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外境是心的显现,心的本体也远离戏论。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
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
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阅读前请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当你彻悟心性原本无来无去、无苦无乐时,会发现众生将一切执为实有是多么稀有、可笑!
——2021.1.8
我们的心性犹如虚空,偶尔会被苦乐的浮云遮挡,但并不会有损它一丝一毫。
——2020.4.22
随着节气的不同,天气冷热有变化,但广大无边的虚空没有变化;随着因缘的不同,情绪苦乐有变化,但明空无二的心性没有变化。
——2020.3.30
我们观察自心的本性,就像是虚空一样。在大圆满的修法当中,也有这样的观察方法。首先,观察心是从哪里产生的?是从外面的地水火风还是从自己的五蕴而产生。然后安住的时候,又观察心安住在什么地方?如果认为是存在于自己的心脏当中,那又从心脏的东南西北等各个方面去观察。最后心灭尽的时候,它又跑到哪儿去了呢?这样观察,也是得不到一点儿的结果,就像是石女的儿子从来没有产生,怎么会有他的死亡呢?所以从心的产生、中间的安住到最后的灭尽全都是虚假不实的。
在我们看电视时,电视里面虽有各种贪嗔痴的影像,但这些也是无来无去的。同样,我们的心若是真正存在,那应该能找到它的去处,因为不存在的缘故,所以它的去处也没有。如一个人从色达到炉霍,他有去处,这个心却完全不相同,并没有任何去处。
因此所谓的产生、存在和灭尽,都是一种虚伪的假名,真正观察时,无论是从时间还是地点上,自己的心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就与梦中的显现无有任何差别,无法给我们带来丝毫的损害和利益。
因为我们没有知道自己心的本性是如此,所以从无始以来就漂流在轮回之中。如果我们现在还不懂这个道理,那将来在轮回中的流转仍是无边无际。
从色法到涅槃之间的一切法,也可以说为基道果所摄的,或者是贤劣所摄的一切诸法,在中观当中都是抉择为本来离戏空性,除了空性之外,这些法都是无有而假立的。自己的心本来即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我们应该要了解其本义。
我们若想抉择外面的万法,首先必须抉择自己的心。如果我们连自己心的根本都没有找到,那对外境如何观察抉择,也得不到一个最究竟的结论。在修学大圆满时,也是首先将一切诸法抉择为自己的心,然后把心抉择为自然本智,所谓的自然本智,也就是如理如实地通达自己心的本体,这叫做是证悟大圆满。
实际上,外境的诸般显现全部是自心的一种幻化和游舞、或者是心的一种庄严,如果我们没有对分别念执著,那就可以说是对心的本体已经通达了。我们的心就像是梦中的显现一样,实际上它从来没有离开过法界。
敬摘录《窍诀宝藏海》
一切境现唯心造,心性本来离戏边,
了达此理于二取,皆不作意佛子行。
器世界和有情世界形形色色的现象,全是心的显现,就像唯识宗所说,完全是心的妙用、心的游舞,是由心来造的。
那么心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呢?以《中观根本慧论》等殊胜论典的教言来观察,心的本体也远离常断、有无、是非等一切戏论,如同虚空一样无有任何相状。
因此,一切外境是心的显现,心的本体也远离戏论,若通达了这样的道理,外所取与内能取的二取执著都会泯灭,消失无余,这就是大乘佛子修胜义菩提心的最究竟方法。
《般若经》云∶"了知诸法无生空性理,此乃胜行智慧波罗蜜多。"了知万法都是空性的,没有任何实在的相,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多。
寂天论师在《智慧品》中也说∶"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如果有实法和无实法都不住于心前,心无有任何成实之所缘,即是佛陀的寂灭境界。
敬摘录《佛子行》
万事万物全部是心,心又远离一切戏论,何时对万法均不作意,按照般若波罗蜜多那样安住,就是通达了胜义谛,现前了无二中观见。
这样的境界,一方面需要自己努力,另一方面需要传承上师的加持。大圆满的境界就是这个,禅宗的明心见性也是这个。当然,我并不是说禅宗的明心见性跟大圆满相同,这种说法也不是特别合理,但是它的最高境界跟大圆满非常相似。
因此,大家要多祈祷自己的传承上师,以期获得传承上师相续中如虚空般的境界。得到了这种境界以后,我们在解脱轮回或度化众生方面,肯定有很大的心力,不会有任何违缘,毕竟违缘全部来源于执著———对身体的执著、亲友的执著、名声的执著……其实证悟诸法无碍的广大境界,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只不过没有串习而已,如果真正去串习,解脱离我们并不遥远。
敬摘录《佛子行》
回 向 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智悲脚印 ∣一个自利利他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