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上师开示】佛陀的加持是周遍法界的,祈祷就会获加被 Back

【上师开示】佛陀的加持是周遍法界的,祈祷就会获加被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7-09-07


“摩尼宝”,据大乘《般若经》中记载,能遣除杂热、风、冷等诸病,同时可以满足众生所愿,赐予衣食资具等一切所需。有关论典中还说,当佛法隐没时,佛陀舍利沉入大海,化为如意宝,它在龙王脑中,有福报的人才能得到。一旦得到就用之不尽,对龙类也好、人类也好,能带来无量无边的利益。在初劫或人类具有福报时,如意宝就会出现于世,人们把它安置在胜幢的顶上,在其前面祈祷,如意宝即会赐予物质、财富、健康等一切暂时的所求。

 

“如意树”,是天界中因天人福分所感现的妙树,在极乐世界也有,三十三天也有。有些论典中说,初劫时因众生福报现前,当时每个人一降生,就出现一棵如意树,人们把树果和树味作为食物,树叶作为衣服,这棵如意树享之不尽、用之不完,实际上就是众生的生存来源,而且也能满足众生所愿。

 

如意宝与如意树,虽无有分别心,不会认为“今天来了一个贫穷可怜的众生,我一定要帮助他,满他的愿,否则我就名不符实了”,但众生福报等因缘积聚时,可以圆满祈求者的愿望。同样,圆满正等觉果位的佛陀,决不会有能取所取的任何分别念,但由于在因地时发了殊胜的愿,再加上众生的福报成熟,这两个因缘一聚合,就像阳光照耀世界时,莲花自然开启一样,无分别心的诸佛也能现身利益众生。如经云:“犹如阳光照,成熟莲花启,如是佛出世,成熟心得净。”佛陀出世遇到有缘众生,虽没有分别念“我今天帮助这个人,明天帮助那个人”,但因缘聚合的话,众生一定会得以清净的。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在佛陀面前祈祷,不管是佛在世也好、涅槃了也好,对每个众生都可以帮助,降下饶益之雨,这个过程是任运而无丝毫勤作的。不像有些医生,这边来个病人、那边来个病人,自己就手忙脚乱,“稍微你等一下、等一下,我马上就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阿弥陀佛早就忙得不可开交了,因为汉族人也祈祷他、藏族人也祈祷他,老年人也祈祷他、年轻人也祈祷他,这里往生一个、那里往生一个,他统统都要去管,是很辛苦的事情。

 

其实,佛陀利益众生,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虚空中有皎洁明月,只要地上有澄清的水器,月影就会在水器中映现。月亮没有掉下来,水器也没有到天上去,但因缘具足时,每个水器中都有一个完整无缺的月影。同理,佛陀的加持是周遍法界的,只要我们信心和善根具足,谁祈祷,谁就会获得佛陀的不断加被,佛陀用不着有什么分别心。《入中论》也说:“此寂灭身无分别,如如意树摩尼珠,众生未空常利世,离戏论者始能见。”佛陀尽管已远离能所二取,但就像如意宝和如意树一样,乃至轮回未空之际,都可以在众生面前显现而度化。当然,这只有远离戏论的圣者才能现见。比如说,得地菩萨没有戏论,可以见到佛陀的报身;而我们有戏论的众生,只能见到色身中的化身这一部分。

 

所以,佛陀不会有勤作,也不会有分别,但没有分别并不代表不能利益众生。《宝性论》云:“如如意宝无分别,无勤赐予所求物,能仁无勤应众机,利他恒住三有中。”如意宝没有分别念,但可无勤赐予一切所求,同样,大慈大悲的能仁佛陀没有勤作,但可根据众生的不同根基在其面前示现,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宝性论》中还以帝释天、天鼓、大地、虚空等九种比喻,说明了佛陀虽远离分别,但度生事业永不间断的事实。

 

因此,大家应该对此道理生起信心,明白佛陀虽安住法界中,但不管是阿弥陀佛还是释迦牟尼佛,都不像我们人一样,整天忙来忙去,由于因地时发了度化无量众生的愿,所以果地时可任运自成地利益众生。

 

当然,众生自己不祈祷、不靠近的话,佛陀也是无缘度化的。这里我用一个比喻,虽然不太好听,但意思比较贴切。比如说我们去机场,在卫生间中洗手时,手一靠近水龙头,水就自然流出来,如果没有靠近,一滴水也不会有。同样,我们对佛陀祈祷的话,加持便会融入自己的心,而倘若没有祈祷,甚至对佛生邪见,你的相续不可能得以成熟。

 

因此,我经常要求大家祈祷佛陀,佛陀与我们之间,是依靠传承上师来连接的。在所有的传承上师中,我自己认为应该多祈祷法王如意宝。法王的名称中就有“如意宝”,他老人家也说过:“谁叫我如意宝的话,我能对他起到如意宝的作用。”所以,若常祈祷法王如意宝,一定会获得智慧和悲心。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大家对无常一定要提起重视,不应该在口头上,口头上任何人都说得来,应该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深刻的认识,在实际行动当中时刻都要做到,这样一来,你的修行肯定会成功的。


——索达吉堪布

本月藏历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 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