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行者大智无惧,红尘旅客不惑无执
写过许多主题的稿件,但很少写江湖。因为心里多少是排斥江湖的,一直觉得江湖就是充斥着尔虞我诈、刀光剑影、爱恨情仇的复杂之地,而自己曾天真以为若能隐于江湖,便得轻松自在。但身处红尘,何处不是江湖。不管你爱或不爱,它就在那里,不离不弃。即便竭力躲藏,也无处可逃;纵使费尽心思保护自己,最后也是身心疲惫、伤痕累累。
但庆幸的是,被江湖折磨得灰心丧气的时候,我遇到了佛法。看到这里,也许很多人就脑补了最美好的结局:这个小女孩从此便得到了诸佛菩萨的种种眷顾,过上了无忧无虑、幸福安乐的生活。是的,刚开始接触佛法时我也是简单沉迷于诸佛菩萨救苦救难的强大力量,期待诸佛菩萨能将“险恶江湖“从自己的人生剧本直接删除。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烦恼痛苦减少了, 但心还是很累,生活不如意的事还是不少。心里就纳闷了,《金刚经》念了啊,《心经》也抄了啊,莲花生大师和绿度母心咒也没落下,为什么还是有不顺心的事,还是有痛苦呢?
经过在澳洲菩提学会接近两年的系统闻思修,我开始慢慢找到答案。原来不是诸佛菩萨没有办法救我脱离水深火热的江湖,摆脱漂泊的痛苦,而是自己智慧不足、执迷不悟,一次次错过诸佛菩萨派来的“救生艇”。回想学习佛法初期,自己的态度是比较懒散的,甚至有点傲慢,就觉得反正佛法简单学一下就够了。所以,传承没有认真听,法本也是在共修前才略略看一遍,上师的其他课程也没有兴趣听闻。每次上师和道友们苦口婆心叮嘱我们应该要更加努力思维佛法道理、融于相续,其实就在提醒我:“救生艇”已经来到眼前了,要上船了。但贪玩懈怠的心,常常使自己留恋江湖短暂虚幻的风平浪静,或者贪图红尘冲浪的刺激,总是将上船的提醒置之脑后。既然选择不上船,那就做好被一个又一个大浪拍得头晕脑胀的准备吧。也许很多人感叹,为什么道理都懂,却还是过不好这短暂的一生。那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明白道理。就像你看到了船,跟你上了船,收获是不一样的。所以,上师说,“做才是得到”。
幸运的是,2018年世界青年佛教研讨会结束后,上师三宝又给我们准备了一艘“诺亚方舟”——麦彭仁波切所著的《解义慧剑》。记得当时获得《解义慧剑释》这本书时,翻到一页写着“真的想开智慧,那就要好好学习本论,学习本论之后,你的智慧自然而然就会开启。”当时心里有点兴奋,也有点好奇:“这部论典真的有这么强大的力量吗?”因为想亲身测试这个效果,所以一直坚持参加每次首播或重播的空中沙龙,每一次都得到许多启发。学习结束后完全相信上师说的这句话确实真实不欺,也无比感恩上师的用心良苦,让我们能得到如此殊胜的智慧甘露。如果有人问我,仅仅八期的《解义慧剑》的空中沙龙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勇气,或者说,是安全感,让我更加勇敢地去面对人生,行走江湖。而这种勇气,是源于看清生命的实相的智慧。
很多时候,我们恐惧不安,是因为我们没有看清事物的真相,而被虚幻的现象蒙蔽双眼。正如法师在第一期沙龙中所说,“每个人对人生的认知不同。认知的偏差,导致人生结局的千差万别。错误的认知会毁掉人生,而正确的见地,才能使人生如意顺遂。”虽然不敢说自己获得了无上甚深的智慧,但至少消除了许多对生命、对心识、对前生后世的存在的疑惑。即使不算活得明明白白,但至少好像没之前那么迷茫和糊涂,有一种“心在慢慢苏醒,逐渐拨云见日”的感觉。这种体会和收获,很难从他人描述中获得,只能亲身经历才能真实感受。就像哑巴吃糖,那甜甜的幸福感也是“在心口难开”。
记得曾经看见一只小猫不停地去抓镜子里的“自己”,当时觉得很好笑。猫抓得很累,也抓得很沮丧,因为镜子中的东西根本无法抓取,而她却看不清这个真相。因为和猫处于不同的生命领域,我看到了猫看不到的真相,所以看到她的累,也心疼她的无知好笑。在第5课关于“生命轨迹”的讲座中,法师非常有智慧地带领我们一步步去认识“心”的本体,引导我们看清心与外境的关系,我才发现:我和抓镜子的猫其实没什么本质差别,都没有看事物的实相,所以都疲于抓取看似真实存在其实根本无法真正获得的东西。所有一切不过是外境在心上的投影,就像法师说的“所有一切都是在心上操作的”。原来我们一直都在和自己的心在玩。我们努力去抓取这颗心所投影出来的种种美好幻象,名声财富地位等等,就像那抓镜子的猫,让人哭笑不得。
