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今日当精进 >> 《极乐愿文大疏释》25课 * 甘露丸 Back

《极乐愿文大疏释》25课 * 甘露丸


信心不靠外在行为

有些人本来没有什么信心,但外表硬是做出一副有信心的样子——装模作样地合掌顶礼,这样表演当然没有什么意义。但如果不是假装的,而是真正生起了信心,那不要说连续不断的信心,哪怕是一瞬间的信心,从此他的相续中就播下了菩提的种子,这个人将逐渐趋入不退转菩提道

在念佛和祈祷佛时,最重要的是内心对佛要有信心。如果只是口头上念佛,虽然能种下善根,但这远不如内心生起信心念佛的功德大


上师或弟子,最关键的法相是内心   

诚如大成就者珠巴仁波切所说:“上师传法赐灌顶,心中无有无实义,弟子闭目并合掌,心中无有无实义。”因此,不论上师还是弟子,最关键的是内心,如果内心空空如也,外表的行为做得再漂亮也没有意义。

作为一个传讲甚深佛法的上师,如果内心一没有利益他众的心,二没有对佛法的真实体验,只是口头上夸夸其谈,这样的传法并没有实义。作为一个赐予密宗灌顶的上师,如果自己没有生圆次第的境界,密宗的誓言也不清净,甚至对密法的信心都谈不上,却为众多弟子赐予灌顶,表面上看起来,也许这个顶灌得很不错——用一个大大的宝瓶在弟子头上不断地灌水,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意义。

作为一个弟子,如果内心对上师三宝没有诚挚的信心,则外表上的闭目、合掌等恭敬行为也没有多大意义。见到一位上师时,外表上你可以表现得极为恭敬,但因为没有内在的信心,过了两三天,你对上师的恭敬承事就没有了,甚至还会表现出一些相反的态度和行为。

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有些上师的传法是发自内心还是文字上的,这两种传法虽然都是传法,但内在的价值和加持力是完全不同的。在传讲净土法时,如果法师对阿弥陀佛有很大信心,自己也想往生极乐世界,他的传法对弟子会有很大利益;如果法师对阿弥陀佛都没有信心,自己也不想往生极乐世界,却劝别人念佛求生净土,这样的空口虚谈对弟子不一定有利益


培养对佛陀教言的清净信心

末法时代的许多人都喜欢高谈理论,爱搞所谓的学术研究,而忽视了内心的修炼。现在很多人已经误入歧途了,他们关心的是诸如“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极乐世界离地球有多少公里”等问题。其实,与其以凡夫的分别念来臆测这些甚深的问题,不如老老实实地培养对佛陀教言的清净信心。对真正求解脱的人来讲,暂时理论上不太精通不要紧,嘴巴不太会说也不要紧,只要在善良人格的基础上,内心对三宝有诚挚的信心就足够了,有了对三宝的诚挚信心,修行的大方向就不会错了。因此,大家应通过阅读诸佛菩萨的传记,学习佛法的教言等各种途径来引发信心


弘扬佛法首先要有利他善心

有些人不要认为,只有召集众多眷属,给他们传讲甚深之法,这才是在弘扬佛法。当然,要真正弘扬佛法,首先得有一颗利他的善心。如来芽尊者在离开上师智悲光尊者时,上师对他说:“以后你一定能利益无量的众生,因为你有一颗纯金般的善心。”宗喀巴大师曾说:“心善地道亦贤善,心恶地道亦恶劣,一切依赖于自心,故应精勤修善心。”所以,善心非常重要,对佛教徒来讲,不管想成办自利还是他利,首先都要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


这样做学佛才能成功

①要具足信心。

懂佛法的人知道,相对而言,外在的行为不是最重要的,内在的信心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信心应当是真正的信心,不能表面上一套,内心另一套。现在有些学佛者口头上的信心很大,但内心却不是这样,这是狡诈者的行为。并且信心应是长期的信心,不能是一两天的信心。有些人刚见到上师三宝时泪流满面,信心大得不可思议,但一段时间后,信心就烟消云散了,这种人学佛也会失败。总之,如果一个人的信心出了问题,这个人的学佛一定会失败的。

