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漫画 | 礼拜佛菩萨or照顾病号,何去何从?
编 前 语
《入行论》讲,仅仅产生要利益众生的想法,福德也胜过供养诸佛。为什么呢?因为诸佛菩萨一切的勇猛精进都是为了能够让老母有情获得安乐。以礼佛的名义将需要我们护持、照顾的受苦众生抛下不管,无疑是本末倒置的行为。阿底峡尊者说过:“照顾老人、病人和远来的客人与实修空性大悲藏没有差别。”
从前,有一位明勖法师,想到五台山拜见文殊菩萨。他到了五台山以后,遇到一个长相奇特的僧人,认为应该是文殊菩萨,就向他礼拜;那人也以为他是文殊菩萨,也向他礼拜。
两个人拜来拜去,结果才发现弄错了。后来他们结伴同行,一连三天形影不离。
有一天,他们来到东台顶,看到一座寺院,里面有几个出家人,可个个都很难看,气质不好,也没有什么威仪。
明勖生起了骄慢心,瞧不起这几位僧人,但天色已晚,也只好将就寄宿在这里了。
睡到半夜,那位跟他同行的僧人突然生病,而且一下子病得很严重,整个晚上呻吟不停,周身也散发出臭秽之气,令人难以近身。
这个僧人看自己的病好不了了,就对明勖说:“我病得这么重,本来有意陪你共同参拜,现在恐怕不行了。你先走吧!”
“可是你......”因为三天来的相处,明勖不忍心不管。
僧人坚持道:“别管我,朝圣要紧,你来这里是见文殊菩萨的,不是照顾我的,不是吗?”
“好吧,等我游访礼拜过菩萨后,再回来照顾你。”
他离开之后,才走了几步,忽然听到背后有声,回头一看,刚才的寺院、没威仪的僧众、卧病在床的病僧,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文殊菩萨冉冉腾空而去。他才猛然意识到,这些是菩萨试探自己。
明勖特别后悔,回去跟一个老和尚讲了自己的经历。老和尚告诉他:“你的过错有两点:一、看见面容不好、行仪较差的僧人,起了我慢之心;二、不该在友僧病重时舍弃他,只顾自己去朝圣。如此一来,文殊菩萨观察到你慈悲心不切,就‘远走高飞’了。”
核心所在,大悲普慈念
照顾病人、照顾父母、照顾可怜人,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所在,大家在修行中一定要切记。否则,很多人把修法当成终生最有意义的事,而饶益众生则认为毫不相干,即使有人做了,也是自己的一种爱好,不知道这与证悟一味一体,这样的话,大乘菩萨的精神就失去了。故我们的行为,应该像《华严经》中所说:“若见诸贫穷,老病众苦逼,无所归依者,大悲普慈念。”
公案:索达吉堪布宣讲《前行广释》第93课
绘画:学子设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