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足迹 >> 弟子规136 | 儒教思想的核心就是仁
Back
弟子规136 | 儒教思想的核心就是仁
颜回问老师,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约束自己,使一切行为符合于礼,就是仁。颜回又问,那该怎么去做呢?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克己复礼”这类传统是陈旧的,不应该再提倡。但走过那段时间,来到今天这个可以开放探讨思想的时代,人们又开始反思:离开了那些,还有什么新的学说可以更深刻地裨益人心?结果很多智者发现,没有。西方学者更在研究后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拯救今日世界的良药。
既然我们找不到更好的思想,既然我们的传统得到了整个世界的认同,那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去挖掘它呢?
在今天,公正地说,科学确实带来了进步,也让我们对物质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但与此同时,就像科学之于外在世界的贡献一样,我们为什么不能借鉴那些曾经滋养古人心灵的传统文化,以其核心价值与理念,为人类的身心带来一种真实的文明?毕竟,人性是没有变过的,过去也好,现在也好,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格局,为公为私依然是最重要的标准。
所以,我们还是要提倡仁,提倡克己复礼。我们想想,不多少克制一下自己,对我们真的有利吗?多少克制一下自己,回到一种正确或合适的状态,不是很好吗?
提倡仁,要做到“四非”、成就学问功德,《中庸》里也介绍了五个具体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之:广闻博学,学习众多经典论典;
审问之:不懂的地方详细询问请教,以断除疑惑;
慎思之:对所要了解的道理慎重周全地思维;
明辨之:明确辨别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哪个有意义、哪个没有意义,从而知道如何取舍。
笃行之:踏踏实实地行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