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次第花开 >> 在我们没有感觉到老时,就渐渐地老了 Back

在我们没有感觉到老时,就渐渐地老了

www.ptz.cn 次第花开 2020-11-19


若干年前,我们还是满脸的胶原蛋白,青春无敌,任性熬夜,如今却在喝枸杞,服用各种保健品,抗衰老……年轻真好,不想老!既然这辈子需要老一次,那就让今生的衰老成为最后一次,以后再也不要在轮回中流转了,因为这种苦太难忍受了。


在我们最需要别人照顾、帮助的时候,我们衰老的样子却是那么令人反感、憎恶,不愿接近。我们只好孤独地等待死亡。

——次第花开


以前法王如意宝说过,年轻人最主要是要对治贪心,老年人要对治嗔恨之心


为什么?因为如果对老年人说一句很关心的话,他的内心会很温暖;而如果稍微说了一点刺伤他心理的话,他就会觉得承受不住,好像整个天地都要崩塌的感觉。所以到了年老的时候,忍受力会显得极其薄弱。


我们平时听上去一句话,不觉得能够对心理造成伤害和打击,但在老年人听起来,就有可能没办法承受。


包括一些外在的击打,老人根本就没办法承受。比如:如果用东西去打年轻人,他顶多是踉踉跄跄往后倒退几步,不至于摔倒;但同样的力气如果施加给老年人,就很有可能把他打倒,甚至因此而丧命的情况也有。


老年人的忍耐力或者承受力非常薄弱。而且由于经常遭到众人的侮辱,内心也会感到很绝望痛苦,又徒生了内心的烦恼。

……


到老的时候,由于身体腐朽,各种关节失灵,体力不支,器官也不能支撑他日常的消耗,再加上意识完全颓废,他感觉到身心俱苦。


也就是说,不但身体感受到衰老的痛苦,而且内心也感觉到痛苦,真是苦上加苦。


他无法脱离已经衰老的身体,而意识中还想要感受当初年轻时所感受的快乐,但是却感受不到,所以会有里外夹击的痛苦。


加之,以前美貌的容颜,到老了的时候已经无影无踪,皮肤上爬满了皱纹,乃至自己照镜子时都不愿意看自己的脸。家人也因为自己的衰老而远离自己、不喜欢自己。


到老的时候,有很多事情需要别人帮忙,否则自己做不了。有的老年人只能躺在床上,需要家人的照顾,但时间长了的话,孩子也不一定有这么多的时间和耐心,这时老人真的有一种生不如死的痛苦


因此,当面对自己的衰老时,我们一方面要发愿不要示现这种老的形象,以致还需要那么多人照顾自己;另一方面也要知道,如果自己有这种业力,即使是发愿了,可能也会有这样的痛苦经历。


想到将来我们要面对这种衰老的痛苦,既然这辈子需要老一次,那就让今生的衰老成为最后一次,以后再也不要在轮回中流转了,因为这种苦太难忍受了

……



因此,我们要正视衰老给我们带来的痛苦,了知佛法才是我们真正的依靠之处


对于我们来说,身体不是依靠之处,青春美貌更不是依靠之处,我们所拥有的财物、房产、名声、地位等都不是我们的依靠之处,只有佛法才是我们真正的依靠之处。


只有修持佛法才能摆脱这种苦,如果我们不去真正地修持解脱之道,不让自己在这一世临终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获得解脱,那么在下一世我们就又要面临这些苦,即使我们不想面临也要面临,因为我们还没有出离轮回。


所以我们要下定决心,让这一辈子成为轮回中的最后一世,无论如何也要在这一世获得解脱。

……


幸亏老苦是逐渐到来的,如果是非常快速地到来,我们真的没办法接受。但又因为老苦是逐渐地到来,在我们没有感觉到老时,就渐渐地老了


我们还不以为然,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的是时间混日子,还可以去享受生活,可以不用修法,不用着急自己来世的解脱。


但是,老苦不知不觉中就会来到我们面前,如果不趁着现在去修最难行的佛法,到老的时候就更没有身心的精力修持佛法了。


为什么呢?


