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想地狱的痛苦,并不是多管闲事操心其他世界的众生
|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
三界无安
节选,标题为方便阅读所加
拿贪婪心来说,贪以吸为表现,吸揽不止,则感应积寒坚冰,于中冻裂,就像用嘴吸气会有冷的触感。而以此为因,因缘成熟业报现前时,便显现为身陷青赤白莲等八寒地狱中。
这些境遇取其最主要的特点加以分类的话,有两大类:以轻举飞升为特征的善趣,以流结下堕为特征的恶趣。
这轻举、流结从何而来呢?都是从我们的心想和行为而来。
比如,持守禁戒,身心自然会轻清。事奉善知识,自轻身命。为他人着想,照顾他人的感受和福祉,也是一种轻清的表现。有些人,你看他做人处事总有那么一股淡泊安雅之气,让人觉得轻盈透亮。
诸如此类的心行,又称为“想”,即超越纯粹生物性的欲望和束缚,向往精神的升华、心灵的自由,是生善趣的因。
相比之下,心思总在饮食、男女、财宝、名利上打转,或是对感情、情绪过于执著,爱染贪执的习气粗重,皆称为“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无论是垂涎欲滴也好,是因爱因恨痛哭流涕也好,皆是水出润湿的性质。流结下堕,为生恶趣的因。
当然,正如我们观察自己平日的心念和言行,会发现它们其实是情想参半的,一个人很难做到所有的心行都是“想”或者都是“情”。这么一来,善恶趣就有了进一步的细分,为六道,且同一道里的众生也因为情想的比例差异而有了不同的特征。
比如:
纯想升天;
情少想多生阿修罗道;
情想均等生人道,想的习气重则聪明,情的习气重则愚钝;
情多想少生旁生道;
七情三想生饿鬼道;
九情一想或纯情则生在不同层的地狱里。
因为情与想又有种种具体表现,像贪、嗔、痴、杀、盗、淫,或者不同程度地持守禁戒、修习禅定等,众生便因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感应来六道里种种不同的具体经验。
所以我们现在观想八寒地狱的痛苦,并不是多管闲事般操心其他世界的众生的问题。
八寒地狱离我们并不遥远。
虽说只有少数极端的情况下,众生等不及这一世的人身耗尽便生身陷入地狱受苦,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管他以后怎样呢,反正现在地狱跟我没关系。
像所有善趣一样,生于人道也是需要极大福报的。我们这一世生而为人,有人的形象,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人的心胸眼界和受用,如此种种都是往昔行善积德的回报。
好比我们把辛勤工作的酬劳一点一点存起来,终于有一天钱存够了,我们取出来兑了现,活着便是在消耗已经兑现的福报。这个福报并不耐消耗,人寿不及百岁,一辈子匆匆就过了,何况我们的所作所为有很多还是在不断地让这笔现金贬值。比如某些杀生的行为,不仅影响后世,还直接缩短这一世的寿命。
所以,若不好自为之利用这个人身积植福德的话,我们一定会在哪一天猛然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人身的尽头,而除了沉重的恶业之债等着用无数后世的苦难去偿还外,一无所有。这一天也许就是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