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零散收录 >> 171. 若人自作苦,离苦何有人?而谓于彼人,而能自作苦。 |【每日一颂】《中论》 Back

171. 若人自作苦,离苦何有人?而谓于彼人,而能自作苦。 |【每日一颂】《中论》

知幻园 2024-02-10

已二(破人我之能立)分三:一、破人我之比喻——观燃可燃品;二、破人我之所依——观本际品;三、破人我之能依——观苦品。


十二  观苦品

庚三(破人我之能依——观苦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破四边苦;二、以此理类推他法。

首先讲“破四边苦”,  “四边”意即,自作、他作、共作和无因作。

壬一(破四边苦)分二:一、说对方之宗;二、驳斥彼宗。


癸二(驳斥彼宗)分二:  一 、略说;二、广说。

子二(广说)分三: 一 、破自他各自之所作;二、破自他共作;三、破无因作。

丑一(破自他各自之所作)分三:一、破观待蕴而 作;二、破观待人我而作;三、自作不成立他作更不成立。

寅二(破观待人我而作)分二:一、自作不成立;

二、他作不成立。

卯一(自作不成立):


对方辩驳说:依靠五蕴而产生痛苦可能不太合理, 痛苦应该是由人我自己产生的。有了人我之后,痛苦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并非由他人施予或者从其他事物中产生。


具有一定正见的人在感受痛苦时也常说:  “我现在 这么苦,肯定是前世造了什么恶业!”这种认知虽有合 理之处,但从实相而言,认为是人我自己造作了痛苦并不合理。为什么呢?


若人自作苦,离苦何有人?

而谓于彼人,而能自作苦。



如果说人我造作了五蕴痛苦,则不合理,因为离开 五蕴何处有人我呢?根本没有。既然没有单独的人我,为何说人我自己造作了五蕴痛苦呢?


如果认为五蕴痛苦由人我产生,那么请问,谁是除 了五蕴之外的这个人我呢?实际上,人们执著的人我都 是建立在五蕴之上的,离开了五蕴,根本不存在一个补 特伽罗人我,通过可现不可得因就可推知。既然人我 不存在,为何说人我产生了五蕴痛苦呢?可见这种说法并不合理。


假使人我存在,他也不可能造作五蕴痛苦。因为五 蕴痛苦即是人我,如果自己产生自己,就成了自己对自己起作用,但这有很大过失,从痛苦的能作所作等方面观察完全不合理。


再者,假如前世人由于造作恶业而产生了后世天 人的痛苦,如果按照对方的说法,就成了前世人自己造 作了后世天人的痛苦,即前世人、后世天人,以及后世 天人的痛苦都成了一体,但这显然不合理,会有很多过失。


通过以上分析,对方人我自己造作痛苦的论点根本不能成立。


对于今天所讲的道理,大家不能只把它们当成一种 说法,如果不以此对治自相续,遇到痛苦还是空不了。有些世间人看到之后可能想:听说出家很快乐,但我看 到有些出家人心里也很苦,与世间人没有什么差别。其 实并不一样,学了中观之后,虽然在显现上还会有一些 痛苦,但与没学过中观的人比较起来,在痛苦的实执方面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新版讲解

↓↓↓


记忆板





一、观因缘品


二、观去来品


三、观六情品


四、观五阴品


五、观六种品


六、观染染者品


七、观三相品


八、观作作者品


九、观本住品


144

若燃是可燃,作作者则一。


145

若燃异可燃,离可燃有燃。


146

如是常应燃,不因可燃生。

则无燃火功,亦名无作火。


147

燃不待可燃,则不从缘生。

火若常燃者,人功则应空。


148

若汝谓燃时,名为可燃者。

尔时但有薪,何物燃可燃?


149

若异则不至,不至则不烧,

不烧则不灭,不灭则常住。


150

燃与可燃异,而能至可燃。

如此至彼人,彼人至此人。


151

若谓燃可燃,二俱相离者。

如是燃则能,至于彼可燃。


152

若因可燃燃,因燃有可燃,

先定有何法,而有燃可燃?

153

若因可燃燃,则燃成复成。

是为可燃中,则为无有燃。


154

若法因待成,是法还成待,

若所待可成,待何成何法?


155

若法有待成,未成云何待?

若成已有待,成已何用待?


156

因可燃无燃,不因亦无燃。

因燃无可燃,不因无可燃。


157

燃不余处来,燃处亦无燃。

可燃亦如是,余如去来说。


158

可燃即非燃,离可燃无燃,

燃无有可燃,燃中无可燃。


159

以燃可燃法,说受受者法,

及以说瓶衣,一切等诸法。


160

若人说有我,诸法各异相,

当知如是人,不得佛法味。


161

大圣之所说,本际不可得。

生死无有始,亦复无有终。

若无有始终,中当云何有?


162

是故于此中,先后共亦无。


163

若使先有生,后有老死者。

生则无老死,不死而有生。


164

若先有老死,而后有生者。

不生有老死,无因岂能成?


165

生及于老死,不得一时共。

生时则有死,是二俱无因。


166

若使初后共,是皆不然者。

何故而戏论,谓有生老死?


167

非但于轮回,本际不可得。

诸所有因果,及相可相法,

受及受者等,所有一切法,

如是一切法,本际皆亦无。


168

自作及他作,共作无因作。

如是说诸苦,于果则不然。


169

苦若自作者,则不从缘生。

因有此阴故,而有彼阴生。


170

若谓此五阴,异彼五阴者。

如是则应言,从他而作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