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動物樂傳心 >> 宗萨钦哲仁波切 I 佛法與禪修【二】[问答环节 Back

宗萨钦哲仁波切 I 佛法與禪修【二】[问答环节

動物樂傳心 2023-10-25



#INTERVIEW


访谈:宗萨钦哲仁波切

“关于尼泊尔与佛法”






ABOUT



-在我们讲另外两谛之前

-可能现在我们可以让大家提问
-如果你们的问题跟我们刚才
-讨论的东西有关会比较好




提问 Qustion



Q1“我简短的说,在尼泊尔那边有个
29岁的警察很年轻的自杀,然后这位女士的
上师就想请问仁波切有什么话说?为什么生
命珍贵,但是他们要自杀,年轻人要自杀。”



A1

仁波切答:如我刚才所说的,如果你是佛教徒,我们相信因缘业果并不只是局限于今生,还有前世。那谁知道呢?一定是有那么多的隐藏的或者还没有成熟的业力现在正在成熟。

因为这相当重要,所以我要再讲的更细一点。很容易误解,但人们总是对于因果业力有不完整的认识理解。 业并不是自由的意志,但它也不是宿命论,它相当复杂。

业有时候有点像,如果你在玩牌。发牌者给你5~7张卡,你有自由来使用你手中的卡,但是你没有自由来选择对方给你什么卡,但你也有一个自由,就是可以不要玩。在游戏开始之前你可以不要玩或者玩了一半,也可以把牌撕破,不要玩。当中包含了什么?同时你也可以为了玩而玩。 

这是一个蛮不错的例子,可以从龙树菩萨的生平中表现出来。有一些菩萨的故事真的是让我们很不可思议,不知道要怎么去理解,(翻译:刚才仁波切说的那个词就是“阿喀琉斯的脚踝”,带着致命缺陷的一种比喻词,就是致命的弱点。)

据说有个王子,他是龙树菩萨的好朋友, 王子的父亲就是国王,他跟龙树菩萨是很要好的朋友,国王被加持和龙树菩萨的寿命会一样长。那个王子不太高兴,因为他知道龙树菩萨寿命很长,也就是说他的父王寿命也会很长,这个王子从来没有机会当国王。

于是他就去找龙树菩萨尝试用刀、用各种兵器武器来杀龙树菩萨。龙树菩萨跟他说没用的。王子尝试杀龙树菩萨,但一直失败,龙树菩萨说:“不可能的,你杀不了我”。王子说:“我该怎样杀你,你可以教我吗?” 

他说你用这株草就可以杀了我,这是因为我过去世的因果业报。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跟弟子们解释的,就是通过这样的故事来解释因果业报。虽然他听起来很像神话故事,但其实它是非常深的。因为我们在这里讲的是致命弱点。

因为生命中总是有一些,我们没有办法解释,但是我们总是会有些弱点,无论是从算术的角度还是科学的角度,你从各方面可以尽可能的去很完善,完美的去安排它。但就因为这个弱点,你的任何计划都有可能会失败。

我们有那么多的因果上的弱点,我们存了那么多因果上的弱点,所以,除非直到我们完全的超越这一切,不然的话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就会发生这种种的东西,只有全知者才能够告诉你。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些人非常的坚强,非常的能干,但就是会有某件很荒谬的东西就完全的破坏了它。


再多两个问题,然后我们就休息一下。





提问 Qustion



Q2“他是在确认之前仁波切提到的用
呼吸来禅修的方法是不是正面的,他理解
是“止”“观”里面“观”的修法,然后“观”
里面的修法他想要跟瑜伽师地论里面的
一些概念去做一个比较。”



A2

噢,我只是想了解仁波切教我们的呼吸的方法,他到底行不行得通,所以我根据无着菩萨弥勒菩萨他们的唯实派的想法,三自性的想法去了解一下,可能是首先我们把过去跟未来放掉。

不管过去未来都放掉,好像针对于遍计所执性,然后把我们的重点放在现有的呼吸,或者也可以说是身受心法,或者我们可以说是五蕴,所以他很专注在依他起性里面的,然后我们就直接领悟到,我们直接证悟到五蕴。

它是无常苦空无我的,然后我们的那些什么执着妄想因为他都是建立在五蕴之上的,我们就知道他是不可靠的不牢靠的,都是希望的,他就会全部都,。。。然后我们就看到他的真实像,圆成实性。。。。。





