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顶的作用
灌顶的作用
一、灌顶的作用
灌顶的梵文发音,为“啊布肯扎”,其含义有两种:一是灌输,本身佛性并不需要外界的灌输,因为原本存在。但从表面上看,通过灌顶,还是灌输了一种力量,从而激活了如来藏本性;二是摧毁。断除、破除、摧毁我们的贪、嗔、痴等障碍。
(一)激活佛性
密法所讲的基、道、果三者当中的基,是每个众生自身先天具备的。从密宗的角度来说,我们的贪、嗔、痴、慢、嫉五毒烦恼的本体,就是五方佛的五种智慧。实际上,佛的五种智慧和五方佛是一回事。佛的五种智慧,就是五方佛的本体。五种智慧也叫做五方佛,五方佛就是五种智慧的显现。在佛陀的境界里,是五种智慧;对菩萨来说,其外表显现是五方佛。
五方佛或五种智慧,本身存在于我们的本性当中。在我们还没有学佛或没有灌顶之前,佛性虽然存在,却对我们不起任何作用。灌顶的作用,就是激活佛性的功能,让佛性发挥作用。当然,从本质上讲,佛性如来藏是无为法,不存在激活不激活,发挥不发挥的内涵,但从现象的角度来说,激活的过程还是存在着的。
具体来讲,激活的程度有三种:
最上等的激活,是在得到灌顶的当下同时成佛,瞬间就圆满了一切,中间的见道、修道都跃过去,根本不需要修。但这是非常罕见的,在佛教密宗的历史上,只有一两个印度的成就者,是当场成就的。在藏传佛教的历史上,也只有当下证悟,而没有当下成佛的。
中等的得受灌顶,是在灌顶的当下证悟。在任何大圆满灌顶的仪轨当中,都有介绍大圆满见解的程序。如果语言不通,且没人翻译,肯定没办法证悟。但如果有人翻译,表达也比较精准,在金刚上师具备德相,受灌人根基成熟——对密法、对上师三宝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心,在灌顶之前,外、内加行都修得非常到位的情况下,当上师用天然水晶来形容心的本性的时候,依靠上师的加持,受灌人就有可能在灌顶,尤其是密宗最顶级的第四灌顶的时候证悟。其实,汉传佛教中也有因为某个特殊因缘而当下证悟的实例,譬如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在听到五祖讲《金刚经》中的一句话的同时当即证悟的。但这种证悟只是初步的证悟,还不是成佛。属于显宗或密宗五道当中的加行道,连菩萨一地的见道都不是,更不是八地或十地。
最下等的激活,是既没有成佛,也没有证悟,有可能受灌者自己都感觉不到,但因为上师的修法以及灌顶的力量,再加上受灌者自身的观想,当这些条件聚合在一起的时候,就能激活如来藏的功能,赐予受灌者一种力量,从而使其快速证悟。
(二)授予权利
如果没有灌顶而学修密宗,不但不会有任何进步和成就,而且因为自己违背了规定,所以还有盗法的罪过。
灌了顶以后,就有权阅读密宗经典,修持密宗修法,念诵本尊心咒,宣讲密宗续部等等。当然,因为灌顶有好几种层次,在得到有些灌顶以后,只能自己修,却没有资格宣讲;有些灌顶得到以后,则既可以修也可以讲。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