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幸福很近•来世生命与往生净土》阅读参考
了解可错性原则
卡尔.波普尔是这方面最著名的哲学家,他以推崇可错性原则著称。可错性原则认为,任何一项理论,只有通过验证而完全了知其适用范围,才能说是科学的。人们依靠现有的数据建立一项科学理论,却不可能有足够多的实验数据来证明一条科学理论绝对无误。经验的对象是个别的、有限的,所以用经验证实理论,必将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过程。
比如,再多的白羊也不能证明羊都是白的,但是只要有一只黑羊,就能证明“羊都是白”的这一结论不正确。同理,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没有找到前世转世的证据就不能证明没有转世,而只要有一个人能回忆前世,甚至自己的投生经历,就能推翻转世不存在这个结论。
为什么有的人能回忆前世?
1、从因果方面来说
《宝鬘论》中的教证说:人之所以能回忆前世是因为前世布施的缘故。
2、通过自证,自证与忆念的关系,自证和阿赖耶的关系来说
自证:所谓自证就是证明自己的心识。那么自证自己的心识,我们凡夫人的外境是怎么建的?外境就像照相机取照片,照片就是一个影像,是相分。照相机的镜头等等之类就叫见分。所有的外境是非明觉的,就是非明清的,是个物质。
识,是明清的法相,明清的法相和非明清是互绝相违的。我们说在明觉的本体当中,怎么能够两人呈现一个瓶子?看到一个瓶子?这个地方要清楚的。一定是在眼识上出现了瓶子的形象,这就形成见到瓶子的概念,既然如此,说明相分和见分都是自证识的本体,在名言当中我们假名安立叫能证、所证、和证三者,其实这三个不是别别他体,都是一个本体。
懂了这一点,安立自证名言没有什么过失。从感受对境的现象,假名安立为所取,然后能够感受对境,叫能取,这个叫自证。
所以比如小孩四岁时,为什么能够见到这些景象?他能回忆前世,是因为他曾经在前世所经历的一切,当下通过他的自证识和自证现量了知了。了知之后,当他总是回忆某个对境的时候,这个对境的相分就和他的自证识的见分相关联,所以他就能够回忆起来前世的一些事情。
自证与忆念的关系:唯识宗的观点来说,忆念是果,自证是因。通过忆念可以推知他已经领受过。所以通过能够回忆前世的外、形象,说明他前生曾经经历过这些,他才能无误的进行回朔。
3、通过证明意识存在于物质之外来证成前后世的存在
我们证成前生后世存在的关键,必须要证成意识或者是心识独立于物质之外、身体之外,并且身心是可以分离的,这样就可以证成前生后世的存在。
夏日炎炎的时候,在一个非常凉风习习的地方待着,身体感受很舒服的凉风,心识就很愉悦。有的人就此认为说:心是由身体所生的,或者说心和身是一个本体,其实这个是错误的。为什么?
比如说:我们看到水依靠盛水的器皿、鸟儿依靠大树来栖息,都是这样别别他体,但是还有能依所依的关系存在。一旦装水的器皿、或者所依的树木发生变化,能依的水、或鸟儿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此断定说:鸟儿的因是树木、盛水器皿是水产生的因,这是不合理的。再讲个比喻:糖的味道与形状,因为糖的味道与形状是并存的,不能说糖的味道产生形状。
身体与心识一段时间可以并存,并且通过身体的饶益或者损害,心识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但不能就此认为身体产生心识,这是不确定的理由。不用说太多深广的理证,简单的说,通过濒死体验、濒死实验等理证可以证明身心是完全可以分离的,在很多医学报告当中,大家可以去查阅一下。
既然心不依身而存在,心识独立于身体之外存在,身心是别别他体的法,那么就可以推出身体灭亡了,心识可以不灭,如此就能够证明有后世。既然身体灭亡之后心识能够独立存在,那么就可以证明人在出生之前就有心识存在,所以有前世。
我们进一步来说,心识的因到底是身体还是心识?我们可以进一步观察自己的心识。我们会发现:前一刹那心灭了之后,诞生后一刹那心,这个不关乎物质,这点每个人都自证,应该很清楚。你的念头来自于上一个念头,前前后后无有穷尽,因此来世存在也是天经地义。
很多众生生下来之后,依靠前世,今生天生就有持戒、音乐很有天赋的现象产生,这些行为其实与父母并没有太多的因缘,但是它也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除了前生的因之外,又该做何解释?