提问 Qustion



Q3“仁波切您好,向您顶礼。首先我想
先祈请仁波切今天是否可以授皈依菩萨戒,
然后受前行的口传。我的问题是:我们在
学习教法的时候是先听闻教法,然后按照
教法去行持,再通过禅修之后得到定解,
这个禅修,和仁波切讲的毗婆舍那是不
是一回事?还有如果说在生活当中,比如
说现在我可以认为我看到的这一切都没
有实质性,这个是属于禅修还是我在下
定义?谢谢。”



A3

仁波切答:所以刚才休息之前有人提问的时候提到毗婆舍那“观”的禅修, vipasyna是巴利或者梵文的字,它非常松散的翻译出来,意思可以说是洞见或者是信息,什么样的洞见或信息,在藏文里面叫赫拉痛(音),意思就是“看见多余的”。当然最高层次的看见多余,最高层次的观,你就是证得了如来的境界。

【如来】这个字是佛陀,他指他自己的时候,他是称自己为如来。他称自己为如来,他说如来要这个,如来要那个,如来想要订一杯卡布奇诺咖啡喝。这是一个非常有趣有意思的身份,他自己给自己的一个称谓或身份。如果很松散的去翻译的话,可以说是“来的人或者去的人”,“一个醒觉的人”。

现在我们不要讲如来的境界,我们讲我们自己现在的境界或者程度。现在当你我看着这只手的时候,我们没有毗婆舍那,我没有看见正确的数据,我们没有那个洞见,我们有的是什么?我们有的是习气习性上的一种信息,对于手的概念,手必须要有五根手指手掌等等,这样的观点或角度是很受限制的。

那些修观的就连是最普通的,最世俗的。他们仅仅只是观察看看没有任何的判断。然后你会超越那些关于手、手掌、手指的一些想法,所以你看见的是超过一个个体:血,皮肤,汗水所有一切。不仅如此,你也会开始看见它变化的那一面,就是包括时间在内。

现在你就开始改变你的观点了,所以你对于手的态度也改变了,这就是观的修持。看到的是超越了我们一般对于手的概念,这是非常可行的。

我常常给这个例子,现在又再说一次。你是专门研究病毒的,你研究过学习过关于病毒的,你对于这个领域是受到很好的训练。你看到任何东西的时候,你只看到病毒,所以你旅行的时候你会带更多的消毒液,不是吗?

虽然我们世俗的层次也是如此,我确实认识有人是这样的,因为他们受过训练来看见那些超越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东西。所以这些修持“观”的行者,他们就是这样子,他们受训看见的这个手是超越我们平常人看到的,关于手的概念。

现在我要跟第三和第四胜谛结合毗婆舍那 ,我们看观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气息, 没有判断,也没有参照点,仅仅观察而已。当你观察的时候,你开始去认识到它的实相。你开始了悟到意识到不满意的这种痛苦的因,来自于我们认为还有我们相信的东西是真理的反面。

我们总是这么做的,我们只知道我们越来越老,越来越接近死亡,但是我们总是隐藏这一切。不仅如此,所以很多东西都是这样,我们知道我们的价值观只不过是一种意见。但是当他卡在我们的脑子里的时候,他这个概念这个意见是很强的。

无论是修行或精神上的价值观,还是政治上的价值观,自由主义,还是传统主义等等。如果你执着这些东西的话,那就是情绪,它也是造成我们失望之因。但这样的痛苦它不是本来就具有的。这个是佛教和比方说基督教最大最大的区别。我们并没有这种本来就具有的痛苦,并没有一种本具的痛苦。

我们的情绪也不是本来就存在的,他们是可以去除的,他们是短暂的,他们不是固有的。他们基本上都不是你的一部分,这个就是其中一个胜谛灭的胜谛,灭苦的胜谛。要终止这种担忧,这种困扰,这种痛苦是有一个法道可循的。而这个道就是理解真理实相。这就是第四胜谛。第四胜谛灭苦之道,仁波切会再跟我们讲。

我会用大乘的【般若波罗蜜多】经典做我的根据。般若波罗蜜多是无二之道,无二并不是一种否定,我们需要很重要理解这一点。这其实是被强调的很重要的一个重点,也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强调这一点,有时候甚至通过同一个字重复4次,“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就是“超越超越再超越再超越”,说了4次。

