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文殊密语 >> 菩提心|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 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 Back

菩提心|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 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

文殊密语 2019-11-04

不论在哪里,

佛陀加持你

点击蓝字,开卷有益



 

《入行论》第34课(摘录

 


智者如是持,清净觉心已,

复为增长故,如是赞发心。

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

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

尔后我当为,宜乎佛族业,

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

犹如目盲人,废聚获至宝,

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

灭死胜甘露,即此菩提心,

除贫无尽藏,即此菩提心,

疗疾最胜药,亦此菩提心。






颂词


今日







智者如是持,清净觉心已,

复为增长故,如是赞发心。

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

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








 

上师讲记


智者如是持,清净觉心已,

复为增长故,如是赞发心。


大家应该清楚,发菩提的前提就是积累资粮、净除罪障、布施身体、舍弃一切所贪执的财物、发愿回向自己变成利益众生的事物等,有了这些前行之后,我们于诸佛菩萨、上师面前接受了极为殊胜难得的菩萨戒。


可以说,凡是以前听课没有断过传承的人,相续中都获得了菩提心。原因一方面是我们的仪轨如理如法,观想在诸佛菩萨面前接受了菩萨戒,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相续中没有出现持戒的违缘,那么菩提心的戒体是存在的,大家应该生起欢喜心。




这一颂主要宣讲为什么要生欢喜心,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它:


具有慧眼的智者,通过以上的前行和正行,已经获得了极为难得的菩提心,既然前行圆满、正行圆满,如果后行没有圆满的话,这样做事情不是特别的完美,所以结尾也要善始善终,令所发的菩提心得以稳固,且善根加以增长。


为了使菩提心在自相续中永远不退失,功德与日俱增、蒸蒸日上,我们要赞叹自他所做的一切善法。要知道,做任何善事一定要有随喜,要有高度的赞叹,否则这种心不一定能延续下去。诸佛菩萨始终赞叹菩提心的功德,原因也在这里。


当然,我们这次受持菩提心,应该是一种智者的行为。愚者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别人说什么,自己就跟着去,但是我们这次受持菩萨戒,大家是通过智慧详详细细地观察,接受了善知识的引导后,才选择了诸佛菩萨获得成就的这一殊胜妙道。


此举并非别人强迫,而是明白了菩提心的无上功德和利益之后,自愿地在诸佛菩萨面前接受了如是的菩提心。


若没有这样的菩提心,

行持任何善法功德也不大,

对众生也没有真实的利益。

尽管世间中有许许多多的善根,

如人天福报的善根、

具四无量心的梵天善根、

声闻缘觉具自私自利心态的善根,

但这些并不是特别殊胜,

在整个世界中,功德最大、

对众生最有利的,

唯一就是菩提心。


通过方方面面了知了菩提心的这些功德后,有智慧的人才心甘情愿地受持大乘菩萨戒。



实际上,如果相续中有了菩提心,这种人是非常伟大的。


以前阿底峡尊者在藏地经常宣讲菩提心、皈依、业因果三种法要,有位老乡成天听尊者讲“菩提心、菩提心”,也不知道这是什么。


有一次他到博朵瓦格西面前,询问道:“阿底峡尊者天天都说菩提心,到底它是什么呀?是人的名字,还是什么东西?”


博朵瓦格西语重心长地回答说:“所谓的菩提心,就是舍弃自私自利,为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的一种发心。它是我们要发起的一种心。”


那个老人家听后非常感动,赞叹不已,连声说道:“受持菩提心的人真是很伟大!菩提心非常了不起!”



这段公案后来也被收录在噶当派的语法书里面。


所以受持菩提心的人应该是智者,

没有智慧的人决不可能接受菩提心,

没有福报的人也不可能

遇到如此殊胜的大乘法门。


在座的各位既然已经发了菩提心,从今以后为了圆满它的善根,就应该善加保护,使它得以稳固强大,永远在自相续中延续下去,这对每个学习大乘佛法的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

我们应该修自他赞叹——

让自己生欢喜心、

让众生也生欢喜心,

通过这两方面生起欢喜心,

赞叹菩提心的无上功德。




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

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


今生今世,

我已经获得了如此的菩提心,

确实是具有大福报之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我得到了暇满人身,

如今又投生在如来的家族中,

真正成为了佛的意子。


大家应该非常庆幸今生能值遇大乘佛法,不然的话,恐怕许多人现在仍在自私自利的心态中流转,甚至不信佛教,整天在社会中忙忙碌碌,不知道方向在何处。当然,这种福报并不是无因无缘的,它是自己在千百万劫中供奉如来、修持正法的果报,再加上佛陀不可思议的加持和威力,种种因缘聚合起来,即生中才遇到了这样的善知识及大乘佛法,并且转生于佛法兴盛的中土,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种缘分。