不管是多么聪明的人或者愚笨的众生刚刚降生之时都会吮吸乳汁、寻觅饮食,这种现象依然可证明众生前世就有此等习气;如果前世有串习并恒常勤修,则今世即生当中也会拥有相应智慧。因此可知,前世串习力可引生后世明显成熟。
不承认来生的人,所持唯一理由便是:正如莲花之盛开与闭合一样,根本没有前生后世的关系;刚刚出生的孩子不经学习就会吸吮乳汁,也与前世没有关系的,就和莲花开和闭一样。这是错误的,怎么破斥?婴儿刚生下来,包括我们说是小牛他们都会吮吸乳汁,和莲花不同在于莲花的开合需要依赖日光,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它才会开花,所以有定时的差异。但是有情众生天生就会喝奶,不需要其他的因缘,所以是不定时。且,莲花开合是不勤做的,无勤发生的,没有心的缘故;而众生吸吮乳汁是有心的,勤作的举动。
因此通过两个方面有勤做和无勤做的差异、还有定时和不定时的差异可以了知众生的习气与前生有关系。并不是如同莲花的盛开和闭合一样的无因无缘,和前世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在塔克尔博士例子当中,上师老人家用他的观点说明了意识存在于身体之外。佛教观点也是这样认为的。其实我们这辈子是人,下辈子是另外一个众生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的身体呢?它的主要是我们的心。因为心有无限延续下去的功能。身体不是这样的,在《成量品》当中也讲到了,身体再怎么跳,不可能跳到无限高的地方;水再怎么沸腾,也不可能超过100度。但是心识是有延续下去的功能。因为心识的所依是稳固的,这个所依是稳固的缘故,是无为法的缘故,所以只要没有遇到无我的空性之前,心识要不断地延续下去,不断地轮回,不断地流转。除非心识,执我的第六意识,遇到无我的空性智慧,如此轮回才会终结,获得涅槃。
所以这里有个很重要的观点,我们的轮回为什么周而复始的不断地存在、前生后世会存在呢?就是因为心的因是心。心的所依是大无为法的如来藏的光明,它是稳固的。这样的观点有非常严密的逻辑性。想证成前生后世的存在必须要基于一个认知,心的同类因是心。
或者大家思考一下,我们人类的心是从哪里来的,从身体来的?还是说从大脑来的?一定要思考。很多人或许认为说:“意识是大脑的产物。”这种说法早就破完了,上师老人家在这里举了个例子:无头鸡。它存活了18个月,并且体重增加了8磅多。所以对这样的观点来讲的时候,大家必须要认真思考,我们众生的心识到底从何而来?
在月官论师的公案中,为什么月官论师嘴里的珍珠却跑到了那个母亲的肚子里面,在另外一个出生的婴儿的嘴里呈现了呢?
这个曾经在《中观四百论》里“若有宿生念,便谓我为常,既见昔时痕,身亦应常住”这个颂词讲过。月称论师在《中观四百论》注释中这样说过:“前世躯体所留之疤痕,枪打的痕迹,在后世的身体当中会出现,是因为因缘聚合不可思议的缘起。”比如说在一个茅棚里面放一碗酸奶,有一只鸽子在茅棚的屋顶上走来走去,茅棚里面的酸奶表面就会呈现出鸽子的脚印,但是鸽子本身并没有踩在酸奶的表面之上。
同样道理,众生,月官论师前世的身躯在铜棺之内并没有迁移到后世去。但前世身体的部分特征,比如说嘴里面含的珍珠以及朱丹,这两个特征会借后世的躯体得以再现,这主要原因就是缘起力。什么缘起力呢?我们的业力,善业、恶业、还有愿力。因为月官论师在临死之前发愿说:我刻意的以某种方式来进行转世来证明轮回是存在的,这是他的愿力。为了让外道趋入佛法所发的愿。
所以前世的身体,加上前世的业力或者愿力就等于今生的身体。前世的五根是今世五根的同类因。所以懂了这个缘起的例子之后就明白,就像鸽子并没有接触酸奶,同样前世的身体并没有接触后世的身体,然而依靠不可思议的缘起力,这个缘起力就是愿力或者是业力,就形成了今世的身体。
有的人说:这是偶然的吧!身体上有疤痕也不能证成有前世,这是偶然的事件。很多事情是偶然的,那么怎么能通过偶然证成前生后世是存在的?接下来我来稍微破一下。偶然的意思就是碰巧,碰巧说明应符合概率的规律。本来一个极小概率出现的事情碰巧出现了,就说明它不是偶然的,是事出必然。因为如果是偶然,曾经在前面和大家分析过,它就不需要因,如果没有因,众生的身上都应该出现疤痕,但是你和我的身上并没有出现疤痕,只有个别人的身上出现了前世的疤痕。比如前世死亡时是被枪击中面部而死,结果在今世面部相应的位置出现了疤痕或者胎记,这样的例子很多。所以证明这样的事情是事出必然,而非偶然。
为什么催眠能治愈内心恐惧?
