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零散收录 >> 《入大乘论》40 Back

《入大乘论》40

荣索班智达 著 和气四瑞 2021-10-10

 重 要 提 醒 !!!

 





















普贤佛母未摄持,

无论行持何善法,

普贤之行亦魔业,

普贤佛母摄持业,

魔业亦成菩提行。


——《菩提心修法》






心能作佛,

心作众生,

心作天堂,

心作地狱。


——《宗镜录》















如此断除静虑之六种过患,       

遣除十种障碍之静虑是解脱道。


——诸经续





断除六过具足八行之等持是解脱道。


——诸经续





蕴界处之法,受持、系住、摧毁、遮住、开启之等持是解脱道。


——诸经续





缘于身心本尊三者之静虑是解脱道。


——诸经续





具足瑜伽六窍诀之等持是解脱道。


——诸经续





调伏心自性难调六法之持诵与静虑是解脱道


——诸《佛经》《续部》















      《二规教言论》中讲,我们遇到种种外境时,自己的心没有什么主张,就像是恶狗一样没有主见,别的狗一叫的时候,它也跟着“汪汪汪”。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只要遇到外境,一会儿好看的东西、好听的东西、好吃的东西等,看到这些,你的六根识马上往外跑。往外散还是有过失的。



相遇种种外境时,

自心如犬无主见,

讥笑浅薄之人时,

尚自以为得赞颂。


——《二规教言论》







      《大智度论》中讲:散乱之心,譬如风中然灯,虽有光明,但不能照物。



散乱心,不能得见诸法实相,

譬如风中然灯,不能照物。    


——《大智度论》















外若着相,

内心即乱,

外若离相,

心即不乱。


——《六祖坛经》













有无是二边,

乃至心所行,

净除彼所行,

平等心寂灭。


——《入楞伽经》















当断粗念山,相状与运行,受感觉五过。粗细二分别,大小二相状,行有长与短,受有明不明,感觉显现二,疾速与缓慢。


——《一切如来秘密智慧瑜伽成就续》
















      《入中论》中讲,布施的时候说“悲心下劣心粗犷”。所以,有时候讲粗大,好像带有反面的意思


     这里的智慧粗大,是智慧很广大的意思。



悲心下劣心粗犷,

专求自利为胜者,

彼等所求诸受用,

灭苦之因皆施生。


——《入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