从某个角度看,这听起来好像很难以理解,但其实是很实在的。《心经》有时候人们也称它为一个咒语,在藏文有这个字“ang(音)”它有点像这个魔咒。而在《心经》当中确实是有一个可以持诵的咒语。“ang(音)”这个字有时候人家也用它来指的是好像一种魔咒。大乘总是这么做,他们很多时候会扭曲一个东西。

给你举个例子:比方说你喝了很多酒 ,你喝醉了。当我们说你喝醉酒的时候,意思就是说你受到一个不是你的外在的东西的影响,一个外在的力量。当你喝醉酒的时候,你看到的这些粉红色的花都是蓝色的,你看到的黄色的花都是黑色的。那是你看到的。

如果你喝醉酒的状态持续6个小时的话,你就有6个小时的妄想错觉。在你有错觉的那段时间,你跟花儿所有的互动都是错误的。当我说请你给我粉红色的花的时候,你会觉得很混乱,粉红花在哪里?你就是受到酒精的魔咒的影响。就是它的魔咒。

我们现在就语言上用魔咒这个字来鼓励行者来修行。在这里,我是你的朋友,你已经喝醉酒了。我现在要确保你很安全,可能我不会让你开车,可能我会拉住你,可能我会很有耐心等6个小时。可能我也没有6个小时,可能2个小时之内我就要去什么地方,可能我就会给你一些水,还是给你吹很冷的风扇,还是把一桶冰倒在你身上。所以基本上我在做的事,我用一种相反的魔咒来让你从之前的魔咒中醒过来。

我们现在讲《心经》,在《心经》中观音菩萨,舍利弗和佛陀,他们认为我们时时刻刻都喝醉酒了,我们就是一直没有停止喝酒。我们会买新的酒,更刺激的酒等。我们总是在用不同的视角来看东西。当我们看到手的时候,我们不是看到他的血和肉,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很美的东西,要涂润肤霜的东西,基本上我们看到都是一种妄想错误的。

但其实所有的价值观都是如此的,无论是政治上的、社交上的、哲学上的、道德上的、种种的价值观,所有的一切都是这样。就像我刚才说的,因为你喝醉酒,然后你把粉红的花看成是蓝色的,你跟花的互动总是错误的。同样的,因为我们看着我们生命的时候,都是以酒鬼的角度去看,所以无论是我们有很多的种种的抱负野心,还有这种二元对立的观点去看,所以这都是错误的,因此总会导致我们失望。

所以相反的魔咒就是般若波罗蜜多的咒语,他为了要让我们醒觉,就好像给我们醒酒一样的一个方法,就像个冷水澡一样,这就是为什么般若波罗蜜多咒语有的时候,人家说他是最至高无上的咒语,无可比拟的一个咒语,或者是让一切都平等的咒语,能除一切苦。

这个咒语是什么呢?具代表性的就是“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梭哈”,我们有刚才仁波切的咒语,那只是具代表性的。其实有一尊度母被认为是般若波罗蜜多度母




提问 Qustion



Q4“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



A4

我现在要非常大致的、概括的说一下。

二千五百年前,在一座很小的山的山峰上,就是灵鹫山上。我会讲得非常简短。在他们聚集的地方,聚集的时候,舍利弗就问观音菩萨。我会翻译成能够让我们今时今日可以去了解的,用这样的方式来翻译,所以不会很正确,你们不要笑我。舍利弗问观音:“我要怎样才能够表现得很酷?”

我要查一下“酷”现在的意思是什么。酷的意思大概是我什么都不管,不在乎,不太在乎。这很重要,因为我们最终总是会很在乎所很多东西。我们总是在看说我们要有怎样的行为,要怎么讲话,我们总是很渴望人家给我们一个赞,如果人家给我们一个不好的手势的话,我们的心就碎了,我们晚上就失眠了。

我要怎样才能够很酷,才能够表现得很酷?可能一个更好的解释就是要怎样有一个真实的存在。有些人,他们出现的那一瞬间,你就知道他们很虚假,他的脚是塑料做的,他的手指也是塑料做的,因为你知道它全身都是假的。因为他们很假,所以他们会很尽力、非常尽力的去表现出很真实的样子,那更糟糕。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不真实,所以他们会尝试去推销自己,用各种销售的方法去推销自己。

但因为他们心里深处知道自己是假的,他们自己知道,所以他们总是散发着一种不安全感。所以你跟他们相处的时间长了,你自己也变得很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们总是很不安。他们总是在乎这个、在乎那个,他们一点也不酷,然后也没有一种真实的存在,没有这种真实感,他们是很复杂的。

