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次第花开 >> 一分恭敬,一分利益 Back

一分恭敬,一分利益

www.ptz.cn 次第花开 2022-12-13



皈依僧后,要恭敬僧相。看见僧众的形相,哪怕是破戒者,或出家人的钵盂、僧衣,甚至对僧衣的红黄补丁以上,都应看作僧宝,恭敬顶戴供养,生起信心并观清净心。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说:

“出家之后舍戒律,行不善法心肮脏,非为沙门诩沙门,如此恶劣粗犷者,亦是天等世间众,应供功德之宝藏,见到仅持出家相,随念本师戒律等,由此亦生诸功德。”

出家之后舍弃戒律,行持非法,心里污秽不堪,已不是沙门却自诩为沙门,如此恶劣粗犷之人,也是天人等世间众生的应供处,是功德宝藏。破戒者身着僧衣,持出家相者,叫相似的出家人。哪怕见到相似的出家人,随念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及佛陀宣讲的戒律,也会生起诸多功德。

而且有些圣者为了度化众生示现为破戒者的形象,对于凡夫来说根本无法辨别。

所以,居士不能宣说出家人的过失,否则连自己的皈依戒都会破掉。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公案

GONG AN


唐朝宰相李泌,在七岁时就已经受到唐玄宗和名相张说、张九龄的欣赏,有神童的美名,已能粗通儒释道三家的学说。

到成年时更是博学多才,他经常寻访于嵩山、华山、终南山等名山之间。

一天夜里,他在寺院听到一个和尚念经的声音悲凉委婉,认为一定是一位有道的再来人。打听之下,才知道是一位做苦工的无名老僧。

因为这位老僧平常总是收拾别人的剩饭充饥,吃饱了就伸伸懒腰找个角落去睡觉,所以大家都叫他懒残。

李泌知道懒残禅师的事迹后,在一个寒冬的深夜,独自一人偷偷去找他,正赶上懒残把捡来的干牛粪垒成一堆当柴烧,生火烤芋头。

这个和尚在火堆旁缩成一团,被冻得长流清鼻水。李泌看了一声不响跪在他旁边。

懒残像没看见似的,一边在牛粪里捡起烤熟的芋头张口就吃,一边又自言自语地骂李泌不安好心,要来偷他的东西。

他边骂边吃,忽然转过脸来,把吃剩的半个芋头递给李泌。

李泌很恭敬地接过来,也不嫌脏,规规矩矩地吃了下去。

懒残看他吃完了半个芋头,就对他说:“你不必多说了,看你很诚心,许你将来做十年的太平宰相。”

后来李泌果然在唐德宗时期,出任为宰相。这就是“半个芋头,十年宰相”的公案。



公案中李泌只因懒残禅师念经的声音悲凉委婉就生起了坚定的信心,后来看到他形象邋遢,甚至被骂不安好心,也依旧恭敬如初。一般人看到那么邋遢的、捡饭食吃的人,肯定不会靠近他。




所谓一份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我们平时在祈祷上师三宝时能不能这样具足恭敬呢?即使被上师骂也依然不改初心呢?

现在很多学佛人习气很重,只喜欢听好听的,一旦上师说得严重点或严肃点就受不了,甚至顶嘴反驳,或者口上不敢说什么心里却有种种愤愤不平的想法,殊不知上师的责骂正是最殊胜的加持。

无有信心之人是得不到这种加持的。不要说像米拉日巴尊者一样承受上师打骂,光是说一点就不高兴了。

总之,恭敬三宝获福无量。




尤其是自己如何恭敬三宝,众生也会如何恭敬自己,所以应当随学恭敬三宝的行为。

如《三摩地王经》说:“作集如何业,当得如是果。”

比如,见到高僧大德恭敬三宝,我们自然也会对他们生起极大的信心与恭敬心。同理,自己想要获得众生的恭敬,就必须至诚恭敬具有无上功德与恩德的三宝,自己恭敬供养三宝,就会受到人天的顶戴,这就是因果无欺的规律。

所以说如果我们对三宝没有恭敬,对上师善知识没有恭敬,要别人无缘无故恭敬自己是不可能的事情。


文|整理自

次第花开网站 >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