回到当下,了知造成她恐惧的原因,她内心的负面情绪就能释然。打个比喻:地上有根草绳,你误以为是蛇恐惧不已,怎么能让你不再恐惧?必须让你看清地上躺着的不是蛇而是草绳,那么你对蛇的恐惧自然就消失了。杯弓蛇影也是这样。他以为他喝了一条蛇下去,后来告诉他那是一个弓箭,他的病也就好了。所以通过催眠能够找到她当下引发恐惧症忧郁症的原因在哪里,当下把她的恐惧释放出来。
是不是患了忧郁症的人都需要了知前世才能走出内心的阴影?
也不尽然。一方面来讲,世间人可以通过医学、通过催眠方式。佛教里面有他心通的一些瑜伽师,他们看得见众生的前生后世,通过圆光镜、很多修行方法,可以了知众生的前生后世,通过禅定。
比如说有的忧郁症很严重,这个时候怎么吃药也不好。如果问佛陀,佛陀就会告诉他,是前世他造了很多杀业,杀害了很多众生的缘故,虽然今生导致他有恐惧症,或者是忧郁症,他懂了这个原因之后,他就把对前世造了杀业的因,进行忏悔,那么他就能够走出内心的阴影。
对治忧郁症等最好的方法就是忏悔,多念百字明来进行忏悔。
身体能不能产生心识?
绝对不可以!上师开示到说:很多人认为心是依靠身体产生,身体灭了,心识就灭了。这是特别可怕的谬论。如果身体能够产生心,那人死以后,尸体是完整无损的身体,为什么不能产生心识?也应该产生心识。
这个地方你会补充说:是因为尸体没有呼吸了,所以它不具足呼吸的外缘,因此,它不能产生心识。只有活着的身体、有呼吸的身体,才能产生心识。
反诘:如果在这个地方加上呼吸等等的因素,不管怎么样,身体归根结底就是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如果身体是四大元素,可以产生心识的话,外境都是地水火风的组成,它为什么不能随时产生心?
你说:那是因为身体的特殊功能,只有身体才能够产生心识,大脑才可以产生心识,其它不能产生。
反驳:如果身体可以产生心识,依靠第一刹那的身体产生心识之后,身体是一直在的,那么为什么不持续的产生心识呢?而依靠前一刹那的心,才能产生后一刹那的心?
世间人会说:很简单,比如种子开花,种子开花的第一刹那的花,是以种子为因;而后后刹那的花,是以前前刹那的枝叶、水土等为缘来产生的。
反驳:这样说的话,我们说你这个比喻不成立。因为种子开花之后种子就不在了,但是身体的四大,在一刹那形成了心识之后,身体还在,那么既然身体还在为什么不能继续生心?而却依靠心识来产生心识?这也是不对的。所以,身体能产生心识是不合理的。
如果心识为四大所生,就有相违的过失。因为色法是非明觉的、心识是明觉的,明觉和非明觉二者相违。相违的怎么能叫因果?就像水和火,水可以把火灭了,从相违的角度来讲,可以安立为因果。但是从相违的角度来说的,而我们这个地方是能生所生的因果。这样的话就有太过。
刚刚世间人反驳我说:可以的,师父,因为色法和心识都是通过四大和合而生四大,四大能产生心法,当然也有能生色法。如同现量看到四大和合可以产生“水”、也可以和合生“火”,虽然“水火”二者体性相违,但都是四大所生,这一点可以现量看到。同等理,心法与色法虽然体性相违,但都是四大所生,也没什么过失。
对于世间人这样的反驳,作为正方,我继续破斥:这样的比喻是不成立的。因为我方认为:能生为非明觉的四大,所生为明觉的心识,能生与所生相违背的。而你们世间人认为的比喻是水和火。水和火都通过四大来所生。四大是因,水和火是所生。虽然水和火体性相违,但是它不是能生所生的关系。所以比喻不成立。
道友们更想深入前生后世存在的理由,不妨可以看看《释量论·成量品》。
懂得前生后世有什么现实意义?能解决我们的痛苦么?