舍利弗就问观音菩萨:“你看起来很酷,你去中国的时候变成女人,去印度的时候变成男人,你好像对这一切都不在乎,你是怎么做到这么酷的?”你在我们这些比丘之间走来走去,因为舍利弗是个出家人,他说你在我们这些比丘之间走来走去,可是你散发出的感觉,比我们更神圣、比我们更平静,尽管你手上戴着钻石戒指,你的脚踝上面有那些红宝石,你是怎么做到的?舍利弗就是这样问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说:“好吧,所有的男孩、女孩,如果你们想要很酷,想要很真实的话,你们就要有这样一种观点。你应该要有一种鸟瞰的那种宏大的视野。”如是呢,就开始了他们关于要怎样有一个生命中正确观点的对话。

生命是什么呢?它从我们的这个色相开始。这是最可触碰的。你可以测量它的重量,可以用各种方式去测量。然后就有我们的感受,然后就有想、行和意识,有感觉,然后有想或者感知。你听这个色相听了很多了,我们现在讲一下想或者感知?

你有感知吗?肯定有的,不是吗?肯定的,你对这个房间设计的感知是对你有影响的。当你去到理发师那里,做出决定说要剪出一个怎样的发型,你是持有某种对于设计你发型的感知或者想法。所有的一切,不只是你对于颜色和形状的想法或者感知,还包含你对道德的各方面的想法。你怎么想,还有你认为别人是怎么来想你、来看你的,这对你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这个想或者感知,是你生命中一个很大的部分。

我们现在来钻研一下【想】,我们去分析它。当我们去审查、去分析、去瞪着、去观察这个想的时候,你会找不到任何一个实质的、外在的、恒常的东西。但这并不是说它不存在。虽然并没有一种实质的存在,它没有一种可触碰的个体,但是这种想还是一直持续着。就好像彩虹一样,你不能够说它在那里,但是你也不能够说它不在那里。就像所有的幻象一样,它在那里又不在那里。这就是你需要,不仅仅是智力上的去觉知它,情绪上我们也要去觉知它。

还一直继续下去,还有更多要怎样酷的方法。它会要引领我们去了解关于这个“我”的所有概念。还有另外的方法,让我们去培养我们的真实性。其实,东西都是无生的,也是无灭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句话。你怎么失去你的“酷”呢?当你相信时间是绝对的。时间完全是一个幻象,它是相对的。

时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时间没有一个所谓的开始或生。同样的它也没有一个结束或结尾。如果你知道时间是相对的,这个课题是相当困难。你可以在谷歌上搜索,仁波切说他有读过,但是现在找不到了,在科学界里面他认为说是爱因斯坦说的“时间是相对的”,但是现在他找不见了。

当爱因斯坦听说他最要好的朋友刚刚过世的时候,他说:“对我们这些把时间看成幻象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是相当酷的。但这个有点难以理解。当我们说时间是相对,或时间是幻觉的时候,就连科学家们也口口声声说时间是相对的,但是当他们要预约、当要安排他们时间表的时候,他们都会忘记这一点。其实不只是时间,就是好坏也是相对的,染污和清净也是相对的。这是其中一个保持我们“酷”的方法。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简化了的般若波罗蜜多的其中一个方面。所以你可以看得见、看得出般若波罗蜜多它并不是一种否定,它并不是虚无主义 。这是一个真实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在这充满矛盾和悖论的世界中生存的方法。这种矛盾或者悖论是这个世间的魔术。如果你懂得如何在这样一个充满矛盾与悖论的世间中生存的话,那你就懂得了它的魔力。

但是,在我们很平凡的生活中,我们也是会这么做的,虽然不是很完完全全地这样做的。当我们做好梦的时候,我们很高兴,虽然我们知道是一场梦,但我们还是很高兴、很开心。而且,其实这种快乐是很好的,因为你永远都不会失去它,因为它本来就不存在。

然后如果你做噩梦,当你醒来的时候,你也可以很有信心地说,那只是一场噩梦,它从来没有发生过。所以觉醒和觉知,这是我们可以在我们这一生当中运用的和使用的方法。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做。



主持人致谢

仁波切让我们问一些问题,
然后他会传授皈依和菩萨戒,
还要给一些口传。

随喜关注

动物乐传心公众号:bodhichitta

喜马拉雅_FM:紫莹心连心

有意参与答疑直播,请加义工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