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益西彭措堪布 >>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15 Back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15



[15]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建议在wifi环境下点击播放)

识别二维码

下载WordPPT课件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第十五讲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今天开始讲偈颂部分。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普观十方而说偈言。

尔时,普贤菩萨想再次宣说普贤行愿的意义,他在普观十方世界以后,宣说了以下的偈颂。

偈颂分六:一、七支行海;二、愿海差别;三、愿海边际;四、愿海利益;五、劝导受持;六、总结回向。



一.七支行海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首先是身口意三门总的礼敬


观想所有十方世界里,过去、现在、未来出现的一切佛,我都以清净的身语意周遍无余地作礼敬。就像一个大圆镜中现出了无量的事物那样,在自己的心量里,出现了尽十方三世的一切佛海,每尊佛都被菩萨海会所围绕。由于这是本性中所具足的,因此我以至诚心在每一尊佛前以身口意来作敬礼。

“礼”以敬为内涵,即身口意住在恭敬中来行礼敬。这是由我们的行愿驱使,而遍礼法界一切佛。这个观想里蕴含了圆教的理趣,并不像我们生灭心的境界那样,而是当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时,在法界真心里,如同大海中呈现星月的影像那样,在自己的心量里,一切佛全部显现,所以我一念全都能礼到。应当有这样的胜解信。之后是身、语、意三门分别的敬礼,也还是不离前面的所观境。

总之,七支行法都必须在圆满的心量中行持,自己要想到这是法界真心现前时的情况。我们具有了胜解信和行愿力,这样作意就能得到无量的功德。整个七支行法并不是人天善法,也不是一般的修礼敬乃至回向,而是全部要以全法界心尽法界量为所观境,再加上对这个极其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普贤行海,具有高度的希欲之心两者和合起来作意,这样就能在极短的时间里积聚无边资粮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这是身敬礼。本来七支行法都是以普贤行愿力和胜解信二者作为因,来发起观行。这里是简略表述。

我们要深信,当真心现前时,十方三世一切佛必然都在心海中显现,如同诸佛一刹那即能遍知十方三世那样。得到了一切种智的成就,就能没有任何障碍地出现果位普贤行海,而我们所希欲之处就在这里。由于它是无上果位至极圆满的境地,就成为我们念念希求之处

以普贤行愿的威神力我的身普现在一切心中所现的如来面前;而且这里的每一个身又现出佛刹极微尘数的身来周遍地顶礼佛刹极微尘数的佛。这都是到了果位普贤的无障碍的解脱境界。因为我的心就是法界性,所以就遍入在一切点上,在十方三世任何一尊佛那里都有我的身在作礼敬。而这个身又是法界性的缘故,又能遍现出无数的身,遍入到法界的一切佛海中。像这样,重重无尽地作顶礼。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这是意敬礼。意思是真正信解诸佛的功德。什么是诸佛的功德呢?实际就是真如法界。法界本来如此,重重交摄,互入无碍,如同帝释因陀罗网那样。对于本来的法界,心中有很深的胜解信,就叫做意敬礼。

我们要深信,并非像妄识所变的境界那样,只是虚假的幻境,真实的法界是在任何一尘的聚点中有尘数的佛,而且每一尊佛都处在菩萨众会围绕当中,无尽法界的任何一个微尘都是如此,深信每一个尘里面都充满了诸佛菩萨海会。以这个缘故,再行持下面的语敬礼: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在刚才深信的情况下,我的身已经遍在每一尘当中的诸佛海会里。任何一尘当中的微尘数的诸佛菩萨海会,他们都有从本性所现的无量的功德海,对此我都一一地作称赞

其实这也是称赞法界,也是称赞自身的性德,也是称赞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由此我们要趣入这样无碍的法界,这就是我们从始至终的希愿。

整部《普贤行愿品》,都是为了能够深入到法界重重玄海,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而立愿的。它最终归趣到了西方,这是以弥陀愿力的加被,能够速疾完成的缘故。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整篇愿文的内涵,这样我们就有一个统一的愿心,然后分开成各个支分的内容,或者它从因到果各方面的涵义。

在这样一尘当中极微尘数的诸佛海会里,都有我现在那里,犹如果位普贤那样。对于任何一尊佛,都以一切的音声海每一个音声里都普出无尽的微妙言辞。而且在穷尽未来一切劫的时期里,称扬赞叹诸佛甚深不可思议的功德大海。当我们念这一颂时,就应当发起这种行愿力。


接着在这一切佛面前呈现最极殊胜的供养: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由于先前已经对诸佛起了礼敬之心,缘念了诸佛的甚深功德,那当然从心流现出来的贤妙之行,就是要对于诸佛广修供养。这也是出于本性的贤善力而自然发起的。

