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显密佛网 >> 能增上修道的四大饮食原则 Back

能增上修道的四大饮食原则

显密佛网 2020-12-08


修行是要有全面的智慧,因为任何方面都涉及到修法的状态,或者资助你或者妨碍你。
如果调理不好,就会成为障道的因缘。如果处理好了,就成为顺缘的资粮。
——益西彭措堪布

“饮食知量”,就是在饮食上要懂得量,量要很合适。包括:

1.

不要太少食

2.

不要太多食

3.

相宜消化而食

4.

非染污心中量食






任何事情,知量很重要,量多、量少、不合适、有染污心,都会对修行造成障碍。饮食和睡眠每天都要经历,对于身心有直接影响。身心没有调好就不能很好地修行,所谓身安道隆。所以一方面要防止贪,另一方面也不要做无意义的苦行。总的原则是中道而行,一切的作为都要有利于修法,所以用理智来判断的时候,就应该首先做出一个非常合理的抉择,之后如理地来调配自己的饮食和睡眠。

什么叫“知量”?无非就是生理上的量、心理上的量。但又要知道身心是分不开的,身体一旦不安稳了,心识也没办法安顿。心里一旦有染污,就会造很多杂染的业。所以必须要注意到,尽可能是一种清净、非常适合修道的饮食。


不宜太少食

非太减少,若太减少,饥虚羸劣,无势修善,故所食量,应令未到次日食时无饥损恼。

首先饮食不能太少。如果太少,提供的营养不够,身体就处在一种饥饿、虚弱、羸劣中,没有势力修善,这样会严重影响修行。我们闻思修都要用很大的心力,如果气力不够,思维无法运转,就只能坐在那里发呆。修持的时候也要精力充足才能修得好,才见功效。

懂了这一点,就知道饮食的作用是给我们这个修行机器提供能量,因此应当份量充足。

那依什么来判断呢?就是直到下一餐期间不发生饥饿的恼乱障碍修行,就以这个量为标准。

不宜太多食

非太多食,若食太多,令身沉重,如负重担,息难出入,增长昏睡,无所堪任,故于断惑全无势力。

我们平常都有数到底能吃多少,只要你不以贪欲过分地受用,自己都会知道到哪儿结束了,那是恰好。但是如果过量,就成了过患。这就是第二个。

一旦饮食过量了,就会堆积在肠胃里面,需要大量的心血去处理它。结果人就会非常昏沉,因为你的血全部要下到胃部,这个时候,身心的能量全部转到处理这个事情上,就会导致身体非常不平衡,四大不堪能,昏昏欲睡。要做个什么事情,根本启动不了。

这样就会晓得,连身体的正常运转都不行,何况是很轻盈地住在止当中明观法义,那就更加不可能了。不必说入座修持,就连看书,也是两眼发直,一点也不反应。这是极大的障道违缘。如果一顿多吃了很多,恐怕一个下午全部都荒废了。如果你当时修得很好,一顿贪吃以后,境界就没了,所以在饮食上要有严密的控制。能否控制,也是在于我们有没有力量把握住自己。

相宜而食、消化而食

相宜而食、消化而食者,依饮食起,诸旧苦受,悉当断除,诸新苦受,皆不生长。

第三,要注意相宜而食、消化而食。就是饮食非常适合自己的体质、身心状况。

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而且得了病以后更要注意饮食,有很多要忌口的地方。如果不相宜而食或者不消化而食,马上就造成病变。过去由饮食起的各种老病又会复发,甚至增长,或者过去没有的病也会新得。

很多的疾病都是从饮食得来的,所以我们必须要照顾好这个身体,不要做无意义的苦行。为什么呢?因为暇满人身具体就是指这个躯体,它有六根,有非常大的修法的能力。把这个身体维护好了,每天都能够保持一个长时间的、高效的修行。所以,我们还是要珍惜人身,在饮食上要很好地调理,不要去损坏它。现在很多人都是未老先衰,年纪轻轻就一大堆病,那全是自己糟蹋身体的结果。一次暴饮暴食胃就报销了,或者成天吃很多垃圾食品,得了很多病。这样把身体给搞坏了,还有什么力量修行呢?整天跟药罐子相随相伴,这就没有很大的意思。

如果我们能够相宜而食、消化而食,就是每一顿吃得非常适合你的身体,不造成障碍,吃的东西都能消化,转成身体的营养。因为饮食上护持得非常好,那么以饮食起的旧有的苦受都会断除,新的苦受也不会生长。

非染污心中量食

非染污心中量食者,谓不起众罪安乐而住。

饮食最好独自,不要混在一起。

一来增长贪欲,各种浪费时间,聚在一起无非谈论一些世间的新闻、名人、绯闻、政坛人物,除此之外没什么别的。在当今时代,人们聚在一起真正谈论佛法的是很稀少的,庸俗化的倾向是很明显的。

再说,我们要注意饮食的初中后会发生什么。

修行人都要明鉴机先,首先就在缘起上把它看得一清二楚,然后就可以理智地决定自己的行为。显然忙吃的就会花很多精力,无非是制造一点味、色丰富的欲尘。我们说的量食不是搞这些名堂。为了做一餐要花好多时间,之前要买很多的食物、配料,然后洗、烧、煮等等。所以在求食的时候,就已经有贪欲的动机,进食的时候也会起贪心、散乱等等。比如说贪心发作得很厉害,什么正知正念都会丧失,完全就迷在这个食物里面,一旦吃下去就比较染污了。

所以在心里要知量。当然欲界凡夫要想一点贪欲没有也是很困难的。不是圣者,碰到好吃的,肯定会起一点贪。但是必须要很快觉察到,然后及时改正在适合的什么度里进行。

出处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
宗喀巴大师 著  法尊法师 译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免费电子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