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开示】中元节(盂兰盆节)——关爱鬼道众生
《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在母亲去世后,用神通观察,发现母亲已转为饿鬼,饿渴无食。目犍连拿饭菜给她吃,食物到口边就化为猛火。目犍连回去求佛陀,佛陀说:“你母亲生前业力深重,不是以你一人之力就可以改变她业报的,一定要藉十方出家众的功德力。七月十五日这天,你供养僧众,请十方僧众对她回向,这样才能获得解脱。”于是目犍连遵照佛陀的教言,供养僧众作回向,依靠僧众的力量,母亲马上脱离饿鬼道,生于天上享受福乐。佛祖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此习俗也得以流传下来。在汉传佛教中,每年七月十五日都要举行“盂兰盆会”,以拔济累世的父母六亲。后于民间演变为“鬼节”。
从大乘最高境界来讲,万法都是自心的幻化,饿鬼也不例外。因此,真正能伤害自己的,并不是外在的鬼魔,而是内在的我执。寂天菩萨也说:“世间诸灾害,怖畏及众苦,悉由我执生,此魔我何用?”世间一切灾害、恐怖、痛苦,全都是从我执而生,我执是最可怕的魔王,正是因为它,我们才会被鬼魔所害。因此,修行人应该对付的,不是那些饿鬼,而是根深蒂固的我执。
对于鬼魔作害,虽然应当心怀慈悲,但必要的时候也要遮止。《了凡四训》中讲过一个读书人,有天他听到两个鬼在说话,一个说:“某某女人,丈夫在外很久不回家,因此公婆逼她改嫁。她想不通,明晚会吊死在这里,我终于得到替身了。”读书人知道后,很想帮助那个女人,就暗中卖了田地,得了四两银子,以女人丈夫的名义写了一封信,并把银子寄到她家。
那人的父母见到信,虽然不像儿子的笔迹,但银子是真的,于是没有逼媳妇改嫁。后来,他儿子果然回来了,夫妻完好如初。
后来有一天,读书人又听到两个鬼说话。一个说:“我本来找到替身了,无奈这秀才坏了我的好事。”旁边的鬼问:“你为什么不害他?”这个鬼回答:“上天认为这人心好,任命他作阴德尚书,我哪里能加害呢?”
汉地有许多这样的精彩故事,以浅显易懂的方式阐明了佛教甚深之理,引导人们思维该怎么对待饿鬼,并培养自己的善良人格。我们作为修行人,不见得非要做特别大的事情,关键要看自己有没有一颗好心。如果通过学习这些论典,你的说话、做事、起心动念稍有改变,以前不如法的逐渐变得如法,这就是我们共同学修的目标。
简便易行的火施
在这个世间上,有无量无边的内障、外障、特障饿鬼,它们都在感受难忍的痛苦。我们了知之后,应怀着一颗慈悲心,发愿代受这些众生的痛苦,并尽量对它们给予帮助。哪怕你吐口水时,念一句观音心咒,也是极大的布施。就像夏天在草地上倒点饮料,不知不觉就会聚集无数蚂蚁一样,我们平时吐口水、倒洗脸水,也会招来大量的饿鬼,此时若以善心念些观音心咒回向,虽然水比较脏,但也能令其得到利益,而不会互相争夺、伤害。这些行为看似微小,但每个人都值得努力。
本来有些厉鬼、非人天天杀生,以有情的生命为食,但我们若能通过作火施,让它们享用焦烟味,它们暂时也能得到满足。同时,我们依靠念诵仪轨等法施,令其相续获得解脱,从而不再损害有情,解除了许多众生死亡的怖畏,这也是一种无畏施。
因此,烧焦烟已经具足了三种布施:烧食物是财布施,念仪轨是法布施,以此加持它们不杀生是无畏布施。既然作火施的功德这么大,而且它和水施一样,也是简便易行、事半功倍之法,那么,我们每年进行水施十万遍,平时也不间断作水施和火施,这一点相当相当重要。
尤其是火施,最好每天下午念一下。因为下午是鬼神、非人集聚的时间,一些闭关修行的要诀中也说,到了下午,尤其是太阳落山的黄昏时分,念这个仪轨最好不过。
念的时候,首先要准备饼干(或糌粑、面粉)、水两样东西,在食物上浇点水,然后念加持咒“纳美萨瓦达塔嘎达 阿瓦洛格得 嗡桑巴RA 桑巴RA吽”七遍。接下来是四位如来的名号:
“南无多宝如来”,念此名号能摧毁饿鬼的吝啬恶业,使之福德圆满;
“南无妙色身如来”,念此名号能破饿鬼的丑陋身形,得妙相具足;
“南无广博身如来”,念此名号能令饿鬼咽喉宽大,随意享用所施之食;
“南无离怖畏如来”,念此名号能灭除饿鬼的一切恐怖,远离恶趣之苦。5(有些人若整天沉溺于焦虑和恐惧中,也可念此如来名号。)
这个仪轨有很大功德,大家以后有条件的话,应该经常念。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大圆满前行广释》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