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零散收录 >> 此刻,我的内在发生了什么? Back

此刻,我的内在发生了什么?

平台君 静怡苑心灵乐园待迁入 2022-07-22


所以,观察我们的情绪像观察我们的思维一样重要吗?  


是的。你应该习惯这样问自己:“此刻,我内在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问题将会把你引向正确的方向。但是,请不要进行分析,观察就可以了。请将你的注意力集中于内在,并且去感觉情绪的能量。如果没有情绪存在,那么请更深地去关注你身体的内在能量场。这就是进入本体的大门。



奶奶:上次拍集体照,宝宝们把奶奶众星捧月地放在人中间,奶奶做出八字托腮pose时,也扪心自问过:“此刻你的内心处于什么状态呢?如果因为大家表现得很喜欢你,你就自鸣得意,那你爬出轮回泥潭的日子,恐怕还早得很哦。”要是缺乏对内心状态的观察,还指望群众更多点儿,被众心捧月得更久点儿,不断向外攀缘下去,会令我们陷入另一种隐形的追逐而不自知。因为对名表、名包、豪车的追逐可能还好识别,还能及时自我提醒:“清醒点吧,不要被这种东西牵着走啊!”但如果在所谓“度化众生”的过程中缺乏觉知,就更容易陷入自我膨胀的泥潭,这就完蛋了。

我们一定要知道,这辈子我们是要跳脱的,而不是继续沦陷的。所以,拍照的那一刻,我没有想什么,只是在看自己的心,看它处于什么状态,观察,但不分析。无论痛苦或开心,我们在任何时刻都应保持觉知,特别像奶奶这样容易被宠坏的人。

这个例子其实是文中所述原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如果我在那样的时刻洋洋得意,我就会质问自己:“我何德何能受到大家的拥戴呢?好多宝宝每天四点钟就起来做功课,我在他们的带动下才能勉强早起,这样一群精进得令我望其项背的人“混”在身边,我怎么还能不知天高地厚地自以为是呢?”

很多人都喜欢被人追捧,但我们得警惕各种令人沦陷的温床,千万不要被表象迷惑。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时刻看心处于何种状态,观察内在发生着什么:有情绪时,去观察情绪;没有情绪时,就看着当下的“没有情绪”。


当然,对此,不同传统也有不同说法。有的学修体系认为,当内心没有情绪时可以制造一个情绪,然后看着它,这也被一些人diss,他们认为,看着那个“空空如也”就好了嘛,“制造情绪”则是“脱裤子放屁”,完全没必要。很多人问:“我看着情绪时,情绪却消失了,怎么办呢?”答案我们已经知道了:你看着这个“情绪消失了”就好。所以,无论心处于正面情绪或负面情绪,哪怕没有情绪,我们都完全不是无事可干。

我们常常抱怨,某某事或某某人影响了自己的功课,其实,觉察到自己的心,外境根本无法对你造成任何影响,时时刻刻往里面走就好。“时时刻刻往里面走”也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了。

有人说,那我就什么都不做了,不做功课,不学专业,像猪一样吃吃睡睡呗。但是,这根本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向内下功夫,否则,顶多只是“模仿猪”,而千万别吹自己是在保持觉知哦。只有随时处于对心的观察状态,我们才能说自己在“保持觉知”。只有真正地做到保持觉知,我们也才敢说那种“数量不重要”的话哦。



宝宝:我以前的口头禅是“什么都是空的”,后来是以“三轮体空摄持”,之后是“无法言说的境界”、“没有能所”等等……哎呀,都是嘴上说说的。

奶奶:“保持觉知”是初修状态,“没有能所”是开悟者的境界,还要高级些啊。但某些人一接到妈妈的电话,就“身体紧缩”了,又怎么说呢?

宝宝:啊……这!

奶奶:刚才我们已经分析了,身体紧缩缘于情绪,而下意识的情绪和生理反应则缘于习气。情绪的来源本身就是烦恼,当产生恐惧等烦恼时,我们就不能说自己是“没有能所”的。因为造成恐惧的对境,以及恐惧本身已经对“你”的身体产生了影响,所以也谈不上什么以“三轮体空摄持”了。

学专业的人常常难免高估自己,比如有些宝宝的留言满是溢美之词,夸得人快上天了,但无论我们自我感觉多么良好,飘得多么高,有个方法可以检验我们的“境界”是否有水分:生活中任何人或事让你心生烦恼、身体紧缩,就证明我们还没进入状态,离跳脱还有着很长一段距离,还没真正通关呢。

奶奶经常这样观察自己,研究为什么身体会紧缩,为什么胸口会疼等等,但凡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反应,我就知道,自己一定没有跳脱出来。就算情绪还在,至少可以奚落自己一番:“哎,江湖人称‘奶奶’,好意思嘛?你最好在平台上写个检讨书,向全体人民昭告一下你今天的龌龊。”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善于观察自己的心,并培养揭露自己的勇气,除了故意演戏的高手以外,普通人遇到令自己生起恐惧等情绪的事情时,应该马上往里面观察:“为什么我的身体会紧缩呢?”我们也要反思一下,平时自己挺嘚瑟的,是不是牛吹得太凶了?否则怎么会原形毕露呢?

一开始,可能我们不适应,不习惯,但既然作为专业宝宝,我们内心对真理应该秉持一份真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以致用,才能不断进步,才不至于让自己飘得太高、太远,总是无法落地。









心灵乐园

充满烟火气的智慧小水滴


扫码关注

解锁更多智慧生活大礼包


更多智慧与生活内容分享

请移步

↓↓↓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