为了尽性的缘故,在供养境供养物供养时间等各方面,全部要推到极致。这样的话,在法界量当中,有多少世间的微妙供品,全都以极大量的方式来供养每一尊佛,圆满普遍,无尽无量。

这里是举出世间能认识的各种庄严具。当我们念诵时,心里要这样作意:以这个世间里最胜妙的各种人工和自然出现的妙花,由花组成的花鬘,人天的各种音乐,涂在身上的涂香伞盖,这些都在虚空当中完全充满。每一种的形量层叠起来都像须弥山那样高广(这是表示它极大的量),全数拿来供养一切如来。最胜妙的衣服,最胜妙的末香烧香,以及最胜妙的光明,每一种都堆得像须弥山那样极其广多,也都用来供养诸佛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念这一颂时要作意:我决定信解就在当前,并非妄识的境界那样,一切十方三世的佛海就在我的心量当中,如同大海普现影像一样。由于这并非在我心外的缘故,而且是无上如来的缘故,那么我以最贤妙的普贤行愿力,对于每一尊佛都作普遍供养。而且做到最尽性的供养

也就是发愿把整个世界一切妙好之物,无有剩余地,一一堆到极大量的方式去供养一切佛。当我作意时,这一切妙物全部都供养到我心量当中十方三世每一尊佛那里,这就叫广修供养。一定要有这种心量。当你的心量得到开发变得无限无量平等周遍的时候,你的功德也会因此而出现无限的量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这同样是在十方三世一切佛海胜境前,都各有一个我的身体。我诚心地悔除,从过去无始以来一直今生为止起于贪嗔痴从身口意三门造作的无量罪业,对这一切我现在都无余地忏悔。从今以后,再不随顺虚妄的我执起惑、造罪,一心祈愿还归法界。


从过去到今天为止,念念起的一切罪业,都是在迷失当中的颠倒妄作。无论是自作教他作,还是见作随喜,这所有的罪业都通通忏悔。从今往后,再也不随着下劣的我执心做各种事一心跟普贤行海相合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在自己圆满的心量里,一时间十方三世五类人的所有功德相全部在心海中呈现。由于这一切都是善德的缘故,我都普皆随喜如同自己做的功德那般

这里要想到,所有的善,世间方面,包括下至地狱罪人心中发起的一念善念,以及人天当中的各种五戒十善,比如忠孝仁义等的善行善德,这一切六道众生的功德

出世间方面小乘包括声闻缘觉二乘,从有学到无学,四果四向的所有功德海“有学”,指声闻从预流向到阿罗汉向之间的果位,以及缘觉有学位。“无学”,指二乘的阿罗汉果。他们所成就的各种小乘功德。

大乘包括从发菩提心、入波罗蜜多行门开始,所有从初发心到十地之间的菩萨善根,以及诸佛从初发心,一直到功行圆满成就佛果所流现的一切事业功德,凡是善行都通通作随喜。

这时候要完全称合法界量来作随喜。意思是说,全法界量的一切五类人所摄的所有善根功德,全部在心海中呈现,之后如同获得了至宝那样作随喜,这就是所谓同体随喜,叫做普贤喜。这里不要分自分他,所谓“法界含灵共一家”,别人行善就好像自己行善一样,所以为之而欢喜。

像这样,自己安住在一种很深的随喜愿行当中。是发自内心的,对于法界里一点一滴的善心善行,我都是随喜、支持、赞叹,就好像得到宝贝一样。外在的宝贝并不可贵,而内心下至起了一念善心,都是回入法界的因缘,因此我们都应当随喜。有了随喜愿王后,还要把它延续到一切的日用当中,也是念念这样作随喜


这里再捎带说一下,前面的礼敬、称赞、供养等,也是在我们发起行愿力以后,平时一直要记得:我是发供养愿王的人,我对一切都普作供养;我是发礼敬愿王的人,我对一切人、三世一切佛、所见到的任何境界都普遍礼敬等等。这样我们就会逐渐沉浸在普贤行愿的修习当中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这也是要观想:在我圆满的心量里,十方世间中有无数位修行圆满,已经成为破除世间黑暗明灯的诸佛,当他们最初成就菩提的那一个刻,我不间隔一刹那,立即现在每一尊成道者面前,殷勤地劝请:为着利益众生的缘故,请转无上甚深广大的微妙法轮

这也是为着一切众生的缘故,因为只有宣说了佛法众生心中的正法才能转动,由此才能趣入正道,逐步地入到法道中,最终成就佛道。可见,转法轮是众生成佛的最大助缘。因此,不是为着我个人,而是为着法界一切众生能够回归的缘故,在我圆满的心量当中出现的任何一尊初成道的佛,我都必然在他面前,不延误一刹那,立即殷勤地祈请,为众生转深广法轮。

