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颗钻石的约定‖336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为度化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2 月 21 日 佛 历 2565 年
རྗེ་མི་ལས། རྗེ་ལ་གསོལ་བ་མི་འདེབས་པའི། །མི་རྟོག་ཡེ་ཤེས་འདོད་པ་དེ། །བྱང་བསྟན་ཕུག་པར་ཉི་སྒུག་འདྲ། །སྣང་སེམས་འདྲེས་དུས་དེ་ལ་མེད།། ཅེས་གསུངས།
米拉日把尊者:
不祈祷上师者,欲得无分别智,
如朝北洞待日,彼难与师相应。
总之,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一切所修的本体,都可包括在上师中,所有经典、续部中都说上师就是真佛。《功德藏》亦云:“何为皈处资粮田,修师瑜伽内外二,所修生圆体摄师,经续说师为真佛。”
其实,上师的密意始终安住在与佛无别的境界中,正是为了引导我们这些不清净的众生,才化现为人的身相。《法华经》也说:“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还有《无垢虚空经》中云:“阿难,诸如来非于一切众生前显现,而尽现为善知识宣说佛法,令播下解脱种子,故善知识胜于一切如来,当铭记此理。”
以前法王如意宝在世时,常有许多众生想拜见他老人家。虽然不信佛的人不一定理解,但对懂正理的人来讲,真正具有菩提心的善知识,谁见到他、忆念他、接触他、听到他声音,都能直接或间接成为解脱之因。
利根者的话,很快就能断除轮回种子,趋入菩提;根基比较差的众生,也会在相续中播下解脱的种子,善根慢慢得以成熟,将来会获得解脱。所以,上师的本体跟佛陀没有任何差别。
鉴于此,我们一定要在上师住世期间,全力以赴依教奉行,通过三种承事,令自心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
假如上师住世时没有恭敬承事、依教奉行,对众生有利的事也不肯做,一旦上师离开了世间,再口口声声说绘制上师身像、观修上师瑜伽、修习实相等,另辟蹊径去苦苦寻找别的高深大法,如是既不具备使上师断证功德融入自相续的诚信恭敬,也不进行祈祷等,这就是所谓的“能修所修相违”。
很多人依止上师常会如此,上师在的时候,上师最喜欢的事不愿做,最看不惯的行为,自己倒很有信心。而一旦上师离开了,才开始想起上师的恩德,非要塑上师的像、印上师的法本。
尽管这样做也可以,但最关键的是,要在上师在时好好承事、祈祷,让上师欢喜,否则,后来做什么都意义不大。我们依止上师的机会不一定很多,所以上师在世时,务必要尽心尽力承事上师;假如上师不在了,仍要圆满上师的意愿,继续利益众生,这才叫真正的依止。
此外,祈祷上师也很重要。无论是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宁玛派哪位大德,都会经常祈祷自己的上师。我也再再讲过,上师尽管是如意宝,可以赐予一切所欲,但没有祈祷的话,就不可能赐予悉地。
就如同我们日常所用的电脑,只有打开它,才能做很多事;不打开的话,就算它的功能再多、再齐全,对你也没有任何用处。所以,上师是无上智慧和无偏悲心的总集,作为接受者的弟子,应经常以恭敬心来祈祷,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上师相续中的功德。
在我们成佛的路途中,若能经常祈祷上师,就会获得一种无形的力量,修什么法都很容易,内心也不会有烦恼。以前我遇到过一个居士,她说自己的人生就是一个字——烦。其实如果她多祈祷上师,上师的加持一旦融入心,“烦”马上就不翼而飞了,只可惜她不知道这个窍诀。
我们死后在中阴时,若想蒙受上师指引、救度,也需要无限的信心、恭敬心,如此才会与上师的悲心愿力聚合,显现这样的境界。(当然,上师并不是亲自去中阴界接你。否则,弟子比较多的上师,看弟子今天死一个、明天死一个,只有天天呆在中阴界等了。)
假如你不具备虔诚的信心、不恭敬上师,那无论上师再有多好,也不可能出现在中阴界,为你指引道路。《功德藏》也说:“多数愚者绘像修,上师在世不承事,不知师意修实相,能所修违诚可悲,无信中阴难见师。”
一个人对上师的信心,其实在生前也看得出来。尤其在梦境中,遇到困难和违缘时若能祈祷上师,中阴时应该不会困难。实际上我们平时的梦境,也是修行的一种体现。若是梦到恐怖的鬼神,或者地狱、饿鬼的众生,那可能是自己生病了,身心肯定乱得一塌糊涂;
当你的心很清净,修行的诸多境界出现时,就会梦见观音菩萨、文殊菩萨、传承根本上师,以及美丽花园等善妙景象。我平时就是如此,修行好坏会在身体上有一些感应。
每个人在中阴时,若能观想上师、祈祷上师,中阴显现立即会变成清净的现相。讲文武百尊时也说过,如果你真正认识自心,文武百尊就会全部变成本尊;倘若你的心不能转为道用,这些便会变成阎罗狱卒。所以这个很关键,大家要好好想一想,里面还是有很甚深的道理。
总而言之,我们在活着的时候,一定要经常祈祷上师。为什么每个修法前面都要加一个上师瑜伽,晚上睡觉前也要念一遍上师瑜伽?就是要将一切现象全部融入上师的身口意,这样一来,很多境界就会显现为清净!
