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若因果生灭,相续而不断,灭更不生故,因即为断灭。【每日一颂】《中论》
二十一观成坏品
庚二(破承许时间为果之生灭因——观成坏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宣说能害自性存在之理;二、遮破存在之能立。
壬二(遮破存在之能立)分二:一、破现量之能立;二、破比量之能立。
癸二(破比量之能立)分二:一、以无生而破;二、以太过而破。
子二(以太过而破)分三:一、宣说太过;二、破离过之答复;三、摄义。
丑二(破离过之答复)分二:一、对方观点;二、破彼之观点。
寅二(破彼之观点)分二:一、承许相续不能出常断二边;二、宣说相续无有自性。
卯一(承许相续不能出常断二边)分二:一、承许相续无实体堕入断边;二、承许相续有实体堕入常断二边。
辰一(承许相续无实体堕入断边):
若因果生灭,相续而不断,
灭更不生故,因即为断灭。
如果说因果生灭的相续连续不断,那么因灭了不再生起的缘故,因就成了断灭。
“相续而不断”一句,藏文的译本是“相续而轮回”。《显句论》和《中论释》中对“三有轮回”都说得比较明显。
中观宗驳曰:如果你们承许相续无实体,那么说因灭尽之后产生果就不合理。因为,既然因果之间并没有一个实有的相续来连接,那么因灭尽之后,就不可能重新产生。比如,前一刹那种子灭尽之后,如果没有相续连接,其本体在后一刹那就不可能复生。如果因灭尽之后没有产生,即原来存在,后来不存在,就会有断灭的过失。
◎相续本身不能成立
实际上,对方所谓的相续根本不存在,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认为相续存在于因果之外,即认为因果是由其自身以外的某个相续来连接,那么由可见不可得因就应该可以得到,然而根本得不到这样的相续。
如果认为相续在因果上存在,也不合理,可以观察,相续在因上存在,还是在果上存在?如果相续在因上存在,那么它与因是以能依所依的方式存在,还是以无二无别的方式存在?这样观察的时候,所谓的相续根本得不到。同样的道理,在果上也不可能得到。
如果说除了因和果以外,并没有相续,那么对方就违背了自己的承许,因为他们前面说,因果不会堕入两边,因为有一个叫相续的法存在之故。
◎假立的相续可以被承许
对方反问:虽然你们推出因灭果生的过程中不存在相续,但你们中观派自己不也是将因果安立在相续上吗?
答曰:虽然在有些经论中(比如《入菩萨行论·智慧品》等),我们也将因果安立在相续上,但我们所承许的相续与你们承许的并不同。你们承许因果、相续等一切万法都具有自性,如果具有自性,就永远不会改变;如果有改变,就不具实有自性,你们这样安立不可避免具有无数太过。而我们认为,因果、相续都无有真实自性,详细观察时,皆如梦幻泡影般了不可得;未详细观察时,因果可以在虚假的相续上安立,因此,我们没有常断之过。
在《中论》的前面,关于远离常断二边的道理,中观宗已经详细分析过。《中观庄严论》中也讲过遣除三种常断的方法。慈诚罗珠堪布的《中观根本慧论讲记》中对此也有详述,大家可以参阅。
◎中观应成派远离了三种常断见
关于常和断,一般有三种不同观点:
一、外道所持之常断见。比如,认为常有自在的我永远存在,此即堕入常边;如顺世外道一样,认为前后世、因果等完全不存在,皆无因而产生,此即堕入断边。这是较粗大的常见和断见。
二、有部、经部直至唯识宗之间所持的常断见。他们认为,无分微尘、阿赖耶等有些法的本体是实有的,以中观智慧来看,这是一种常见;他们认为,所有粗大的法或者遍计法在无分微尘或阿赖耶上不存在,并且诸法皆无常,刹那生灭,这样则堕入了断边,这是中等的常见和断见。
三、中观自续派所持之常断见,他们认为,诸法在名言中存在,在胜义中不存在,这是一种细微的常断见。
中观应成派远离了上述的上中下,或者粗中细三种常断执著,故而其观点无有丝毫过失。应成派就好似站在最高的山顶上,任何人以任何教理都无法破斥其观点,而他们却可以运用金刚般的理证智慧,摧毁其他一切宗派之见。
我们今生能值遇中观应成派的观点,应该生起欢喜之心,不管别人怎样讲,都要对这样远离常断二边的观点坚信不移,并在自相续中逐渐建立起中观正见,这一点非常重要!
◎融汇各宗之见
大家最好能把佛教当前主要宗派的观点结合起来,从理论上做一些分析。比如,汉传佛教的禅宗、净土宗,以及藏传佛教的各派,是怎么把佛陀二转和三转法轮的密意结合起来的。实际上,佛教各派的观点并不相违,他们都是诸佛菩萨为了方便利益众生而做的示现,每个教派当中都有调服烦恼、获得解脱的窍诀。如果我们有所了解,对自己的学修会有很大帮助。
总之,这一颂说明了,如果承许相续无自性,就会有堕入断边的过失。下面宣说,如果承认相续有自性,会有堕入常断二边的道理。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新版讲解
记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