这就是我们的愿力。每当念到这一颂时,都要从诚心里如是作愿,以这样现前祈愿的缘故未来在任何时处,我们都会受愿力的驱使去行持请转法轮的普贤之行

这么做有极大的功德,它能让你迅速积累资粮。因为你的劝转,成为此尊佛转法轮,一切时处发生功德的一分正因,所以这个功德的量非常大。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诸佛在度生圆尽,即将示现入涅槃之时我都在他们面前至诚地合掌,或者做各种诚敬的表示来作劝请唯愿诸佛能够久住佛刹极微尘数那么长的时劫,让一切众生得到现前的安乐和究竟的利益


在念诵时,我们的心一直要保持不散,住在一个圆满的心量。在这个心量里面有无数的世界有无数应众生的机缘而应运出世的佛,他们示现了八相成道的事业,在一期化缘已毕时,就会示现入于涅槃。而我平等地,没有任何差别,在法界里任何一尊即将入灭的诸佛前化无数身,每一个身都在他们面前,为着本区域的众生,诚挚地祈请不要入涅槃。而且我祈请的心要推到极至,因为诸佛能够在他的世界里住世一天,都会给无量众生带来利益。因此,我的希求是,您老人家能在尽未来无数劫之间长久住世,希望能够给无边的众生,带来一切现前的安乐和究竟的利益。

这就是念念心怀众生所起的贤妙之行,也是我们的本心在面对缘起时,必然会发出来的善妙之心。只要它不被障蔽、扭曲,那必然会这样发出来。以这种大劝请的缘故,就会修积无量的资粮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修普皆回向时,必须了解能回向的心、所回向的善根以及所回向之处这三个问题。

能回向的心是一种猛利的希愿之心。为着自他一切众生能够得无上佛道的缘故,把功德完全回向在这里。

由于他心里有极度希欲的缘故,必然会这样作回向而且这样回向,以缘起力必然会如是实现,就会一心趣入这种法行。或者也是确认到以回向能够使善根辗转增长无尽的缘故,必然把它的缘起达到极至点。这也是善巧通达缘起的智者必然会行持的普贤之行。也因此,当我们对此具有确认以后,我们每一座修得的善根,都会如是作普贤回向。

这里也是特别修了七支行法的时候,从礼敬一直到请转之间所有的善根都回向给尽法界虚空界的一切众生,他们每一位的身上,而且愿自他一切众生都能够以此而得成无上菩提

在这里,我们还是要住在圆满的心量里。要想到:上面修的六支所有的善根都摄集起来,全部送给法界无数世界里的任何一个有情。当我们这样一发心的时候,善根就能一一地施舍给一切众生

希愿之处是什么呢?最关键让他们成就无上菩提,而这个果完全由因来决定,因此,我的这份善根施舍给一切自他有情,愿它成为圆成无上菩提的正因。我们的心这样启动后,这个回向就完成了

接着讲修持七支行法的利益。这是要配在任何一座修法或者讲闻前面来修的,因为它摄尽了一切积资净障的扼要


我们无论是修法还是讲闻等作任何法行,一定要在具足顺缘、遣除了违缘的时候,才能够顺利地发起。就好比种一个种子,必须是除掉了各种障碍,有水、土、阳光等的滋润,再配合它的因,才能够很快地生果,缘起的道理所致

那么,怎么把极其简要、圆满、快速摄尽积资净障的关要在很短的时间里修成呢?那就是用普贤行愿王的观行仪轨由于它是全法界心、尽法界量,圆满周遍,广大无尽的方式来进行,因此在世俗缘起的量上已经达到了极点,每一个地方它都能够在瞬间出现无量的资粮。违品方面就要修持忏悔,这样能够净除障碍。

总的来说,礼敬、供养、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和随喜这五支是具足顺缘——积集资粮。忏悔支是遣除违缘——净除罪障。而随喜支有两分,其中特别的一分,就是对于自己所修的善修欢喜的话,会使得善根增长。

回向支,是使得善根增长无尽的功用力。这可以分为两分来说:一、现前通过刚才修七支行法,积资净治所出现的善根,用祈愿回向来印持的话,即使是微量的善根,也会顿时转成极其广大无尽;二、在此之前所修习的各种善根,感果还没有穷尽的时候,以回向的力量一印持,也会顿时变得增长无尽。就好比在一片田地里,用水滋润的时候,现前种的种子当然得到滋润、增长。以前的那些种子,如果还没有干涸死掉的话,用水去滋润时,它还是会增长。所以,回向兼带着过去的善根和现在的善根,都能使得它达到增长无尽的地步,所以这极其殊胜。


总之,七支行法可以含摄在积资、净障、增长无尽三个要点里


未完待续



往期精彩回顾
普贤行愿大亿修|愿海心髓大亿修【报名链接】
2018金刚萨埵共修倡议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14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普贤行愿大亿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