②要看破世间。

世间的享受无有任何实义,没必要为了这些而空耗暇满人身。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只要是凡夫,他的生活目标基本上大同小异,都是为了追求世间的欲妙,只不过在语言、服装和生活习惯上,与中国人稍有不同而已。

凡夫迷失在世俗的幻网中,圣者虽然显现上身处世俗,但内心没有任何执著,圣者看世间只是一场戏,就像老人看儿童的游戏一样。我们虽然没有圣者的境界,但也要尽量看透世俗生活的迷乱本质,生起一个真实无伪的出离心。否则,一开始学佛的热情可能会很高,但过一段时间后,又会被世俗红尘所迷惑,学佛的热情也会消失得一干二净。

③要有长远心。

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不能最初把生活完全抛弃,过了一段时间又把佛法全部抛弃,这样反反复复是不合理的。应该将佛法融入生活,不紧不松地长期行持,这样才有成功的希望。以学密来讲,最起码要下十年、二十年的工夫,首先花几年时间把理论搞懂,同时修好加行,然后再趋入正行,最后才会现前一定的境界(不一定是圣者的境界,在凡夫地也会有一些较高的境界)。

末法时代,学佛成功率不高有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关键就是缺乏长远心。许多修行人的心态很不稳,就像花园里的蜜蜂一样,一会儿飞到这朵花上,一会儿飞到那朵花上。现在很少有出家人能在一个道场闻思修行十年以上,有些出家人在哪个道场都住不长,总是背着个大包到处“参学”,这样“参学”下去,最后会得到什么结果也不好说。居士也是这样,能十多年学一种法的人非常少,许多居士今天学这个法,明天学那个法,过一段时间什么都不学了。

我的想法是:既然到了一个道场,就应该在那里长期安住修行,如果没有长期安住,像新闻记者那样,今天到这里,明天到那里,不管在哪个道场都得不到利益。前一段时间,我对一个曾给法王如意宝发过心的居士说:“你还是很不错的,已经接近二十年了,你的信心一直没改变。”他说:“我有这样的决心:在临死之前,绝不改变自己的宗派和修行。”我想,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长远心。


趋入不退转境地的窍诀

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希望早日趋入不退转的境地,怎样才能趋入不退转的境地呢?乔美仁波切在此处讲了一个殊胜的窍诀,就是听闻阿弥陀佛的名号并产生信心。有缘者听闻佛号后,即便是念佛机里传出的佛号,都会生起诚挚的信心,这样他就趋入了不退转的菩提道。

“仅听闻阿弥陀佛名号便趋入不退转菩提道”,这一说法有两种解释方法:

对即将往生极乐世界的入道菩萨来说,这一说法可直接理解。所谓的入道菩萨,狭义来讲是见道以上者,广义来讲是资粮道以上者,发起无伪的世俗菩提心后就进入了资粮道,按传承上师的讲法,有无伪菩提心的人绝不会堕入恶趣,所以资粮道行人可以说是入道的菩萨。有些道友的相续中已经有了无伪的菩提心,可以算是资粮道者,因此,这些人听闻阿弥陀佛名号后应该不会再退转了

对可往生极乐世界的未入道者来讲,这一说法不能直接理解。对这些人来说,所谓“不退转”是指获得了将来趋入不退转菩提的种子。不信佛的世间人、外道以及旁生等都是未入道者。如果在一头牦牛耳边念“南无阿弥陀佛”,那么所谓“不退转”,并不是说从此以后它再也不会堕入恶趣、即生就能往生极乐世界,其密意是牦牛的相续中有了不退转菩提的种子。这种缘佛陀的善根永远也不会空耗,《法华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讲得非常清楚,只要口中说一句“南无佛”,这也是未来成佛的因。《楞严经》中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为什么听闻阿弥陀佛佛号能获得不退转?

