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就懂的《宝性论》| 课后思考题答案分享(02课)
一听就懂的宝性论
课后思考题
答案分享02
由学院堪姆辅导的《一听就懂的宝性论》
每节课后都留有思考题
便于道友们温习巩固
本公众号不定期分享思考题答案
愿您再再思维,深入法义
获得定解
思
考
02课
1、宝性论论名的梵文、藏文、汉文如何对应解释的?
答:“大乘”的梵文是“玛哈雅那”,“玛哈”为“大”,“雅那”为“乘”,即藏文的“特巴钦布”。
“乘”是工具之意,如由此处去往彼处需要的交通工具一样。本论是迅速到达佛果、获得究竟大义,具有无与伦比功德的一个工具。
“无上”对应梵文中的“俄达”,即藏语里的“喇嘛”;
“续”对应梵文中的“单查”;
“论”对应梵文中的“西扎”,即藏文里的“单究”。
汉语的《宝性论》即《大乘宝性论》,如直接对照即《大乘无上续论》。
2、七金刚处是什么?
答:七金刚处即佛、法、僧、界、觉、佛功德、事业。
3、七金刚处的能得法、所得法是什么?两者关系的意义是什么?
答:1)所得有三法即自他二利究竟的佛宝,离欲具有道谛和灭谛自性的法宝,具备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不退的僧宝。
能得有四法即界(如来藏)、觉(菩提)、功德、事业。
2)所得法要依靠四个能得来现前即众生自性中具有佛法僧三宝之理要通过如来藏(界)、菩提(觉)、功德、事业四法来现前。其中,如来藏是自相续具足,菩提、功德和事业属他相续。首先自己具足如来藏,以他相续的菩提、功德、事业来利益自己,最终会现前自性三宝的成就。既现前自性三宝,又现前菩提、功德、事业,能得和所得究竟而言是一体的。
或者说:暂时要通过他相续的菩提、功德、事业来利益自己,究竟自己成熟佛法僧后,就现前了菩提、功德跟事业。
所以,能得所得无二无别。这就是基道果中,“道”是现前能得所得不二的过程,而“果”是能得所得一体无别的境界。与密宗的讲法吻合。
4、本论的宣讲方式?
答:有些大德认为此论属大海波浪式,但这只是相似的表达。大海波浪是以一个中心,层层推广展开地讲解。
上师说这里的波浪其每朵浪花看似相同,其实形状和流向都各不相同。就像天上降下来的片片雪花,如果仔细观察都不一样。
本论的每一层推演都有必要及不同含义。
附:往期课后思考题分享链接:
好消息
响应上师的号召
周六早上7:00
降妖除魔的密部大典——《楞严经》
由学院法师辅导开讲
YY房间:31334103(正理门)
无论是否报名的道友
欢迎聆听学习
END
答案整理丨欣西
排版丨一心一意
踊跃做习题,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