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次第花开 >> 修行之路没有任性的权利,想解脱就必须逆风而行 Back

修行之路没有任性的权利,想解脱就必须逆风而行

www.ptz.cn 次第花开 2020-12-15


修行人一生不可能只遇到一两个起嗔恨心的因缘,当你遇到障难或别人得利而你受损等对境时,需要警惕不要被习气和对境所转。

 

如何做到不被习气、对境所转?

上师希阿荣博堪布在很多著述中都有不同角度的开示,归纳而言可从四个方面入手。









《寂静之道》

什么都可以是执着。这就使出离成为一件不得不心无旁骛、精进不懈去做的事,因为事事处处、时时刻刻都是陷阱。


我们的执着非常强大,对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人事物都会执着。比如你有一台用了五年的笔记本电脑,因为破旧准备换掉它,但当同事不小心把它弄坏之后,你还是会不开心、抱怨、发脾气。这说明你执着这台电脑,所以才引发了嗔恨。

可见,这台电脑就是修出离心的陷阱,我们要警惕对无情法的执着。

同样,我们会沉迷于自己喜爱的人,甚至为了令对方开心而造下恶业;对不喜欢的人总是执着于让他倒霉、离自己远点,或希望比他更强、更好、更幸福

总之,有情与无情均有可能成为我们的黏着之处,因此要时时处处保持警惕,放下对轮回中任何事物的爱或不爱,这样才不会生起贪嗔等烦恼



《寂静之道》

修行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而且事情也总不像我们期望的那样顺利,如果不有意识地改变习气,很容易起嗔心。


我们在修行之路上没有任性的权利,想要解脱就必须逆风而行逆着习气去做事)。

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逃避或拒绝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想发脾气就发脾气……一切通通都得放下。

因此,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开放能力和耐力,才有可能逼着自己逆轮回习气而修持安忍、对一切众生生起慈悲心、菩提心。

然而,我们已然逼着自己做了很多,结果却不像期望的那样一帆风顺,还是不尽如人意;比如不论你怎么修,别人就是比你修行好;不论你如何努力背颂词,别人总是轻而易举地超过你;你用了两三个月准备讲考还是讲得一团糟,别人很轻松就讲得很好。

尽管如此,还是要忍耐,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习气的改变。如果我们不能有意识地调整急功近利的心态和任性的脾气,那今后遇到一点逆境也会很容易生起嗔等烦恼。

总之,嗔恚的原因很可能是过于娇惯自己、不够耐心、不愿等待、不想坚持

上师告诉我们,事情也总不像我们期望的那样顺利,需要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如果真的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当对境出现时就不会生起嗔心了,因为已经深知这就是修行的一部分。



何为清醒?


《寂静之道》

遇到情况不立即被情绪淹没,而是看看自己的反应,这就是改变。

保持清醒与觉察是一件相当辛苦的事,因为它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评判、不希冀、不回避。


对好事不生贪,对坏事不逃避;无论事情有利还是有害,都不去评判,只是清醒地看着自己的反应:一会儿生嗔,一会儿生贪,一会儿想逃避,一会儿想放弃,一会儿想大发雷霆……

只要我们能保持时时观看自己的心,就会发现它真的像一个脱了缰绳的马在随意奔跑。而前方可能是美丽的草原,但更可能是万丈悬崖。

其实,当我们意识到自心是不受控制的脱缰野马时,已经是在改变了,反复串习控制自心,功用足够时自然不会再随其而转。

如同疯人,当他意识到自己发疯时就已经不疯了。

遇到对境时,我们只需看着自己的反应,就不会再衍生出后续的贪嗔等烦恼;而之所以生起贪嗔,就是因为已经完全被烦恼攻陷而隐入了迷乱。



最后,如果无法自主,那就要像上师教导我们的那样,起码要守持好清净的戒律

《寂静之道》

持戒的目的是去除烦恼习气,烦恼习气即是生死、轮回,除了习气便了却生死、出离轮回。不持戒,这满身的习气如何除?


大家守八关斋戒时可能会有感触:除了贪著吃饭,我们对说话、唱歌也有很深的执着习气

明明叮嘱自己今天千万不要唱歌、不上网看八卦新闻,可还是一不注意就哼了个小曲、打开了八卦新闻或和朋友开个玩笑,或者下意识地打开软件听音乐。

可见,如果不是守戒,我们根本无法观察到自己贪著世间音乐的散漫习气,会顺此一直流转下去。只有持了戒,才会发现这些习气,并依靠戒体的保护将它断除。

同样,如果能时刻清醒地守持菩萨戒,知道不能伤害、嗔恨众生,慢慢地就能削弱害人的习气。而当自私与害人之心被持戒压伏住时,嗔心也会越来越弱。

当这些修法能点点滴滴、绵绵密密地运用于生活中时,我们自然不会在敌人得到帮助或悦意顺遂之时再怒发冲冠了。

文|整理自

次第花开网站 >在线学习 >慧灯法师

《入菩萨行论》浅释 第87课



动动手,把我们【设为星标
不要走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