从无始以来,

我们在轮回中流转的次数无法计算,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

自相续中也没有生起过

如此胜妙的菩提心。

而今我们生起了真实无伪的菩提心,

这种人身是所有人身中最为难得的。


大家都知道,世间上有各种各样的人身,有些人依靠它来造恶业,有些人依靠它做一些无聊、无记的事情,我们现在获得了具有十种圆满、远离八种无暇的暇满人身,又有机会发起这样的菩提心,这样的话,大家都已经转生在如来的家族中了。当然,这里的“如来家族”并不是指释迦族。


从世俗的角度而言,

只要心对大乘佛法生起信解,

《经观庄严论》中说,

我们相续中的解脱种子

就有机会萌芽成熟。

所以,对大乘佛法生起信心,

发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来利益众生,

这就是世俗菩提心的开端。


当然,胜义菩提心要从一地菩萨开始获得,这种如来的家族,我们暂时还没有转生。


但现在生起了世俗菩提心,

前文中说过,

此时自己的名字和意义全部都转变了,

已经成为了如来的意子。

就像转轮王的太子一样,

虽然现在还不具足真正治理国家的能力,

但自己已经身为太子,

终有一天是会登上王位的。

所以我们理应生起欢喜心,

因为获得了这么好的人身,

又发起了这么殊胜的菩提心,

这在世间中是非常难得的!




前段时间有个道友说:“我觉得自己相当有福报。你看漫漫人生道路中有这么多邪知识、这么多非法的行业,我现在没有加入这些而入了大乘佛教,这真是人生中最大的幸事!”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


确实如此,尽管我们现在仍有贪心、嗔心和一些世俗的烦恼,但不管怎么样,已经被如来的加持所勾召,就像水里的鱼上了钩一样,迟早都会被拉到岸上的。同样,我们现在遇到了如此殊胜的大乘佛法,相续中已经有了菩提心,如果自己非常精进,即生成就也不是不可能的,这在显宗和密宗中都是有的。


《毗奈耶经》中记载,阿难尊者依靠窍诀,在一天中就获得了圣者果位。密宗的一些大成就者传记中说,拉瓦巴依靠上师的殊胜窍诀,只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就获得了大手印的圆满果位。藏地有位瑜伽士叫夏炽确,他依靠阿底峡尊者菩提心修法中舍弃自私自利、行持慈悲菩提心的这一教言,了悟到一切我与我所没有任何意义,遂将自己的财产全部抛弃,一心一意地修持了五年,最后获得了圣者果位,成为整个佛教史上公认的大成就者。


所以,如果快的话,短暂的一生中也可以成就,再怎么慢,只要我们相续中没有出现“舍弃愿菩提心”的这种违品,一定会在很快时间中成就的,只不过是迟早而已。就像我们以前在“甘孜师范学校”读书时,只要考取了那所学校,不违犯大的学校纪律,即使成绩再差,毕业后也都可以当老师,肯定有工资拿,每个人都有这种安全感。


当然,赞叹菩提心的功德,并不是用一种虚无飘渺的语言来夸大其辞,而应当有理有据,以前我们也讲过,无数大成就者都通过这样的妙道而获得了无上圆满的果位,所以大家理当生起欢喜心。




这种欢喜心是很重要的,有些人根本不知庐山真面目,总认为每天在这里听受佛法、发菩提心是理所当然的事,并不是特别的可贵难得,这种想法是不应理的。


要知道,现在转生于如来的家族中,这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福德因缘,以前在荒无边际的轮回旷野中,我们无依无靠、非常可怜,如今有了大乘上师的摄受,有了诸佛菩萨的保护,自己成为如来家族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应当生欢喜心。


假如什么感觉都没有,欢喜心也没有,痛苦心也没有,那就像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里说的一样,我们的心脏变成一块石头或是铁球了。有些人吃喝玩乐或是遭遇一些其他的痛苦,感觉就特别强烈,包括做一些非理的事情,他们高兴得特别快,痛苦得也特别快,但对于出离心方面,好像从来不厌烦世间的痛苦,不愿意行持诸佛菩萨的善举、继承他们不可思议的事业,这一点可能也跟个人的心态有关,自己还是应该加以改造。以上讲了第一个问题。





