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若离于成者,云何而有坏?如离生有死,是事则不然。【每日一颂】《中论》
二十一观成坏品
庚二(破承许时间为果之生灭因——观成坏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宣说能害自性存在之理;二、遮破存在之能立。
壬一(宣说能害自性存在之理)分五:一、观察俱成不成而破;二、观察是否灭尽而破;三、观察能依所依而破;四、观察是否空性而破;五、观察一体他体而破。
癸一(观察俱成不成而破)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子二(广说)分四:一、离成之坏不成立;二、共成之坏不成立;三、离坏之成不成立;四、共坏之成不成立。
丑一(离成之坏不成立):
若离于成者,云何而有坏?
如离生有死,是事则不然。
如果诸法离开了形成,那如何会有坏灭呢?就像众生离开了产生却有死亡一样,这完全不合理。
任何一法如果没有最初的形成,怎么会有最后的坏灭呢?就像一个人从未降生却有死亡一样,显然是不合理的。
如果有人说:“石女的儿子今天死了,大家为此很伤心……”我们听后都知道这是在讲笑话,因为石女的儿子从未降生过,怎么会有死亡呢?同样,如果有人说:“虚空中的鲜花在冬天已经凋谢了。”人们听后也不会相信,因为虚空中根本没有鲜花,怎么会有鲜花的凋落呢?
所以,若没有形成,就不可能有毁灭。《显句论》云:“无生有死也是见所未见的。所以,无成有坏不合理。”无论以佛智还是以凡夫分别念观察,一个从未形成的法,其本体毁灭的现象绝对不会有,因此,离成之坏不可能成立。有生才有灭的道理与我们的分别念较契合,大家一般都容易接受。
◎融汇各家之精华
这次宣讲《中论》,我重新安立了科判,安立的时候参考了很多讲义,并融入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听说有十几位道友组成了一个讲记编辑组,准备整理这次我讲的《中论》。如果能整理出来,也许会对后学者有一些利益,应该还是很好的。
我这辈子能否有因缘再次宣讲《中论》很难说。现在我虽然疾病缠身,各方面都有很多困难,但这次为了宣讲《中论》,每天还是坚持翻阅很多藏文和汉文讲义。有些讲义的名字我在课堂上提过,有些虽然未提,但里面的内容基本上都给大家讲了。
汉文版《中论》讲义我主要参考了清辩论师的《般若灯论》、青目论师的《青目释》、印顺法师的《中观论颂讲记》以及慈诚罗珠堪布的《中观根本慧论讲记》。藏文版主要参考了月称论师的《显句论》、宗喀巴大师的《理证海》、果仁巴大师的《正见之光》,以及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岗日江村的《中观略义》。宗喀巴大师在他的传记中说:他最后的中观见解是由岗日江村证悟的。虽然这部《中观略义》文字不多,但里面有些道理非常殊胜,大成就者的语言具有甚深的意义。
另外,还参考了华智仁波切的一部《中论》略义、宗喀巴大师的一部《中论》摄义(它是《中观六论》的一部分,任杰将其翻译成了汉文),以及新龙一位喇嘛的《中观根本慧论》讲义。
以上这些讲义中一些易懂的、精华的内容我基本都给大家宣讲了。这次我每天只讲五六个颂词,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地学习。
◎牢记上师的窍诀
以前,上师如意宝也给我们圆满传讲过麦彭仁波切的《中论释》,我当时给二十多个人做过辅导。那时没有录音和摄像,有些地方上师怎么讲的现在已经有点忘了,非常可惜,但很多地方仍然记忆深刻,尤其对《中观庄严论》。我刚来学院的时候,上师如意宝正好讲《中观庄严论》,当时宣讲得非常广,每个道理都阐释得特别精彩。我在下面听得法喜充满,觉得这些中观理自己基本都明白了。至今虽已过去20多年,但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我刚来学院的时候,法王老人家每次备课都会看很多书,第二天讲得特别细致,对每部讲义的观点都会加以分析。但1990年以后,法王如意宝的眼睛就不是很好了。后来的传讲就像念传承一样,基本都是大概、综合性地讲一下。
法王如意宝早期讲《中观根本慧论》时,讲了很多殊胜的窍诀,但法王老人家不愿让人录音,而我们的记忆又有限,二十多年后,法王当时怎么讲的已经记不太清了,当时做笔记的书现在也找不到了……上师离开之后才发现,自己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学习态度并不是很认真,否则,上师的每一句教言、对每一颂的解释,都应该记得清清楚楚。没能将法王所说的教言全部记录下来,是我闻思中观最遗憾的一段经历……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新版讲解
记忆板
296
离成及共成,是中无有坏;
离坏及共坏,是中亦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