1、如果对人生不了解、对前生后世不了解、这时候我们所有的一切,求学、上班都是为自己快乐、为了家人幸福
如果持有这样的理念,则不能认清生活的本面、生命的本面,当我们遭遇痛苦的时候,或者猝不及防死亡降临的时候,我们没办法面对。
2、懂得前生后世的现实意义就是随缘心态、积极进取
从第一堂课学到今天为止“如何面对痛苦”、“怎么样面对爱情”、“怎样获得幸福”这些大家要清楚。痛苦有很多,有贫穷的痛苦、竞争的痛苦、嫉妒的痛苦、失恋的痛苦等等。贫穷的痛苦是因为前世没有布施,积累福德;丑陋的痛苦和婚姻不幸的痛苦是因为前世没有安忍、邪淫导致;今世短命的痛苦是因为前世杀生而导致的。
如是因,感如是果。如果没有基本的前世今生因果的理念,如何来解释:都是同班同学,为什么有的人大富大贵,而我们却贫困潦倒;为什么有的人婚姻那么幸福,而我们再再地离了婚又离婚;为什么有的孩子那么出息,而自己的孩子怎么教也教不会,你没办法解释。
家庭教育吗?社会教育吗?学校教育吗?可能两个孩子都是同一个学校的,你的家教甚至比另外一家的家教还要好。但是为什么孩子的出息天壤有别?这个有很多因果关系。懂得三世因果道理之后,就能够安享今生来世的快乐。为什么?举例以婚姻,或者感情、亲情来说明。
史蒂文森在研究轮回的案例当中,有这么一个案例:在土耳其有一个叫尤索夫的小男孩他出生在一个欧达巴西的一个村子。这个小男孩记得他的前世,他说他的前世住在欧达巴西南方数十公里远的一个村子里面。有一天他到北方的某个地方,不幸在欧达巴西北方时的村里被杀了。后来,史蒂文森博士调查这个案例,觉得很奇怪。一般转世的案例,都是跟当地的地缘有关。
也就是说,尤索夫为什么是在欧达巴西出生而不是当时前世的居住地出生?或者在谋杀的发生地出生?后来调查谋杀案的背景之后才发现,因为当村里的男子谋杀尤索夫前世的时候,将他的头割下来。因为土耳其正好处于一段特殊的没有法律状态的时期,这个谋杀案所在地的村民就发现了被分割的头和尸体,认为对村子是累赘和负担,于是将头和尸体移往南方的一个村子,将它弃置在那里。想不到被弃置尸首的南方村民,也抱着同样麻烦的心态,他们将偷偷把尸体移往更南方的村子,就这样尸首一路被移往南弃置。
最后被弃置在欧达巴西,当时被南方的村民看到了,他不但悲叹其他村民无情,因此除了将这个尸首复原以外,还极为慎重妥善给予安葬。过来不久,这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的太太生下了尤索夫。通过这个说明,尤索夫生下来肯定对埋葬他的村民,也是现在他的父亲,肯定是报恩,有非常好的父子关系。
宗萨仁波切曾经也讲过一个公案:有一个男的,因为他的妻子要跟他离婚,他很痛苦,他很不想离婚。有个瑜伽师有神通,他就看到了。说,这个男人应该和他妻子离婚,因为他们的姻缘已经尽了。这个女人之所以这一世会嫁给他做妻子,是因为前世,这个女人被谋杀之后,在沙滩当中赤身裸体被海浪冲上岸边,现在这个男子,经过这个沙滩的时候觉得有碍观瞻,不好看,于是脱下西服,把他这个女人赤身裸体的身体给覆盖起来,于是离开了。因为他的举动,妻子要来还他,要报答他的恩德,于是做了三年的夫妻。
但是第二个男子,经过这个尸体的时候,西服已经被风吹开,他看到这个女的,也是赤身裸体躺在沙滩上,不好看。于是挖了一个坑,把她埋葬起来。由于他挖的坑这个行为,远远比第一个男子脱下西服,把她的尸体覆盖上的行为来得厚重一些。所以这个女人嫁给了第一个男子三年之后,认识了第二个男人,也就是在沙滩上给她挖坑的男子,再一次做他的妻子。当这个男子听到这个因缘之后,他的内心就很释然。
同样的道理,曾经上师讲过的公案:舍利弗和佛陀出去游行。游方的时候,路过一个村子,佛陀去乞水,当地的村民不买佛陀的帐,反而辱骂。后来佛陀观察因缘,这个村子跟舍利弗有因缘(还是阿难,记不清了)。于是舍利弗去了,去了之后,想不到那个老妇人看到他就笑眯眯的把水给了他。
佛陀讲,是因为前世他们两个都是商人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一只死老鼠,当时佛陀微微皱了眉头,心生不悦。而舍利弗的前世,那个商人就把老鼠的尸体埋葬起来了。依靠这个善举,于是这个小老鼠转世为这个村庄的老妇人,当舍利弗过来讨水的时候,非常满心欢喜,就给他水。
