得自父母,了解这点,你就不敢伤害它,而孝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父母对子女的担心和其他人不同。如果你伤到了身体,可能别人也会担心:“你有个好歹,我怎么办?” 也关心。然而,是不是真心,能关心多久,很难说。但是父母不一样。父母给了你生命,也无时无刻不记挂着你。所以,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他们考虑考虑。
如果你是修行人,那不仅要为今世的父母考虑,还要为天下无边的一切父母有情考虑。
身体是臭皮囊、是怨敌,这是佛教的说法。但《中观四百论》也要求修行人保护好身体,因为一个具有戒律的人,活得越久,越能做利益众生的广大福德。这也是佛教的说法。
那怎么保护呢?第一生活要有规律,第二多活动。
🍀
想活,就动一动
有人说,所谓活动,就是你想活,就动一动,不动就活不了。听着似乎是种玩笑,但也不是没有道理,身体是要动的。
有些道友始终不愿意动,这样不行。现在我们要求大家每天磕一百个头,这样很好,要坚持。
磕头的功德不可思议,磕一个头如何如何,你们也知道,而即使不从佛教的意义去看,从运动的角度理解,这也是一项很好的全身运动。
🍀
生活有规律
和运动一样,生活有规律也对身体有好处。比如,按时吃饭,吃什么、吃多少,自己把握好。形成好习惯也是一种智慧,既简单又省心。
还有睡眠,除了特殊情况外,做事也不要熬夜。熬一次夜,三四天恢复不过来,这样就影响整体的进度和状态了。
所以,有智慧的人,生活、修行和发心都很有节奏,不松不紧。
当然,节奏是可调的,随着利他心不断增上,修行和发心的时间可以越来越多,而睡眠越来越少。
🍀
没必要睡太久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童年时期需要睡八九个小时,以帮助身体发育;中年阶段六七个小时;老年人五六个小时足矣。越睡越少。老了睡不着,早点起来念佛也好,等过了一百岁就不用睡了,白天晚上清醒着。
其实睡眠不过是一种习气,我们来一趟人间不容易,有很多事要做,甚至是有使命的,只顾着睡,很可能一事无成。而且,睡多了对身体并不好。
我听说世间有这么一种人:早上睡醒了,吃早饭;吃完早饭睡一会儿,到了中午,又吃午饭;午饭吃完再躺一会儿,到了晚上,又开始吃晚饭……
萨迦班智达说,人的一半生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仔细想想,确实挺悲哀。但有些人恐怕还不止一半,而是大部分生命都浪费在了睡眠上。
总之,生活要有规律,这样才能有个好身体。身体不好,尤其是长期得病的人,刚开始还有人关心,但日子久了,一年年下去,就没人管了。
记住,身体是我们自己的,是父母给的,为了自己、为了父母,要好好爱惜它。
---摘自堪布《漫谈弟子规》
◆ ◆ ◆ ◆ ◆
唤醒迷梦 早证菩提!
相逢很短 关注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