--《前行广释》
首先依止胜师如教行,中间百般苦行而实修,最后密意无二得师传,无等上师足下我顶礼。
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的最究竟方便、加持之入门——上师瑜伽之引导分三:上师瑜伽之重要性,上师瑜伽实修法,传承上师简历。
总的来说,如果要修持一正法,则首先寻求一位具足一切法相的真正上师善知识,然后依教奉行、对上师生起真佛之想、诚心诚意地祈祷上师十分重要。如经中也说:“胜义谛是依靠信心而证悟的。”
此外阿底峡尊者也曾说:“诸友未得菩提需依师,故应依止殊胜善知识。未证实相之前需闻法,故当谛听上师之教授。诸安乐乃上师之加持,故当报答上师之恩德。”
喀喇共穹格西说:“必须认识到上师是世间、出世间一切成就的作者。即使精通三藏,但如果不恭敬上师,对上师无有诚信及感恩戴德之心也不会有收益。”
尤其是一切密宗金刚乘圣道唯有上师至关重要,所以诸续部中都宣说了上师瑜伽修法并说修上师瑜伽比观修一切生圆次第更为殊胜。
如续部中云:“何人俱祗劫,修十万本尊,不如一刹那,忆念上师胜”。此自性大圆满宁提金刚藏乘的观点,既不象下乘(小乘)以伺察、推理等方式抉择甚深意义,也不象下续部依靠共同悉地而获得究竟殊胜悉地,
并且也不象其它上续部依靠三灌顶的喻智慧直指义智慧,而是唯有依止一位传承如纯金丝线未被破誓言之锈所染般具有殊胜证悟的上师,
并对上师作真佛想,以坚定不移的诚信恭敬之心猛厉祈祷,使自己的凡夫心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
即以上师的加持力使自相续中生起证悟。如前所引用:“当知胜义俱生智,唯依积资净障力,具证上师之加持,依止他法诚愚痴。”
萨RA哈尊者也说:“师言入于何人心,犹如现见手中宝。”此外全知法王无垢光尊者也曾在《虚幻休息》中说:“依靠观修生圆次第等各个道之本体不能解脱,因为它们还需要依靠行为及增相等。唯以此上师瑜伽自道之本体才能使自相续中生起实相之证悟,即可得解脱,所以说一切圣道中上师瑜伽最为甚深。”
《誓言庄严续》中云:“十万劫中勤观修,具相随好之本尊,不如刹那念师胜,念咒修法千万遍,不如祈师一遍胜。”又《阿底庄严续》云:“观具恩上师,于头顶心间,或于肢掌中,千佛之成就,彼人亦可得。”
至尊果仓巴也说:“若修上师瑜伽法,尽除过患德圆满。”又云:“虽多修持生次第,然修上师为无上,虽多修持圆次第,然诚依师为无上。”
此外哲贡炯巴仁波切也曾说:“上师四身雪山上,敬信之日若未升,不降加持之水流,故当勤修敬信心。”又至尊让热日巴说:“若不祈祷上师尊,欲求无分别智慧,如朝北洞中待日,无有境心融合时。”
因此,无伪实相之证悟唯有依靠以恭敬诚信之心修上师瑜伽,才可以在自相续中生起,除此之外无有其它任何方法。
那诺巴尊者也是同样,虽然是精通三乘的班智达,能辩胜一切外道,但在布扎玛希拉寺任守北门的班智达时,智慧空行母告诉他:“你仅精通词句而未通达意义,所以仍然需要依止上师。”于是尊者便遵照空行母授记以百般苦行而依止谛洛巴尊者。
后来上师对他说:“这般宣讲开示还不了达。”说罢便用鞋底猛击他的额头,结果那诺巴尊者的相续中顿时生起了实相之证悟,与上师密意成为无二无别。据说阿阇黎圣者龙树丢了一把鼻涕,其弟子龙菩提全部拾起而享用,从而获得了殊胜成就。
此外,持明无畏洲也曾说:“我也曾因拜读第二佛(全知无垢光尊者)的论著后,于相续中对他老人家生起了无伪真佛之想,一心一意地祈祷,因此被其智慧身摄受,从而自相续中生起了自然本智。
此后我才开始引导(传讲大圆满实修)数百以上的求法者。其中精进者获得了超世间的禅定、智慧者不偏堕于分别伺察的岐途,他们都真正地意识到胜义谛的证悟完全依靠万分的恭敬和坚定的诚信。”
大译师贝诺扎那流落于甲摩擦瓦绒地区期间,有一位年近八旬的年迈老人邦甘麦彭滚波,上师将禅带系在他身上,禅杖靠于他的腰间,对他传讲了上师瑜伽法,结果相续中生起了无倒车确本来清净之密意,最后获得虹身成就而成佛。
所以说,所有九乘次第的法门中无有比此上师瑜伽更殊胜之甚深圣道,虽然此命名为加行,实际上它是一切正行道的究竟要诀,因此我们随时随地如果将修行的重点唯一放在上师瑜伽上,则即使无有任何其它修行也可以,所以诚心诚意、尽力而为精勤修持上师瑜伽极为重要。
--《前行广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