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索达吉堪布 >> 一个逃出生天的攻略 Back

一个逃出生天的攻略


纷纭复杂的迷宫:轮回

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生命的延续性。如果只关注短短的今生,既不思考前世,也不关心后世,那我们就跟旁生没什么差别。很多人都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挂在嘴边,但恐怕很少有人真正思考过,今生的业力是如何延续到后世,甚至再下一世的。 

佛陀告诉我们,缘起可分为外缘起和内缘起。

外缘起可以通过一棵树的比喻来说明:比如一粒种子,因为地水火风等因缘,长出苗芽,进而产生根、茎、叶、花、果,这就叫做外缘起。

但更重要的是内缘起。所谓的内缘起是指,每一个人都在轮回中不断地流转,这一世做人,下一世可能做旁生,再下一世也许做天人……总之在没有解脱前,就这样一直不断地在轮回中流转。

这个过程我们一定要弄明白,否则,就没有办法通达轮回的原理,更无法真正去关爱别人。

 


迷宫密码:十二缘起

1.无明

轮回的存在是有原因的,而最根本的因叫做“我执”,即每一个人对“我”和“我所”的执著,它也叫“无明”。我执是十二缘起中的第一个法,也是一切轮回的根本。 


2.行

有了无明后,我们的身、口、意会造作善业、恶业,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这就是十二缘起中的“行”。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谁,来到这个世界的因,都是无明和行。 


3.识

有了种种业以后,不论善业、恶业都会留在阿赖耶上面,这叫做“识”。虽然我们的身体最终会毁坏,但心识却是持续的,即使在死后也会存在。

1963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艾克里博士,从脑神经学的角度说明,在我们死后,还会有一个独立于身体的“灵魂”(心识)存在。虽然从医学角度讲,去世之后,身体不再受支配,并会逐渐腐败,但如果结合佛教的知识来看,其实我们的心识是一直流转的。

从哲学角度说也是这样,比如,叔本华曾说过,我们的身体最终会灭亡,但“意志”却依然存在。 


4.名色

心识入胎后就有了十二缘起中的第四个法——“名色”。 “名”指的是除了色蕴以外的一种心识,而“色”指的是身体尚未发育完全的状态。 


5.六入

十二缘起中的第五个法叫做“六入”,也称“六处”,指的是心识入胎后,胎儿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刚刚形成,但尚未接触到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阶段。 


6.触

第六个法叫做“触”,指的是六根形成以后,接触到外界的六尘,并产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阶段。 


7.受

在六尘和六根结合后,我们会对悦意的对境产生快乐,对不悦意的对境产生痛苦,对既不悦意也非不悦意的对境产生不苦不乐的心态,这就是十二缘起中的“受”。 

以上所提到的识、名色、六入、触、受,是前世的无明和行在今世所引发的果。有了这几个果之后,即生当中就会产生“爱、取、有”。 


8.爱

所谓的“爱”,就是指喜欢悦意的感受,不喜欢痛苦的感受,这包括种种的贪爱、嗔爱、痴爱。爱,其实相当于是前世的无明。


9.取

“取”就是有了对各种感受的爱之后,进而接受。


10.有

有了爱和取这两个因缘以后,就会产生“有”。它是轮回,也是轮回的因。爱、取、有这三者,就是今生当中所造作的后世的因。 


11.生

因为我们造作了后世的因,所以肯定就会投生后世。十二缘起中,后世的第一个法叫“生”,这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识。在投生后世时,我们可能会降生在人道,也可能在其他道。


12.老死

而有了生以后,肯定就会经历“老死”,包括了从名色到受之间的全部过程,这也是十二缘起中的最后一个法。 

从十二缘起来看,今生的因缘会变成后世的因缘,而后世的因缘又会变成再后世的因缘,在没有解脱之前,我们会一直在轮回中流转。 

大家可以通过学习《缘起经》来通达十二缘起。轮回是佛教思想的基础,如果没有在理论上通达十二缘起的话,我们恐怕不能称自己是一名合格的佛教徒。 



破译关钥:无我空性

我们都应该懂得十二缘起,更要懂得轮回流转的痛苦,诚如《法华经》中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因此,打破轮回,应该是每一个人的奋斗目标。 

那解开轮回的密码究竟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无我空性。如果没有空性的力量,我们就没有办法断除轮回的根本——无明。

我们能在今生得到人身是非常不容易的,但今后是继续在轮回中流转,做牛做马,还是烧毁无明的种子,从而获得解脱,完全取决于自己。 

所有人都会经历衰老和死亡,这是轮回的一个特征。当年释迦牟尼佛还是王子的时候,就是在看到生老病死后示现出家,最后断除了轮回的根本。还有这么多寺院中的出家人,都是在修无我的智慧,以寻求究竟的解脱。 

在很多国家,人们只有在生活没有希望时,才会选择出家。但是在泰国,当有人出家的时候,大家都会因为他走上光明之路而祝福他。不仅是出家人有这条光明之路,在家人也可以通过修行,运用空性智慧,斩断无明。 

愿大家都能获得真实的快乐。

 



:您能再概括一下十二缘起吗?

:十二缘起当中,无明和行,这两个属于前世;中间的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这八个属于今世;生和老死,这两个属于来世。

在今世的八法当中,前面五个:识、名色、六入、触、受,是前世的果,而后面三个:爱、取、有,是后世的因。 

表面上看来,无明是第一个,但实际上,后面的爱也是无明。无明一直存在,只不过换了名字。 

在每座藏传佛教的寺院当中,都会有一个六道轮回图, 这也代表人人都需要懂得轮回和十二缘起。 


摘自索达吉堪布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演讲

   《 解 读 轮 回 密 码 》  




点击“阅读原文”欣赏现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