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樂傳心 >> 一次对话……
Back
一次对话……
记者:您知道有一位叫莫言的中国作家最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吗?在他获奖后媒体问他是否感到幸福,他说不知道,他认为“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而他却感到“压力很大、忧虑忡忡”。之后,在他的领奖致辞里,谈到自己书名来自佛教经典的小说《生死疲劳》时,他说,“佛教的许多基本思想,是真正的宇宙意识”,他并且宣称“无用令文学伟大”。您应该很高兴听到这个信息,是不是?
仁波切:是的。我告诉过很多人,我们真的忘记了无用的价值,但是,“无用”这个名词,我想我们需要去定义它。对于一个在华尔街工作,或者在上海的某营销公司上班的人来说,花几个小时坐在垫子上肯定是最没用的事情,但他们有所不知的是,在追逐“有用”的当儿, 整个世界都抓狂、发疯、忧鬱了,这样的话,“有用”又有什麽意思呢?
记者:怎样理解“无用”?
仁波切:所谓“ 有用” 的东西,很多时候是某个人在一间学院或者在什么地方设计出来的,他们设计了什么,我们就完全相信、照单全收。我们口口声声说人权、民主、个人权益,但其实真正失掉这个权益的罪魁祸首是我们自己。我们完全相信这些由某些伟大的经济学家、算术学家、政治科学家、哲学家等设计出来的所谓“有用”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你在一个无家可归、终日在德里的街道上行乞的孩童身上看到的笑容远比那些在上海、新加坡、纽约等地的预备学校里的孩童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