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大学演讲】灭除自私自利心 Back

【大学演讲】灭除自私自利心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8-11-13

大学演讲

佛教认为,痛苦来自于对“我”的执著,只要自私自利心存在,痛苦就会一直伴随自己。


不知各位发现没有,其实,人是不会为他人吵架的?人在吵架的时候,往往一开口就是“我”——你对“我”如何不公平,你对“我”说过什么……小到家庭内的吵嘴,大到部落、国家间的争论,都是以“我”为中心引发的。


在佛教中,有一个甚深的理论——人们牢牢执著的“我”,在本质上是不存在的。若能认识到这个道理,就能有效地对治自私自利。对此,初学佛者不一定理解:“我怎么不存在?我不是站在这里吗?我不是坐在这里吗?”实际上,若以佛法的智慧深入剖析,就会发现“我”确实不存在。


下面,结合今天的课题,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佛教的“无我观”:

在不以胜义理论、仅以世俗理论分析时,我们可以说,幸福是基于满足感之上的一种心态,幸福的根本是心。如果不是这样,而认为外境上有幸福,无论谁得到这种外境,都应该拥有幸福。比如,假如俊男美女是幸福的保障,那谁跟他(她)在一起都会幸福;倘若金钱是幸福的根本,那谁有了金钱就会幸福……这可能吗?绝不可能。因此,虽然我们不否认外境对幸福会起作用,但不得不承认幸福的根本是心。


这一点,是从世俗层面讲的。但若进一步以胜义理论分析,就会发现:心也不存在。


请大家看一看:自己的心是什么样?《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首先,我们想一想:刚才的心在哪里?昨天的痛苦和快乐在哪里?这样思维后会知道,从小到现在,自己产生的所有心态,都像昨夜的梦一样,一点一滴都不可得。这就是过去心不可得。


其次看现在心。所谓现在,从粗到细,依次可分解为今年、今天、这一小时、这一分钟、这一秒钟……如此分下去,有没有一个真实的现在呢?没有。既然现在不存在,现在心自然不可得。


再看未来心。未来是还没有产生的东西,所以也不可得。


既然过去、现在、未来的心都不可得,同理可知,过去、现在、未来的身体也不存在。身心既然都不存在,所谓的“我”,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现在有些人口口声声说“万法皆空”,内心却并没有真实感受。而只有依靠佛教的理证,反反复复进行观察、抉择,才能体会到这个道理。


如果通达了空性,就可以获得永恒的大安乐。但在尚未通达空性之前,只有依靠大乘的利他精神,才能获得幸福。当今时代,人们往往以自私自利心做事,这没有多大意义。佛陀和历代大德讲过,一切快乐的根本是利他,一切痛苦的根本是自利。因此,大家应当将幸福建立在帮助众生上,千万不要伤害众生,更不要杀害众生。如果我们养成了帮助众生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修持空性,最终就会获得开悟,那时的快乐远远超越物质所带来的一切。


最后,愿每个人都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摘自幸福的根本是心 ——汕头大学演讲


今日开示提醒

北京时间2018年11月13日 晚19点30分-21点30分(悉尼22点30分-00点30分),索达吉堪布将传讲《维摩诘经》第31课


平台直播:

新浪show:491755,491338, 491337

YY:78569736,72383501

试用平台:

【电脑】

https://zblive.ml/pc.html

【手机】

https://zblive.ml/mobile.html


本月藏历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

学会开设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

悉尼:

0423121173

墨尔本:

0401352062

阿德莱德: 

0403411556

布里斯班:

0420687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