有些人会怀疑:为什么仅仅听闻佛号就能获得不退转,佛号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作用?一方面这是阿弥陀佛往昔的发愿力所致,另一方面也是一切如来名号的功德所致。《诸佛菩萨名号集》中讲到,许多如来的名号都有听闻之后不退转的功德。《释迦牟尼佛广传》中也说,听闻释迦牟尼佛名号后,逐渐于大菩提道中不退转。《大阿弥陀经》中说:“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得闻,若得闻者,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因此,既然听闻佛号有如是不可思议的功德,大家理应生起强烈的欢喜心。《阿弥陀经》中说:“任何众生闻阿弥陀佛名号后,乃至一发心诚心生信、欢喜,彼等皆可获得不退转无上真实圆满菩提。”经中说得很清楚,只要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乃至生起一念信心或欢喜心,这个众生必将获得不退转的果位。所以,对三宝产生信心和欢喜心非常有意义。

今后,在见到阿弥陀佛像时,我们首先要让心平静下来,静静地端详庄严的佛像,内心生起清净的信心后,再恭恭敬敬地念诵佛号、顶礼、祈祷、发愿


听闻阿弥陀佛佛号不转女身

阿弥陀佛在因地曾发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如今,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的大愿已经圆满实现了,所以,如果女人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则现在的这个身体就成了最后的女身,来世不需要再转为女人。

但需要简别的是,所谓女人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之后不再转为女身,这还需要一些条件——根据上面的教证,要发菩提心,还要厌恶女身。如果有的女人觉得女身很好,愿意生生世世做女人,那即使听到阿弥陀佛名号,来世也不一定会转为男身。所以,自己的意乐很重要


女众应发愿丈夫身

从世俗缘起的角度来讲,与男性相比,女性在生理、心理、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过失,因此女人理应厌恶女身。许多经论中都讲了女身的诸多过失,《法华经》和《大智度论》中都说,女身有五种障碍:一不得作梵天王;二不得作帝释;三不得作魔王;四不得作转轮圣王;五不得作佛。《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中记载:有一位阿罗汉用天眼观察,见到女人死后堕入地狱的非常多,他向佛陀询问原因,世尊说这有四种因缘:一是女人对钱财的贪心重,二是嫉妒心强,三是喜欢说是非,四是身体的姿态不如法。此外,《正法念处经》中说,女人死后堕入饿鬼的也非常多。

一般来说,女人贪嗔嫉妒等烦恼粗重。在世间,女人的地位卑下,虽然现在世间都提倡男女平等,但实际上是没办法平等的,有的女人虽然想当总统、主席,但始终无法登上权力的顶峰。从出世间来讲,很多地方有歧视女人的传统,因此女人没有出家修法的自由。而且女人如果出家,对佛陀的教法有一定的危害,如《大爱道比丘尼经》中记载,由于阿难尊者的再三请求,佛陀开许女人出家,以此因缘使如来的正法住世的时间缩短了。此外,女众利益众生的能力也比较弱

邬金莲花生大士曾说:“无戒沉迷之僧人,无誓言之愚咒士,无信心之恶女人,此三无处不生也。”有些蛮横无理、无有信心、不知羞耻的女人是一切罪过的根源,也是损害佛教的唯一怨敌。有人曾经问阿底峡尊者:“男众修行人最大的违缘是什么?”尊者很干脆地回答:“女人。”

了知女身的过失后,女众要厌恶自己的身体,发愿生生世世成为大丈夫身,以内在的意乐配合外在阿弥陀佛的加持,将来一定能如愿转为男身

虽然以罪恶引业感召而投为女身,可是由善心满业而感召,有些信心十足、知惭有愧、明晓善恶的女子可谓“身体低劣境界高”,一百个坏男人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佛经中记载了许多获得成就的女人。

男人也并不全是好人,世间的男人中有许多是不信仰佛教的,很多男人的行为非常不如法;在男修行人中也有修行不好甚至破戒生邪见的人。因此男众不要认为自己的身份超胜,肯定能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你不好好修行,经常造恶业,将来也会堕入恶趣。女众也不要过于自卑,虽然你的身体确实有一些过失,但只要精进修行,将来也一定会获得成就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往期推荐

《极乐愿文大疏释》24课 * 甘露丸

《极乐愿文大疏释》23课 * 甘露丸

《极乐愿文大疏释》22课 * 甘露丸


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