江湖的种种迷乱障碍,不过是自己的心无明作怪。害怕江湖,是因为没有看清江湖,就像自己的心,离得很近,却未曾真正看清本性,所以才会“自寻烦恼”。想起年初时候去塔斯马尼亚旅游,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去到一个海岸边看企鹅。晚上的海岸带来极强的恐惧感,漆黑寒冷的夜里,只看见岩石陡峭的黑影,只听见凶猛的海浪狠狠拍打岩石的声音。因为看不清路,一不小心还摔倒一个水坑里,心里一下子就委屈难过,有一种莫名奇妙被欺负的感觉。但第二天阳光明媚时候,再去这个海岸,却发现越来这个海岸原来这么温柔,一切仿佛都是岁月静好的模样。原来这个世界本来不可怕,也没有故意要欺负我的意图,但由于没有光,我们看不清它的真实样子时,就会畏惧不安,处处受伤。回到现实,我们的世界何尝不是如此。上师三宝早就给我们照亮了整片天空,但我们却执迷不悟选择闭上双眼,磕磕碰碰、跌跌撞撞、落得满身伤痕。
尽管初期学习佛法的时候没有太深入思维其中的甚深智慧,但我心里始终有种感觉,佛法能经历长久时代变迁而流传至今,必定有符合真理的智慧。即使学得慢、学得浅、甚至学得有点困难,也不能放弃学习佛法路上前进的步伐,这应该是常常担忧智商欠费的我做过最明智的决定。从闻思修中日积月累的点点滴滴智慧,最终都会凝聚成人生营养充沛的土壤,让生命的花绽放出真实丰富而明亮的色彩。有朋友曾经问我,每周都去参加共修不累吗?我说,会累,但如果没有佛法,我会更累。没有遇到佛法前,过去二十几年的生活中,很多时候感觉自己的心很重、很累,因为内心缺乏安全感。小时候有父母的保护,但一旦到了要自己去面对生活的种种变化时,学习压力、人情变故,常常感觉自己很脆弱。所以一直学着去取悦世界而获得别人的赞同和欣赏,甚至用自私自利的方式防备世界,以此获得儿时那种被父母保护的安全感。但这种安全感是不稳定不长久的,因为不可能所有人都认同你欣赏你喜欢你。一旦得到外界一点点的否定,内心那丁点的安全感就会被瞬间粉碎。和这种“并不安全的”安全感挣扎过程中,就像一首歌所唱的 :“越长大越孤单”。无论是从小的寄宿学校生活,还是长大后漂洋过海的留学生涯,很多时候,自己就像在茫茫人海找不到路的孩子,总是在流浪,找不到家的方向。
加入菩提学会后的我,终于没有了流浪的感觉,因为找到了“家”的方向,那里一直有上师如父母般始终如一的慈悲目光和温暖守候。当我不再执着于获得他人的认可,而是认真听上师的话,尽自己的能力去弘扬佛法、利益众生时,我发现,自己拥有更多安全感和幸福感。五月天有一首歌的歌词让我印象很深刻:“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每次听到这首歌,我都会问自己“我是不是真正的快乐”?许多年来,我的答案都是迟疑不定的。也许,这歌就是我当时心里状态的真实写照。但现在的我,已经有勇气去回答这个问题:我会真正的快乐,我的笑,不再是一种保护色。认真听上师的话,就像孩子回到父母的身旁,所有的快乐都会被稳稳保护着,一切都将会是最美好的模样。
环顾四周,滚滚红尘里,多少人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中麻木自己,闭着双眼享受虚短暂幻的欢愉,却不知道自己一步步被推至痛苦的深渊。而能依靠佛法的指引,打开智慧的双眼、探寻生命的真相,获得真正自在的幸福快乐,这真的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寻求真理的过程虽然不容易,但此时的我相信,只要好好听上师的话,有一颗坚定精进的心,披荆斩棘之后必能看见最美的风光。而这风光,将是我余生最美的期待。
愿每位江湖行者,都可从智慧中找到勇气,心有大智、潇洒无惧;
愿每位红尘旅客,都能在岁月里重拾天真,心无所惑、不执不迷。
圆善 于悉尼
11/1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