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浅释】吾如自子爱护者, 彼纵视我如怨敌, 犹如慈母于病儿, 尤为怜爱佛子行。
庚二(安忍困难转为道用)分二:
一、恩将仇报转为道用;
二、凌辱转为道用。
辛一、恩将仇报转为道用:
吾如自子爱护者,
彼纵视我如怨敌,
犹如慈母于病儿,
尤为怜爱佛子行。
我像呵护儿子那样以无限关爱维护的人,纵然对我不报恩,反而把我视如怨敌,我也不会向他报仇,而是像慈母对待生病的儿子一样,更加悲悯他、慈爱他,这就是大乘佛子的行为。
我认识一个大老板,他以前帮助过一个人,当时那人身无分文,特别可怜,他纯粹是出于爱心才帮助他,然后让他加入自己的企业,慢慢在公司中占有一席之地。由于他在那人最困难时帮助了他,认为他不会欺骗自己,所以对他很信任。没想到,那人掌握了公司的里里外外之后,就把很多财富转到其他地方,并通过一些政府关系加害他。这个老板是学佛的,他说:“从世间角度来讲,我根本想不通。他最可怜的时候,是我帮了他,他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也全部是我给的,可是他不但不报恩,反而以这种方式来对付我。如果我也反过来害他,从大乘角度讲是不合理的,因此我还是忍着吧,把所有的善根回向给他。”真正学得好的大乘行者就应该这样。
此处用了一个比喻说,当别人害你时,你应该像慈悲的母亲对儿子那样来对他。圣天论师在《四百论》中云:“如母于病儿,特别觉痛爱,如是诸菩萨,特意愍恶者。”月称论师在《四百论》的讲义中也说,以前有一个女人,她有六个孩子,前五个生活都能自理,有一定的谋生技能,但第六个孩子品行恶劣,经常做些非法恶业,因此母亲对小儿子特别关心,成天想尽办法关照他。世间上也有这样的现象,比如一个母亲有三四个孩子,其他的孩子都有工作,别人对他态度也很好,但有一个孩子性格恶劣,大家不需要他,而且是残疾人,这样的话,母亲会对他特别好,纵然发脾气对她作各种伤害,母亲还是照样关爱他。大乘修行人对恶劣者也要如此,月称论师云:“一切大悲尊,视众虽平等,尤于愚劣者,却更生悲愍。”诸佛菩萨大悲尊者虽然对众生一视同仁,皆以平等的菩提心来对待,但对愚痴野蛮的可怜众生,尤为关心照顾。
因此,有人对你制造违缘的话,不管他对你做了什么,都应以这种方式来对待。朗日塘巴尊者的有些教言里说,伤害我的人当如如意宝、善知识般来对待,这些教言大家要身体力行。当然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对弘法利生非常有害的人,也是不能摄受的。比如在一个佛教道场中,有个非常坏的人或精神有问题的人,按照《毗奈耶经》和有些大乘教言,他不能呆在僧团里,这并非舍弃菩提心,也不会违背菩萨行。
在我们学院,破戒者、毁坏誓言者、精神不正常者,不能与僧众共住。这不是舍菩提心,而是佛陀在大小乘经典中亲自开许的。有些人过于走极端——“精神不正常的人、破戒的人毕竟是个众生,应该让他在僧团里继续破坏纪律。”这完全是堕于一边,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密意所在,难道他的“悲心”超过大慈大悲的佛陀吗?噶当派的前辈大德曾异口同声地说:“大悲菩提心不能舍弃,但是为了弘扬佛法、培养清净的僧团,必须按照戒律中的羯磨仪式如理如实地行持。”
感恩您的阅读,文章连载中,请继续关注......
感恩您关注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
微信号:WYBS_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