因为佛法的修行是越早越好,或者说,年纪越轻,就越有修学佛法的动力;人老的时候诸根衰退,即便想修行,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所以,越是年轻人,就越要抓紧时间来磕头、修行;老年人也不要放弃修加行,不要认为:我老了就可以不用修了,或者我可以比别人修得慢。


正是因为老了,我们才更应该抓紧时间修行,否则死亡很快就会到来,到时再后悔就来不及了。所以,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抓紧时间修行非常重要。


如果内心中有三宝带来的温暖,有修行带来的智慧,到老的时候,所修行的法就会发挥作用。


年轻人会想:现在就修行是不是有点早了?其实不早。因为等你老的时候,现在相续中接纳的法义就会在你的内心中发挥很大的作用。你会发现,修学佛法的老人和没有学过佛法的老人有着不同的老年生活



对比就会发现,学佛的老人相续中有一个寄托,他会寄托在阿弥陀佛那里,会想:我现在每念一声阿弥陀佛的名号,就会种下很大的福报和善因,帮助我将来顺利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他会很欢欣地去念佛、持佛名号;


而没有学佛的老人,除了把自己寄托在孩子、房子等上面,就没什么其他的寄托之处了。当他想到:我死了之后,房子也带不走,孩子也不可能跟我走向后世,就会觉得自己的前途很渺茫,很黯淡。


学佛的老年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会想:阿弥陀佛会来接我,我会跟他去极乐世界,在那里没有任何痛苦,我会在安乐的状态中离开这个世界;而且以后还可以有更大的能力回来接引和我有缘的一切众生。所以,他会满怀喜悦地离开这个世界。


所以,老年人也有安乐和痛苦。安乐从哪里来呢?来自于佛法。


因此,如果发现自己已经衰老,就应该知道:我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应该为自己的往生做准备,为自己的来世做准备。


作为年轻人,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感受老的痛苦,但只要没有出现横死的情况,将来这样的老苦必然会落在我们头上。以上所说的苦就是将来我们要承受的苦。



我们一直身处轮回的痛苦中,只不过我们忘记了以前自己受过的苦,比如:住胎、出胎之苦,小时候所受的委屈,长大后工作中的磨难,感情上的坎坷等等。


如《次第花开》中说:“我们是一群得了严重健忘症的人。受苦受难、哭天抹泪、心灰意冷,全架不住健忘,一转眼功夫,又哪儿热闹往哪儿赶。


想一想,人生就是一晃而过,我们如果不把如梦如幻的人生用在修行上,真的特别可惜。



《次第花开》中说:“不是说大家不能积极乐观,而是在乐观的同时应该意识到人生何其脆弱、短暂。我们的身体逐年衰老,终将死亡,在生与死之间还有疾病和各种事故的侵扰,一生当中可以用来积累福慧资粮、追求解脱的自由时间并不多。”


我们算一下,除去睡觉、吃饭、走路、上厕所等日常行为所花的时间,我们这一生中能真正用来打坐、观修、持咒、参加法会等的时间真的不多。可我们却把宝贵的时间全都浪费在琐事和无聊的事情上,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就会觉得非常可惜。


当我们老了,坐在窗户底下也走不动了,没有力气再去做别的事情了,我们回顾自己的一生,发现自己没有为解脱而积累资粮,就会黯自神伤。


如果我们一辈子都在为自己、为所有众生的解脱而努力奋斗、行持善法,到老的时候回忆自己的一生,我们就会觉得这一生非常灿烂,没有浪费生命。


《次第花开》中说:“而我们却把这宝贵的人生浪费在琐碎、无聊的事情上,努力想去维持正在不断消逝的事物,甚至为此造下恶业。”


如果这样虚耗人生,等到老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一辈子除了苦就没有别的了,没给自己留下任何美好的回忆。



所以,为了自己能拥有一个幸福美好的人生,或者说为了能安稳地渡过老年,我们现在要不断精进行持解脱的法。


即便当下没有办法舍弃家庭、抛下事业、出家、修行、到寂静地禅修等,我们也要知道,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要解脱,我们只是不得不做轮回中的这些事情


怀着一颗追求解脱的心再去做当下的这些事情,也是很有意义的。尤其是在菩提心的摄持之下行持任何善法,都属于积累成佛的因



文|整理自

菩提洲网站 >在线学习 >慧觉法师

《普贤上师言教》浅释 第33课




动动手,把我们【设为星标
不要走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