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益西彭措堪布 >> 世上有比母爱更大的恩德吗? Back

世上有比母爱更大的恩德吗?


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

备忘录【闻法轨理】





建议在wifi环境下播放




三殊胜实修引导


14 

念世间恩


纽西·龙多丹毕尼玛尊者 讲授

阿格旺波尊者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发心 

首先

我们要具足第一个发心殊胜


大家这样来观想:

弟子我发心愿

把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

都摄持到三殊胜的轨道里

把他们安置在佛位


为此

我要尽心尽力地修学三殊胜


大家这样想:

自己一定要发起一个承担的心


因为

尽虚空界的有情

都没有住在三殊胜得不到佛果


所以

我们有责任把这个法承起来

在自身上一点点实行


为此

首先要听闻三殊胜的教法


Motivation


善心是从孝道开始的

前面我们学了知母,认识到一切有情都是自己的母亲后,接着就要念母恩。


这是每一个人必须经过的课程,不念母恩简直畜生都不如。其他世间知识不学也没关系,但对于发展内在菩提心的知识必须了解。


这会使我们自私自利、一心为己的恶劣相续里,开始有了善心的萌发。


善心是从孝道开始的,连母亲都不孝,还能发什么善心?


母亲是恩德最大的人,如果自己连一点点感恩报效的心都没有,那是非常恶劣的,因此要注重念恩。


念恩要从今生的母亲开始,这对你来说最熟悉了。


如何念恩呢?


要念世间恩、出世恩。


世间恩又要从四个方面来念,也就是母亲生我的恩,赐给我命的恩,给我财富的恩,教我世间知识的恩这四大恩德。


每个人应当按自己的历程来忆念,这里只说一个大的原则。


 

念母亲赐予身体之恩

念恩:特于今世之母,自从我漂泊中阴的寻香识入于大恩母胎时起,胎藏中护持九月十日,母亲轻视一切罪苦、恶言,且母身之精髓和饮食之精华经由脐道养育吾身。


修念恩时,首先缘着今世的母亲来修。


母恩浩大宏深,我们从前世飘泊中阴的最后一刹那,就入了大恩母亲胎藏里,是母亲赋予我们这一世的身体,所以先要思维母亲生我肉身的恩德。


如果没有母亲,我会一直在中阴里飘荡,非常惶恐、怖畏、无所归宿


当时特别想找一个住处,这时因为往昔的业缘,我投入了母亲的胎藏。


这要想到:我当时是一种没有色形的中阴身,入胎以后,和母亲体内的精血一和合,就取得今世的身体。


同时也要想到:那么一点羯罗蓝位的精血滴,是怎么出现这一世具足六根的健全身体呢?


这是十分不容易的。


它是母亲九个月零十天非常小心地护持才形成的母亲自从怀了我以后,她甘受一切恐惧、辛苦、罪苦、恶言,反正不顾一切,就是要保护好腹中的胎儿。


而且我们怎么长大的呢?


都是靠着母身精华的血和饮食的精华,经过脐道管带进入我的胎身里面逐渐孕育。


到了很多天以后,我才长成具有六根自性的身。


在呱呱堕地以后就来到了人世间。


这时母亲付出多少的苦,当要生产我的时候,经历非常大的恐惧,母子两人都像到了鬼门关一样,母亲忍着非常大的艰辛、痛疼,才把我生出来。


这就要知道,母亲费了多大的心血才造就我们这个身体,所以我们今生的一切都来源于母亲。


没有这个身体就没有这一世的一切,我们怎能不念恩呢?


这样昊天罔极的深恩怎能不报呢?


念母亲护命之恩


接着我们还要继续回想,从我诞生以后,母亲是怎么护我的命,然后在生活各方面养育的恩德,以及施舍财物的恩德,教世间知识的恩德,这一切都来源于母亲。


出生之时,是死亡的,气还没断,是存活的,头也抬不起,蔫蔫巴巴的,彼者是由大恩之母,要死的没让死、要烂的没让烂、要饥渴的没让饥渴。


且母亲心怀已生子的大欢喜,附以暖体十指捧玩,以慈爱之心抚育、以笑眼而视、以爱语而唤。


当我们降生的时候,说是死嘛,气还没有断,说是活嘛,头又抬不起,蔫蔫巴巴的。


这才知道,是母亲护持的恩德,我才有这一世的寿命。这时候如果母亲不照顾我,消不得两天就死掉了


要想到,我来到人世间是多么脆弱,毫无生存能力,是母亲的关怀该死的没让死、该烂的没让烂、该饥渴的没让饥渴。


她硬是用身体精华的乳汁来喂养我,用尽一切心力日夜呵护我,我才能有这条命。


而且母亲倾注的那份情,我们是没办法报达的,它比海还深,比山还高。


她生下我的时候,顾不得身上的痛,那是她一生中最喜悦的时刻。


她把我当成世界上无上的如意宝珠,抱在温暖的怀里,用十个手指捧着我,就像掌上明珠一样,倾注了全分的慈爱来抚育我。


她的每一个笑容、每一声爱语,都发自全心的慈爱。


像这样,在母亲的关怀照顾下,我才从一个小毛头逐渐长大。


因此我们要知道:哦!原来我来到人世间的时候,没有丝毫生存能力,是母亲那么浓的慈心昼夜不停地关怀、照顾、养育,才有我这条命的。


赐命的恩德是最大的,那么我们焉能不念恩、不报恩呢?


