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悲翻译】031 个人诚信与佛教
【智悲翻译】031 个人诚信与佛教
个人诚信与佛教
BuddhismNews:
PersonalHonesty and Buddhism
理查德·格里夫
佛教频道,2012年7月10日
Richard Gilliver, The Buddhist Channel
2012年7月10日
伦敦,英国——我们每个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都会有些时刻需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声音”。有时,它为我们的幸福而努力,而在其他时候它在试图说服我们做些我们明知道不可以去想的事。
关键词:心声
我不知道有多少次听人们提起这种心声,有时是因为要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有时可能是要改掉一个坏习惯,似乎这种内在的交流者总对事情有自己的主张。不论是对我们正规的冥想还是受佛陀教导培养道德观,这种声音对我们的修行更加有影响。
在众多佛教传统习俗中我们有很大的优势,其中有明确的指导我们如何来证实自己的修行。佛曰,我们不仅仅是接受上师的佛法教言,而且还要参考对照社会和经文的要求。然而事实是,成熟的修行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若要这种努力得到正确的引导,需要我们认清力图让我们走上错误道路的狡猾心声。
所以我们要如何靠自己去权衡,或者该如何观察个人诚信?当然,当我们试图去这样做的时候,我们既像小偷又像警察,而且还期待能够公平公正?我最近听了谭尼沙罗比丘的谈话,他把内心的声音形容成一个委员会,在这里,成员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试图让他们的同伴听到他们各自的声音。最初我不太理解这种分析,但是我越想越能意识到“这种声音”确实是一系列的声音,事实上,当你分析内心的声音时,我们不仅仅可以将其形容成委员会,更精确更深入地了解后就会发现,内心的声音更像是一个政府内阁,成员们试图确保别人都能听到他们,并且还想要尝试比别人的想法更精妙,以至于最后心中的每个想法都显得很重要。
当我考虑这个问题时,脑中浮现出《杂阿含经》第一一七一经所说的故事,佛陀讲了一个类似的概念:人着迷于欲乐,就像抓住六种不同的动物并把他们拴在了一起那样。最强壮的那一只必然会拖拽着另外五种动物去它想要去的地方,而他们筋疲力尽,别无选择只能跟随最强壮的动物行走。随后佛陀解释了训练有素的精神是如何像一根拴了六只动物的柱子那样不让任何一只动物恣意妄为(译者注:柱子暗喻身念住,六种动物比喻六根)。在这篇经论中,就是这个“柱子”让我们确定哪些念头是“警察”,又有哪些念头是“小偷”,并且以个人诚信使“小偷”绳之以法。
如果我们能够用同样的方式观察魔王波旬,使正念如警察般时刻秉公职守,个人诚信如正义力量所倾泻出的一束光般投射在魔王波旬身上,让我们看清他的一举一动。魔王波旬的力量在于他的骗术和敏锐,一旦正面认出他,他的力量便会减弱。对于魔王波旬是“谁”或是“什么”有各种说法,不管他是内心的阴暗面还是独立存在的众生,他的力量使我们自我蒙蔽这一事实依然不变。当面对这种内心声音的时候,需要个人诚信的力量,这样我们才能意识到被这种声音蒙蔽了,只有克服欺骗,才能达到佛陀为我们提出的最高目标。
文章来源:http://www.buddhistchannel.tv/index.php?id=6,10978,0,0,1,0
智悲翻译中心
译者:王筱汐、王筱艺
一审校对:丹秋白玛
终审校对:妙怀
智慧的火炬照亮了人生的道路,感恩您的阅读,敬请关注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