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原文(83) Back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原文(83)

求学之足迹 求学足迹 2021-05-20


全知无垢光尊者著

上师索达吉堪布译



丙四、修悲无量心之原因:

故当诚心而思维,愿以吾身及受用,

三世善根令诸众,瞬间远离一切苦。

诚心诚意深深思维:愿我的一切安乐与善根转移给众生从而使他们远离痛苦,恒时享受无量安乐。《般若八万颂》中云:“当修不同于一切声缘广大无量之悲心。”


丙五、修悲无量心之证相:

修习悲心之证相,无法堪忍众生苦。


从一个众生到一切众生之间修悲无量心达到修量时,对于别的众生遭受痛苦比自己遭受还难以忍受的心态会油然而生。


丙六、修悲无量心之入定与出定:


修有缘悲心的结座,修无缘悲心。

无缘悲心后入定,空悲双运为验相。


若详细观察悲心对境的众生,如同本无水而显现为水的阳焰一样无而显现。《三摩地王经》中云:“犹如春季正午时,干渴之人向前行,见到阳焰误认水,当知诸法亦复然。”


《宝鬘论》中云:“阳焰现似水,非水非真实,如是蕴似我,非我非真实,阳焰思谓水,是故往彼处,设执谓水无,此即愚痴者。如是似阳焰,世间说有无,此执乃愚昧,有痴不解脱。”


又云:“二者真实中,无有去来住,故世间涅槃,实有何差异?”复云:“是故诸佛说,无死甘露教,甚深离有无,当知乃特法。”


通过如是修行而了达诸法之自性,进而才是行持空性大悲双运之胜道。大悲与空性二者其中一者不具备也是歧途。


《道情歌集》中云:“何者离悲修空性,彼人未得殊胜道,相反仅仅修悲心,亦住轮回不解脱,何人二者能双运,轮回涅槃皆不住。”


丙七、修悲无量心之果:

果离损恼心堪能,成就本来清净性。


如是修悲无量心之果:获得无有损害之心,内心堪能,成就正等觉菩提。《胜藏经》中云:“修习大悲令心堪能,无有损害,获得为喜心所严饰之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