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访谈 | 对话《三联周刊》前主编朱伟:自我安全感最终来源于心灵的松弛
耕耘心田系列访谈第一季04期:和晶对话朱伟
前行笔记
之耕耘心田
2019/4/18
“安全感”是现代人喜欢说的一个词。越是在多变的环境中,越是希望得到某种恒常确定的幸福。但这是不可能的。诸行无常,凡因缘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的。如果你的幸福依赖条件而有,比如,有很多存款,有高级轿车、豪宅,奢华的衣服、珠宝,或者权力、地位,或者令人羡慕的事业、家 庭、伴侣,那么你的幸福注定无常,因为构成幸福的这些因素也是依赖无数的因和缘而有,所以是不确定的,随时会随因缘的变化而改变,今天是这样,明天可能就是另一种状况。
此外,我们对事物的感受也总在变化。你以为有了一百万你就满足幸福 了,可等到真有了一百万,你会想:“为什么不是两百万?”你以为跟那个人结婚就幸福有保障了,可婚后你开始担心他会离开你,甚至比单身时更加没有安全感。
——希阿荣博堪布
安全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但是我们一直在追寻的安全感是否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安全感?当我们身处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时,又该如何满足自己的安全感需求?
自我安全感最终来源于心灵的松弛状态,一个人不能自由舒展是因为自己的心是紧缩的。
请关注本期访谈,和晶对话《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
____
______
________
更多阅读
和晶,199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1993年,加入上海电视台担任节目主持人。1998年,主持谈话类节目《有话大家说》,获得“金话筒”银奖,2002年进入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实话实说》栏目。2010年转到央视新闻中心大型节目直播部。后创办文化科技公司,现任董事长。
朱伟,《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资深媒体人。代表作:《考吃》《有关品质》《微读节气》《四季小品》《重读八十年代》等。因爱好古典音乐,1993 年到三联书店创办《爱乐》杂志,并编著大型工具书《音乐圣经》。1983 - 1993 年在《人民文学》小说编辑室任编辑、编辑部副主任,曾在《人民文学》推出莫言、余华、苏童、刘索拉、阿城、格非等一大批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