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说来,你最好把《普贤上师言教》完整背诵下来吧
以下文字节选自《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第一章 佛法修持的基础 “成为法器”
希阿荣博堪布 著
我的大恩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当年创建喇荣五明佛学院时,定下规矩,要求弟子把学到的法都铭记在心,平常测验和年终大考,学生们必须在不参考任何书籍、笔记的情况下,当众讲解经论,有时长达几个小时。
也许你会认为这是对佛学院学生的要求,自然要高一点,但对居士,就不必那么严格了,对上师讲的法“心有所悟”就行,不需要记得那么清楚全面。我想,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必须广闻博学,正式为他人讲经说法,但大家还是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记住和理解经论法义以及上师的教言。尤其是居士,能精通五部大论当然好,做不到也不必强求,但是要对自己专修的法一门深入。比如你修前行时应对前行的法本反复钻研,做到烂熟于心。这不是要不要去讲经说法的问题,是关系大家自身修持的问题。上师们花费大量时间为我们细致传讲修法引导文,我们应该珍惜,力争把每个修法的内涵全部融入自相续中。若有疑难之处就去请教上师,再通过教证、理证加以判别,然后依凭亲身实证去体悟所修之法的真实涵义。
希阿荣博上师传讲大圆满前行,课前于扎西持林大圆满经堂
法本中的每一句话都有丰富的涵义,首先要理解它最外层、最明显的涵义,最好把原文记在心里,再反复去思考、去体会,从而逐渐理解、领会它更深层的涵义。在实修中,需要牢牢记住上师所传之法的每一个细节,反复串习,才能把我们微弱的灵感和体会巩固、保存下来,并引发出对实相的证悟。
阿琼仁波切当年遵循上师的教言,反复修习前行。有一次,上师问他修行的进度和效果,他如实禀报说,已具足真实的出离心、菩提心和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上师听后说道:“噢!能这样当然再好不过。但有一点还是要提醒你,依修持前行之力生起的少许善心,若不经过反复串修,很容易就退化了。暇满难得等每种前行的体相、定数、次第,你都应该把它们全部谙熟于心且牢牢印持不忘。如此说来,你最好把《普贤上师言教》完整背诵下来吧!”那时候阿琼仁波切虽然不到二十岁,但在修前行的过程中已经证悟觉性。上师当时没有点破,甚至根本不给他看有关直指心性方面的法本,只是不断让他继续修前行,并把前行引导文背诵下来。上师担心过早地印证他的修证境界,有可能使他产生微细的执著,从而无法持续巩固证量。
很多修行人其实都是这样,即使已经达到极高的修证境界,仍然不放松对经续论典的闻思持诵。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成为饱学之士,而是出于实修的必要。在实修过程中,反复以经论和上师的金刚语来指导修行、印证修证境界,同时以自证现量印证经论及上师的教言。
——希阿荣博堪布
希阿荣博堪布新著《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已正式发售。各大电商,新华书店等地面店均已上架。
更多编辑推荐:
菩提洲在线佛学课程 ——《前行笔记》禅修班
授课时间:每周二、周三19:30
YY:53446288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学习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