   智诚堪布

辅导




“智者”是指受菩萨戒的人。虽然显现上他的理解能力不一定很强,不能记住多少颂词或讲解如何善巧,此处是能够了知菩提心的殊胜利益,能够通过修持前行的方式受菩萨戒、菩提心,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智者。


“觉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有智慧的人受持了清净觉心之后,为了不退失、再再增上而“如是赞发心”。


我们受了菩萨戒之后,紧跟而来还会出现各种修道的违缘、各种恶劣的心态,这时如何保护心中刚生起的这棵菩提心苗芽呢?现在它还很娇嫩、柔弱,如果保护得好,它可以茁壮成长,最后变成苍天大树;如果保护不好,它可能就夭折了,乃至于永远死去。当然永远死去只是一个比喻,实际上每个众生最终都会成佛。为了让我们的心不退失,并且能够增长而说“如是赞发心”:我们一定要通过赞叹的方式提高自己守持菩萨戒的定力、心力。



为什么要赞叹呢?


实际上世间也如此:任何一个事情,比如好人好事、见义勇为或什么事,如果有很多人关注,媒体也正面报导、赞叹,做事的人就知道我这样做是正确的,有这么多人在赞叹,自己也会高兴,以后也更愿意做;如果做事之后受到很多讽刺打击,负面报导不断,以后就没有兴趣做了。


同样,我们受了菩萨戒之后,如果经常受到负面的影响,就会后悔受菩萨戒、退失菩萨戒;如果受了菩萨戒之后去赞叹,不论自己赞叹自己也好,还是用其他方式赞叹也好,我们都会认为受菩萨戒的行为是非常正确的,所以我要随喜。


可以自随喜吗?前面讲有两种随喜:自随喜和他随喜,自随喜就是自己对自己所做的善法产生欢喜心,随喜自己做对了,之后更愿意坚持下去,因为这个事情是正确的,所以我更应该坚持下去。为了让菩提心与日俱增,我们必须要通过赞叹发心提升自己的心力。




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

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


“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是第一个侧面,今生我们以前世的善根获得了暇满人身,而且在这个暇满人身当中,又生于佛家族当中成为如来的佛子,这是一个多么幸运、多么欢喜的事情。


我们学过暇满人身是非常难得的,在整个六道当中,相对于旁生、恶鬼、地狱的众生而言,能够获得人身很不容易。但是,此处所讲还不是一般的人身,一般的人身天天造罪、不修正法,也没什么值得羡慕的。


而暇满人身则如同珍宝一样,具有闲暇的自性,可以修持正法。有修正法机缘的人身称之为暇满人身。这个暇满人身来之不易,比如要以守持戒律、修十善业等等为主因,再加上修持布施、安忍等等的助缘,还要通过回向来印持,需要具足很多条件才能成办。


正如华智仁波切在《前行》当中所言,即便只是要烧一壶茶,也要具足茶壶、茶叶、水、支架、柴火等很多因缘,还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把茶烧开。世间平常小事尚且如此,何况想要获得能够修行佛法的人身,这么大的福报需要的因缘自然更多了。在诸多因缘中,纵然仅仅缺失一个因缘,暇满人身都没办法获得,由此可见我们何其幸运。


不仅如此,而且“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


所有获得暇满人身的人中,

一部分人是纯粹的小乘种姓,

没想到为了利益一切众生

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

就直接进入了小乘、声闻乘、独觉乘;

有些人表面上入了大乘,

实际上没有通过修行的方式生起菩提心,

所以也不算是真实的佛家族一员。

现在我们要变成了佛家族的一员,

通过认真修持,内心当中生起了菩提心,

受了菩萨戒;

不单获得了暇满人身,

而且已经真实发了菩提心之后,

投生于佛家族当中,

变成了如来子,佛的意子。


第一品提过佛子有三种:佛的身子罗睺罗,是佛的亲生儿子;佛的语子是声闻;佛的意子是菩萨。


此处所讲的佛子主要是意子,佛的意子是最重要的,身语意中最重要的是意,有些颂词讲:“意速意为主”,心是很快的,也是主要的。


能够成为佛的意子最重要,

为什么最重要呢?

因为只有成了佛的意子,

才可能成办佛的事业。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具德上师加持入心间

不偏众生普降大法雨

三学之藏索朗达吉尊

祈请身寿不变久住世

愿以发心皓月之光明

五浊黑暗消于法界中




 

一起学中观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 诸说中第一。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