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国际佛学网 >> 拯救“鸭梨山大”——索达吉堪布赐予窍诀 Back

拯救“鸭梨山大”——索达吉堪布赐予窍诀

索达吉堪布 国际佛学网 2017-10-20


化解压力的方法有许多,大致可分为两类——消极回避法和积极化解法。



一种方法,大家都应该比较熟悉。比如,找个善解人意的朋友,当面或者打电话向他倾诉一番,然后对方安慰安慰自己。或者阅读一本爱不释手的书,在此过程中忘却压力。或者外出旅游一段时间,身处美丽的大自然,烦恼也会顿然消失。或者听听音乐,沉浸在动听的音乐中,将烦恼一扫而光。

这些回避法算好的,还有不好的。比如,用酒精麻痹自己,以期暂时忘掉压力。或者去一些喧闹、不清净的场合,通过感官刺激来释放压力。


回避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一段时间后,我们又不得不重新面对现实,所以这种方法意义不大。

下面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积极化解法,这些方法大多出自佛法。依靠这些方法,许多人有效调整了身心,同样面对压力,表现得与他人截然不同。



一、换个角度看问题

压力其实并不都那么可怕,如果换个视角,压力甚至会给我们带来利益。

我们面临的压力有两种——正常的压力和过重的压力。正常的压力并非坏事,它对人的成长是不可缺少的。心理学家发现,在人的能力当中,25%是自己开发的,75%则是被“挤压”出来的。


如果毫无压力,人往往会浑浑噩噩,如此一来,就很难有所成就。在一所学校,如果老师没有授课的压力,不一定会认真专研业务,如果学生没有考试的压力,也不一定认真学习。


心理学提到过一种“拍球效应”——拍球时用力越大,球就跳得越高。其寓意是,承受的压力越大,就越能激发潜能。因此,出于成长的考虑,我们需要给自己适当施加压力。


对此我深有体会。虽然没有人强迫,我却不顾辛劳坚持讲课,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有了讲课的压力,我不得不努力学习,如此一来,自己的智慧就不会停滞。


所以大家不必太害怕考试,在考试的压力下,你们现在不得不刻苦学习,有了年轻时的付出,到了晚年有些知识还会记忆犹新。


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为了应付考试,我经常跑到河边拼命复习。当时觉得很苦,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种付出确实值。


当然,对于过重的压力,则要及时予以化解,否则自己很可能被压垮。不过要提醒各位的是:人生本来就不可能一帆风顺,对有智慧的人来说,失败和挫折未尝不是件好事,即使跌倒了,也要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二、树立三世因果观

佛教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前生后世,今生所感受的苦乐,一部分取决于前世的业,还有一部分取决于今生的行为。如果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对眼前的得失就会看得比较开,不会给自己增加无谓的压力。

对此,有些人可能不屑一顾:“别开玩笑了!前生后世没有科学依据,年轻人信这一套,未免太可笑了吧。”


这种论调看似理直气壮,不过,它恰恰是错误的。


佛法如大海,在佛法开显的真理当中,直到今天,也仅有少部分为科学家所认知,大量未知领域尚有待于科学家去认识。


拿前后世来说,这本是佛教最基础的观点,众多科学家却对此一无所知。由于唯物论的影响,许多科学家执著意识是大脑的产物,认为生命是从父精母血中产生,顽固地否认前后世的存在。其实,在科学的最新发现面前,这些陈旧的观点早已站不住脚了。

著名医学家约翰•艾克理 说:“在人的身体内确实有非物质的心识、意识,或者叫做心力的‘自我’这种东西隐藏着。在胚胎时期或极年幼时,这种‘自我’就进入到人体内的大脑之中,它能操纵大脑的一切功用,就像人脑掌控电脑一样。人所拥有的这种无色、非物质的意识,可以指挥、控制属于血肉之躯的大脑,它能让大脑中的相关神经细胞从事在它指令下的具体工作。这样的非物质形态的‘自我’或心识,在大脑死亡之后依然存在,并仍拥有生命活动的形态,而且可以永生不灭。”


美国加州工学院的史柏理博士 也认为:“人们所谓的‘自我’,实际上是超越物质并且非常崭新、重要的一种非物质,它只出现于复杂分层结构组织的肉体大脑中,并实际控制大脑每一部分的活动。”



大量事实也证明,意识和大脑并非一回事。最近几十年以来,科学家发现了许多没有大脑的人和动物,这些众生同样有意识和感受,这足以推翻意识是大脑产物的观点。


在中国,许多人奉科学为圭臬,可这些人万万没有想到,科学的最新观点居然与佛教不谋而合。因此,如果不承认前后世,认为生命只是一种偶然,出生就像雨后忽然冒出蘑菇,死亡则如同灰飞烟灭,这种人可以说既不懂佛教,也不懂科学。


除了科学和宗教,在东西方哲学中,也有对前后世的阐述,大家可以看看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讲的。


人如果有了前后世的观念,遇到挫折就会有思考的余地。一个居士曾对我说:“我失去了自己至爱的人,这是命运给我上的一堂课,它以刻骨铭心的方式告诉我:今生的恩爱离合,一切无非是前世的因缘。”


相反,由于不明此理,许多人死死抓住贪执之境不放,结果就像以手握沙一样,握得越紧,沙子流失越多,最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增加了自己的不幸。


遗憾的是,现在学校只重视ABC、数理化,不要说三世因果,连如何孝敬父母等做人的道理都不教。这就是现代教育的误区。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对于人的成功,专业素养只起15%的作用,非专业素养(诸如为人处世之道)则起到85%的作用。


所以我建议:学习专业课程之余,大家也要掌握一些生活中用得上的知识。


敬摘录 索达吉堪布 广西师范大学演讲






佛语为何值得信任?

没有人是坏人——索达吉堪布带你挖掘潜在的善念

哪些人最终不会富裕?

修行过急,小心着魔发狂!

一天中几个小时,你可以把手机关掉吗?

世间修行人最容易犯的八条定罪

什么样的痛苦让它用力夹住自己的腿?

索达吉堪布给你绝对往生极乐世界的信心

“万修万人去”——索达吉堪布开示去极乐世界的简便易行之法

有些弯路,非走不可

你赚的钱都给别人花了——索达吉堪布教你“赚钱”与“花钱”

殊胜的八吉祥

这是一次对话,也是一次修行

若要心想事成,供养佛菩萨必须具备这六种条件

任何人观想、作意佛陀,解脱一切罪

获得成就的殊胜缘起——索达吉堪布开示“八种瑞物”

不得不告诉你,你所执著的世界全是假象!

贪吃竟然会导致死亡?

当死亡突然到来时,临终“这一念”非常关键!

修行越差,睡的时间越长

如何把恶业全部变为善业?

索达吉堪布呼吁心怀慈悲看待“饿鬼”

“鬼节”如何帮助饿鬼道众生?

最有价值、最好用的,解决世间负面情绪灵丹妙药

睡觉保持狮子卧,不堕恶趣

最全面、最实用的供护法开示

没有福报,连善事都做不了

观世音菩萨加持不可思议!遇到地震海啸时,请念《心经》

有了福德,能遣除一切违缘

造的善业越来越多,为什么遭受痛苦与违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