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演讲】行的不仅是医术,更是慈悲的情怀
大学演讲
希望大家心中始终有一种医生的情怀——慈悲,也就是佛教中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医生需要有慈悲心,否则很多工作不一定对病人有利。世间当中有一种说法:律师的心是最硬的,医生的心是最软的。因为律师在打官司的过程中,哪怕明明知道雇主有罪,但为了打赢官司,他也一定要想办法为其辩护。所以,律师的心可能是最硬的。但作为医生,无论在任何时候,心都是柔软的,看到特别可怜的病人,哪怕是自己的怨敌,也会全力以赴地进行抢救和治疗。这和诸佛菩萨的精神很相似,而有些经论当中也讲到,末法时代,诸佛菩萨的确会以医生的身份来救度众生。
我以前翻译过《释迦牟尼佛广传》,其中就讲到,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曾发愿成为医生。因为哪怕是世间的国王、大臣,也还是会造很多恶业,而当一名医生,就会给众生带来很大利益。医生的能力非常大,因此,不论是学中医还是西医,都非常有意义。
我以前身体不好,经常要去看病,每次都会小心观察医生的态度。如果医生的态度很好,我的心里就很轻松,如果医生的态度不是很好,甚至无缘无故生气,我就有点“紧张害怕”。虽然当面不敢说什么,表现得毕恭毕敬,但事后我会把它写出来。(众笑)当然,我也写过一些医生对病人的慈悲和关爱,有些医生的确是展现出了大爱无疆的精神。
我们生病的时候都会切身体会到医生的重要性,但可能是大城市里的病人太多的缘故,从医久了,有些医生对病人的态度会逐渐变得麻木。我昨天去看病时,看到来来往往那么多病人,心想:如果我在这里做医生,可能也很难一直保持耐心和慈悲。所以我特别理解很多医生的心态和行为。
总的来讲,医生这一职业非常伟大,是病人们继续活着的一种因缘。因此,我们应该特别珍惜中医传统,将它传承下去。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不支持,但我们还是要坚持做,因为从事这项事业并不是为了钱或名声,而是追求它本身的意义——治病救人。
昨天我遇到一位身居高位的藏族领导,他说:“我现在不想当官,想辞职做一名医生或老师。人的一生当中,能从事一项对众生有意义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我是学大乘佛法的,价值观可能跟世间人不太一样。也许世间人觉得家庭、生活、名声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我觉得帮助身边的人更重要。这是药师佛的加持和力量,也是医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有了这种责任感,大家就会令这个世界更美好!
摘自药师佛与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演讲
附:索达吉堪布大学演讲系列视频和文本链接 (请长按识别维码打开链接)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