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莱顿大学的佛学教授,欢迎索达吉堪布仁波切莅临座谈。首先有请扬森博士为大家介绍仁波切。
非常荣幸能邀请堪布前来。
堪布是一位著名的藏传佛教大师、佛学翻译家,同时也是喇荣五明佛学院最主要的传法上师之一。佛学院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佛教中心,引领人们学修藏传佛法。堪布亦成为现今藏传佛教的领军人物,致力于将藏传佛法弘扬至汉地。
在过去近三十年,堪布一边孜孜不倦地宣讲佛法,一边大量地翻译、著述,他用中文讲述藏传佛教的书籍,一直非常畅销。堪布拥有大量汉族弟子和信众,并积极投身于各种慈善事业,在弘扬佛法尤其是如何吸引年轻人方面倾注了很大心力。而这也是今晚堪布将和大家交流的主题——“藏传佛教对都市青年的吸引力”。
下午的活动主要以问答形式进行,如果你有一直想问但没机会提出的问题,欢迎畅所欲言,我会尽力做好翻译。
问:我想知道您进行全球巡讲,是出于什么考虑?从网站上看到,您去过全球很多知名大学演讲,在您看来,为什么和大学师生交流如此重要?
问:在中国的政治环境下,听您讲课的人会有什么反应?
问:我听说,印度教对藏传佛教有一些影响,譬如有的印度教天神已经融入了藏传佛教。您如何看待这种影响?
问:我在莱顿大学教书,堪布也在佛学院教书,我们知道任何课程对听课者都有一定要求,那么喇荣五明佛学院的听课要求是什么?比如参加禅修入门课有什么条件,课程安排和教学方式是怎样,学生要为禅修做什么准备,还是直接就可以去体验?然后我还想问,在一对一的禅修课上,堪布最先会指点些什么?
问:世界上有很多种社会经济体系,您是否认为人们的痛苦是这些体系造成的,它能为我们的痛苦买单吗?
问:人们渴望得到关爱、陪伴、爱情乃至婚姻,这些是否会成为修道的障碍?
问:佛教徒如何看待在战争中,士兵为了保护自己而杀害他人?比如二战期间,前线士兵彼此近得能看见对方的眼白,这时要么他杀你,要么你杀他,似乎别无选择。他们会犯下杀业吗?佛教里是否有方便法门,来救度那些犯下杀业的士兵?
问:人一旦造下罪业,除了感受果报,还有没有清净的方法?
问:我想了解“意伏藏”,它藏在哪里,如何从过去保存到现在,又如何发挥作用?
问:如果因果律存在,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种下善因,得到想要的善果?比如想致富,就先帮助别人致富;想有人陪伴,就先陪伴那些孤独的人。我还听说,为了某个愿望去做相应的善法,念念不忘,愿望就会很快实现,无需等到来世,这是真的吗?
另外,据我了解,佛学院的传统比较超脱于世间,而堪布显得更加关心世间,眷顾像我们这样的人。非常感谢您。
问:喇荣五明佛学院的创始人晋美彭措法王,生前留下很多教言,后来汇编成《不离》这本书,堪布仁波切已经把它翻译成汉文出版,英译本也在海外出版。其中有一句箴言“莫舍己道,勿扰他心”,被当作法王教言的精华。我想知道它产生的因缘,有什么特殊意义,为什么如此重要?
问:您在《不离》的前言中提到,这本书只是法王部分教言的合集。我想知道您编辑这本书的思路,是如何汇集、筛选,最终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篇章?
我想代表所有人感谢堪布仁波切的此次前来,与我们面对面交流。也非常感谢扬森博士承担了临时翻译的工作。再次感谢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