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五加行是为了什么?
01
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在《慧灯之光》系列中讲到:
皈依、金刚萨埵以及供曼茶罗等等一系列的修法,都是以“生起菩提心”为基点来进行修持的。
当这些修法修好以后,就修好了三主要道的第二道——菩提心;在菩提心修好以后,接下来就是空性的修法。
证悟空性的修法有很多种,既可以选择禅宗的修法,也可以选择密宗的修法;在密宗修法当中,还可以选择时轮金刚的修法,大圆满的修法等等,无论选择哪一种修法,最终都可以证悟空性。但出离心和菩提心的修法,不但任何一个教派、任何一个修行人必须要修,而且修法也基本上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按照固定的方法去修。
02
只有在证悟空性之后,才能够解决最后的问题。所谓最后的问题,既不是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也不是为了挣更多的钱,就是要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要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不但自己获得解脱,而且要回头去度化更多的众生,让更多的人了脱生死、获得解脱。这就是我们修行的最终目标。
为什么三主要道的第一个是“出离心”呢?
因为,首先我们应当弄清楚,我们今天流转轮回的原因是什么?究竟是谁让我们流转轮回的?除了佛教之外,其他世间的学问——包括东方与西方的哲学与科学,都对外面的世界产生过许许多多的怀疑,但却从来没有对自身的存在有过一丝一毫的怀疑。
03
比如,笛卡儿认为:“我思故我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外面的东西是否存在可以怀疑,但对自己的存在却不能有怀疑,因为“我”在思维,所以“我”必定存在。
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有打算要否认自己的存在,但佛陀却并不是这样,他不但否定外境的存在,同时也反过来否定自我的存在。这个观点,是从古印度最原始的宗教直至现代宗教从来没有提出过,也从来不愿怀疑的。不但这些宗教没有对这些问题产生怀疑,而且还通过种种错误的逻辑、理由来证明、推断出“自我的存在”,从而使“自我”的观念进一步得到强化。
04
正因为释迦牟尼佛尚未成佛的时候就对此产生了怀疑,所以才会去观察所谓的“自我”,并由此证悟了“自我”的不存在,从而推翻了长久沉积的我执。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必须要有出离心。令我们流转轮回的主因,既不是上帝、造物主之类的神灵,也不是无因无缘的偶然,而是我们自己固有的错误观念。
从佛教的平台往下看,世间所有的“文明”,都建立在愚昧、错误的基础之上。因为我们从根本上已经错了,所以不想老也得老,不想死也得死,不想病也得病,想要的求之不得,不想要的却不得不去接受,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麻烦。
05
这些错误观念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最严重的,就是“对轮回的贪着、迷恋”。尽管大家都清楚地看到轮回中充斥着各种苦痛,却始终执迷不悟,宁可自讨苦吃,也不愿放弃迷惑、放弃轮回,而只想在轮回中过得好一点、健康一点、长寿一点。这些贪执、留恋,就会将我们紧紧地束缚在轮回当中。只有抛弃了这些贪恋之情,才能切断流转轮回的第一个因缘。
也就是说,流转轮回最关键的原因:是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将“吃喝玩乐等等”误以为是最终极的人生目标,全身心地投入,死活也不肯丢开而导致的。
有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可以说明这一点:春蚕是怎样被缠在蚕茧当中的呢?是春蚕用自己辛辛苦苦吐出的丝线,将自己关押在自己编织的牢笼之中的。同样,我们也是用自己心里所产生的错误观念,将自己捆绑在自己制造的轮回樊篱之中,并不间断地遭受轮回之苦。
文字:《慧灯之光》系列
图片:来自网络
慈诚罗珠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