通过这个公案,我们就很清楚,我们就了知人和人的亲情,感情,爱情,包括我们有时候见到有的人,他即便长得很不帅、也不漂亮,但是我们就很喜欢他,那就是我们前世的善缘。有的人长得非常英俊潇洒,有非常漂亮,我们怎么看他都不欢喜,那就是恶业。
所以围绕在我们身边的亲情、爱情都是有因有缘的。朋友情、夫妻情、父子情、或者同事情都不是无因无缘,一定是有因有缘,有善业有恶业所招感来的。作为父子之间,或者夫妻之间,有的是来讨债的,有的是来还债的,有的是来报恩的。债还清了感情也就该结束了,就如同那个女子,嫁给这个男子三年之后,偿还了他用西服来覆盖她的尸体的因缘,那么他们的因缘就结束了。感情纠缠不清肯定是业还未了。
所以懂得道理之后,我们把三世因果的道理深入我们内心当中,引发定解,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比如生了一个孩子,即便出生是一个残疾儿,也要努力把他养好,不能作为弃婴扔掉。即便生下来天生心脏病也要想尽办法,即便花昂贵的医药费,也要治好他。如果不了结这段宿怨,他还会以种种方式来讨债。债讨完该还的还了。所以懂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对夫妻儿女都不要太执着,都是因为种种因缘聚会,现前就相遇了。缘散就离开了,缘聚就碰头了。
再讲一个公案。记得好像有一个商人,他赚了18条黄金,当时盗贼过来偷他的黄金,他就把黄金寄放在他所投宿的旅店里。告诉老板把这18条黄金先放在这里。后来这个老板心生贪心就把18条黄金据为己有。而这商人也死掉了。死掉之后,老板生了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特别没有出息,是个败家子,花天酒地。生下来体弱多病,好不容易把他养大,又花天酒地。
当他活了18年的时候,他们家里的18条黄金全都用光了之后,小男孩就死了。死了之后,这个老板梦见男孩说:其实我不是你的儿子,我是那个商人,你拿了我18条黄金,我是过来讨债的。现在债讨完了,我该走了。
所以夫妻也是同林鸟。兄弟姐妹也是,有的是报恩的,有的是讨债的。如果不是债,咱们都不相聚。前世有的是怨敌,变成我们的孩子;有的是我们的好朋友,变成我们的孩子;变成夫妻的等等都是有因缘的。懂了这个道理,确实对于这样的家庭、婚姻、感情,不要寄予太多的幻想。
怎样获得幸福?
1、以利他心、慈悲心爱护众生
前面给大家讲分析过的,一定要让自己的心成为幸福之缘。好好爱众生,发起一颗利他心、慈悲心来爱众生。这样你就能够收获满满幸福。
2、随缘了旧业,切莫造新殃
不要计较别人,不要把爱当成交易,不要把婚姻当成交易来妄想获得别人对你的好,这是不对的。如果我们的婚姻该结束了,就好好各走各的;如果婚姻还没有结束,就继续好好走下去。强行离婚对谁都不好,业债没还清还会以各种方式现前的。该来的自然会来,来了就好好面对,不要逃避!怨敌来讨债,咱们就好好面对他,该还的还。
所以你生的孩子如果有天生的残疾,你要好好善待他,他就是来讨债的。即便用了自己所有的家产也要好好对待他,这个债就了了。如果是来报恩的,生下来不用你操心,这孩子特别出息,学习好,又能挣钱,特别赡养你,特别孝敬你,你也要好好面对,他是来还债的。也不要特别执着他,他还完了,就该走了,是这样的因缘。所以们要清楚:缘聚不迎,缘散不留,一种这样不迎不留的心态看待生活当中所发生的一切浮浮沉沉的事情。
3、善待身边的人
无论如何都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利他之慈悲之心成为幸福之源,这就是生活,也就是修行,更是佛法融入生活的典范。
4、努力播种未来的好因缘
佛法如果在生活当中能用起来,我们才能品尝佛法的美味。所以接受因缘的同时,努力播种未来的好因缘,积极进取。如果我现在很贫穷,没关系的,我从现在开始拥有慷慨博识的心,未来就一定会具足财富。如果现在有不太好的婚姻,也没有关系,那是我前世邪淫的果报。从现在开始我要善待对方,而且尽量不邪淫,远离邪淫之后,如此未来婚姻会慢慢越来越好。
往期回顾
《离幸福很近•佛法的生命科学观》
《离幸福很近•幸福的根本是心》
《离幸福很近•问佛陀情为何物》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