 

念母亲养育之恩


哺以最初饮食之甘甜乳汁、暖以第一衣裳之身体温热、授以口食之精华、衣以上好之裳,以手摸饥饱、用嘴喂养、用口吸鼻涕口痰、以手擦拭大便。


我来到这世上耗尽了母亲的心血。


我不能吃别的食物,要吃的就是母亲身体精华的乳汁。


自从养了我以后,母亲就逐渐变得衰老了。


所以,我的身体里淌着母亲的血,我的身体是由母亲乳汁滋润养育的。



而且母亲用她身体的暖热怀抱着我,这是我最初的衣裳。


当我开始能吃饭的时候,母亲给我吃的是最好的饮食


穿的是最漂亮的衣服。她时时用手轻轻抚着我的肚子,看一看她的宝贝是饥还是饱。


我们小时候非常脆弱,食物凉一点就会拉肚子,热一点就会被烫伤,所以母亲每一次都是把食物舔在嘴里,到了合适的温度,再一调羹一调羹地喂我们。


而且她根本不怕脏,用口吸鼻涕口痰,用手擦拭大便


谓十月怀胎、三年哺乳、推干就湿等,母亲倾注了很大的心血


我们小时候很多次在床上小便,母亲总是自己睡到尿湿的地方,把我推向干处。


在我生病的时候,母亲彻夜不眠地照顾,她非常担心我的健康。


像这样,我们要知道母亲养育的恩德。

 

念母亲教导世间知识恩德


不懂吃,教如何吃;不懂说,教如何说;不懂走,教如何走。

再要忆念母亲教导我们世间知识的恩德。


我们来到世间时是一种混沌无知的状况,对于人世间的各种基本生存和语言,都是不会的。


要知道,母亲充当我们生命中的第一老师,要晓得,没有母亲我们什么也不会。


基本的吃饭也是母亲教的。


我不知道怎么拿筷子,怎么拿碗,怎么用口去吃,是母亲在旁边示范教我,我们是跟着母亲才学会吃饭的


再说我们也不会说话。


母亲一直在我耳边暗示,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一直说:宝宝!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最开始启发我们说“妈妈、爸爸”。


像这样,我会开口的时候,母亲充满了欣慰,她的宝贝终于会说话了。


从说“妈妈”起,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地学,这样才会说一些基本的话。


我们的语言都是母亲的教导才学会的


到了我们身体稍微有一些能力的时候,开始会在床上爬,但我们不会走,也不知道怎样立起脚来。


如果没有母亲教,我们最多像狼孩一样在地上爬,还是不会走。


学行走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是母亲教我怎么走,她在旁边一直保护,一直看着。


她教我怎么两只手把住,能够扶着墙、扶着床走一点,她又鼓励我继续走,就是这样教我们走路。


最后,她试着放开我,让我自己开始走。当我的脚劲充足的时候就能独立走了,有母亲在旁边,自己就不怕。


我们是这样逐渐学会走路的。


这样,各种各样的知识都是母亲教给我们的。


就连穿衣服、穿鞋子、系鞋带也全是母亲教的。


我们甚至分不清左鞋右鞋,也不知道怎么伸胳膊、穿衣服、扣扣子、扎腰带等等,这些都是母亲教的。


不光这样,当我们稍微懂一点事的时候,母亲就教我们最重要的一些做人的知识。对上对下怎么称呼,怎么说恭敬的词。


再大一点,母亲给我讲很多故事,把各种人世间的美德教给我,让我辨别是好是坏


当我们有所过错的时候,母亲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想孩子不能造这些恶。


每当我们有一点善心或者做得好的时候,母亲会及时地给予鼓励。


像这样母亲教导我们世间知识,我们一生很多好的习惯、德行都来自母亲


念母亲赐予财物之恩


饥时予食、乏时施财、缺衣时予衣。


这也要知道,在我们成人以前,将近二十年里都是母亲一路照顾来的。


当我饿的时候,母亲很急,赶紧给我做饭。


当我在外没有很多营养的时候,一回家母亲就会做最好的饭菜来让我得到滋养。


她有了一点好吃的,自己舍不得,一直要留给孩子。


当我缺乏受用的时候,母亲总是省吃俭用,她就是要让孩子过得好一点。


无论是穿的衣服,用的书包、文具,上学的各种费用,总感觉自己的孩子不能比别人差,反正她能做得到的,都一心想要去做。


像这样,自从我上学以后,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等等,都是母亲在施舍给我财物。


这里面有多少辛劳、多少汗水、多少忍耐,十多年非常不容易。


直到我长大以后,母亲还在操心我的学、工作以及人生成家的大事。


她一直关怀,即便她已经衰老,仍然是念念不忘的。


这样就要知道,我们这些衣食受用、学费等等全是母亲心血换来的。


在世上有比这更大的恩德吗?


难道我们丝毫不念恩,只是一味地伸手索取吗?还嫌不够吗?难道我们连丝毫念恩的心、感恩的心都没有吗?


我们心里应当有一个惭愧,常常多想一想母亲的恩德。


以上是从世间方面念恩。





思考题

1、对于今世母亲赐修法所依身、生养、以及护命的恩德,结合自身情况数数忆念而生起欲报恩心。


2、对于今世母亲施财物、教世间知识的恩德,结合自身情况数数忆念而生起欲报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