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365颗钻石的约定‖141 Back

365颗钻石的约定‖141

求学之足迹 求学足迹 2020-08-10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8月10日 佛历2564年




【第141颗钻石】

ཚད་མ་རིགས་གཏེར་ལས།བྱམས་སོགས་བདག་དང་མི་འགལ་ཕྱིར།།འཁོར་བའི་རྩ་བ་གཅོད་ནུས་མིན།།བདག་མེད་བདག་དང་འགལ་བས་ན།།བདག་མེད་མཐོང་བས་དེ་སུན་འབྱིན།།ཞེས་གསུངས།
《量理宝藏论》:
慈等与我不相违,因非能断轮回根。无我与我相违故,现见无我彼即除。


若是希求解脱,这种我执必须遣掉。


当然,你不想成佛就另当别论,现在很多人根本不想成佛,成天浑浑噩噩的,堕落也无所谓,在这种人面前,佛陀亲自降临也无计可施。


但如果你具有善根、希求菩提,就一定要根除我执。执著自我是最可怕的障碍,假如你认为自己修行不错、境界很高,就要看我执减少了没有?所谓的我执减少,世俗中是指利他心增强,胜义中指实有的执著完全消掉,若做不到这一点,你的修行犹如冰上建筑,不一定很稳固结实。



遣除我执,最好的窍诀莫过于修无我。


为什么呢?因为无我是诸法的真相,执著我是颠倒的分别念,它只是一种暂时的客尘,无法掩盖本具的心性光明。《释量论》中说:“心性即光明,诸垢是客尘。”为使本来光明的心性现前,修无我是消除客尘的最殊胜方便,《释量论》云:“慈等痴无违。”


《量理宝藏论》第九品中也说:“慈等与我不相违,因非能断轮回根,无我与我相违故,现见无我彼即除。”可见,修无我与我执直接相违,修慈心、悲心就没有这种力量。



无我的修法,正如前面所说,通过对身体或蕴的剖析可以完全遣除我执。这个修行非常非常关键,希望大家不要停留在理论上,而应将之运用于实践。最近听说学院的很多道友,互相辩论得很精彩,但你们没有修持的话,光是口头上说“无我”,我执也不一定能减少。我们对五部大论研究多年后发现:每懂一个道理,就要在实际生活中修持,这是很重要的。

哪怕你每天早上或晚上修半个小时,将所了解的无我道理反反复复在自身上观察,最终你所体会到的,终生也忘不了,并且可完全运用于实践。不然,即使你把“无我”时时挂在嘴上,当观音心咒一样来念,但遇到违缘时也应付不了,甚至在俱生我的基础上还增加很多很多的我,什么我的房子、我的身体、我的民族、我的国家、我的地球、我的太空、我的银河系……我执一扩大,整个宇宙都是我的范围。我执缩小的话,我的牙齿、我的舌头、我舌头上的微尘、我的眼睛等等,也会有无数的执著。


因此,修持无我非常重要,有了空性的智慧,就像太阳出现时黑暗自然消除一样,任何执著都会统统灭掉。


其实我们也不难发现,一切痛苦都与“我”有关,除了菩萨对众生的悲悯之苦以外,凡夫人的痛苦都是因为“我”。若想远离痛苦、脱离轮回,仅有菩提心和出离心还不够,宗喀巴大师说:“不具证悟实相慧,纵修出离菩提心,亦不断除三有根。”若不具足无我的智慧,即使你的菩提心和出离心再圆满,也不能断除轮回根本,仍会一直漂泊在轮回当中。



在座的道友,不管你修密法还是显宗、念佛还是参禅,只要修的是佛法,必定要承认无我智慧。有了它,无论修什么法,均可摄于释迦牟尼佛的殊胜教法中。因为佛教与外道的根本区别是四法印,具足无我的话,就直接具足了空性,间接具足了痛苦和无常,《四百论》前四品破四颠倒的四种智慧,也都包括在无我之中,因此四法印中最关键的就是无我。


大家遇到大乘佛法,一定要好好修持,不要把理论放在口头上或书本上。我们每个人能活多久也不好说,有些人也许就快油尽灯灭了,在临死之前,务必要赶快修持无我法门,这样才会为生生世世的解脱创造最好的开端和最好的缘起。

                                                                   ——《中观庄严论127




查看往期复习内容,可点击下列文字链接:

温故而知新】

1、煜煜钻石,您采几颗?

2、愿君多采撷,此物最加持

3、钻石虽久远,此颗永留传

4、一直爱,不容易

5、是宝贝,不是包袱

6、不是神话,是智慧

7、积少成多,您已渐成大富翁

8、您还在,我也在,不离

9、时光是有感觉的





约好一起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