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学子 >>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35课-隐藏窍诀&名词解释 Back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35课-隐藏窍诀&名词解释

隐藏窍诀


简略介绍九乘次第


(一)何为“乘”


“乘”的意思是车辆,这是进化或修行的工具。


(二)佛法通常分为三乘


即小乘、大乘、金刚乘。小乘为修道的基础,继之以大乘,开展觉悟之旅的视野。金刚乘是大乘的特殊法门,让行者即身成佛。


(三)宁玛派把小乘、大乘、金刚乘又进一步分成九乘


1、三经续因乘

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前二者合称小乘,后者又称大乘。


2、六密续果乘:三外密、三内密

(1)内外密中的详细分类

A. 三外密包括事密、行密、瑜伽密

B. 三内密包括玛哈瑜伽、阿努瑜珈乘、阿底瑜珈乘

(2)内外密的区别之处

A. 二谛区隔

a. 在外密续的修行中,二谛仍然有区别,而且是次第修,并非同时修。

b. 内密续的修行,从一开始就把二谛视为不可分离。敦珠仁波切说:……行者体证本觉(智),这是方便和智慧的完全统一,也就是世俗谛和胜义谛的统一。透过本觉的显现,像烦恼和苦之类应予舍离的世间法,由于方便的施设,都被用来当做修道的一部分。但这不是鼓励烦恼心的生起,而是不必刻意“舍离”烦恼,它们就被本觉自动所超越了。

B. 修行上

a.在外密续中,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是分开修的。

b.在内密续中,二种次第是合为一体来修的。因为显相和空性的不可分离性,所以把自己观想成本尊,住心于本尊的金刚三昧(自身清净本性的金刚庄严)。随后,行者将此显相化归空性,住于心性的净觉。

(3)三内密的关系

事实上,三密续是互相交涉的,玛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的安立,只是为着突显彼此的重点不同。玛哈瑜伽的特色是生起次第,阿努瑜伽的特色是圆满次第,阿底瑜伽的特色是于一切法体证空性。不过,三密续皆有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和大圆满(无上)次第。

A.玛哈瑜伽(内密续的第一乘)的中心是生起次第,强调以观想的清晰和准确为方便。生起次第包含三方面,称为“三三摩地”。“玛哈瑜伽的要义,就是要视一切显相为本尊,一切声音为真言,一切心念为法身。这是无上道,行者可以藉此证得佛的一切身语意清净行。”

B.阿努瑜伽的中心是圆满次第,强调脉、气、明点的内在瑜伽。对于本尊的观想,是即时生起的,不像玛哈瑜伽是透过次第生起。在它们的相对显相中,一切现象都被视为男性本初佛普贤王如来的坛城,这是当下成就的坛城。在它们的绝对性中,它们被视为女性本初佛普贤后如来的坛城,这是本初空性的坛城。了悟一切现象都平等住于这二个坛城的统一之中,不分不合,便是大乐坛城(菩提心坛城)的证得。

C. 大圆满阿底瑜伽的教法源自本初佛普贤王如来。大圆满的根本是六百四十万颂,实际的密续有二万二千。大圆满可以分成三部:心部、界部、口诀部。心部是诸密续,界部是密续的分类,口诀部是上师的经验教授。


3、大圆满的传承

(1)由法身佛普贤王如来传给报身佛──五佛族和普贤王如来的化身金刚萨埵。这是心直传。如来密意传主要是佛和佛之间的传法方式。

(2)传无上密于人间的第一位祖师俱生喜金刚(极喜金刚)传文殊师利友、吉祥狮子和智经,称为持明的相传,后由莲花生、无垢友、遍照护传于西藏。从莲花生以下,称为口传。


4、大圆满与其他乘

(1)小乘的修行法是以不伤害众生为基础;大乘除了不伤害众生之外,还加上菩提心和利益众生的愿望;金刚乘吸收小乘和大乘的菁华见解,而戴上净观的冠冕,是一种视万法皆清净的究竟果位修持方法。

(2)敦珠仁波切常常提到毒草的故事,说明各种法门:毒草象征烦恼或染污心。一群人发现他们的后院长出一株毒草,知道非常危险,所以开始感到痛苦,想把草砍掉。这是出离的法门,有如小乘去除我执和烦恼。另外一群人来到,知道毒草危险,但砍掉毒草并不够,因为它的根还会再长出芽来,所以他们就在根部撒炽热的灰,浇滚烫的水,防止毒草春风吹又生。这是大乘的法门,以证空性对治无明(我执和烦恼的根)。另一群出现的人是医生,看到毒草时并不害怕,反而很高兴,因为这正是他们找了好久的毒草。他们知道如何转毒为药,而不是把毒草摧毁。这是金刚乘的密续法门,不舍弃烦恼,反而利用转化的力量,把烦恼的能量用来开悟。最后,一只孔雀飞过来,看到毒草就高兴得跳舞。它立刻把毒草吃光,转成美丽的羽毛。西藏人传说,孔雀是因为吃了某种特别的毒草,才变得那么漂亮。孔雀的天性能够吃毒,并且可以藉着毒而兴旺;所以它不必转化毒,而是直接吃下毒。孔雀代表大圆满,这是自我解脱道,一切九乘的果和精华。


参考资料:《宁玛派的九乘佛法介绍(索甲仁波切)》《前行广释.生西法师辅导》等等

幕布链接:https://mubu.com/doc/3SbMp1NqU0


编写师兄:定解B18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6135-定解B181-008


名词解释


原文:补特伽罗耳传,即口耳相传,汉传佛教也是如此传承下来的。

补特伽罗

是梵文译音,即人。依附五蕴命名为人,为士夫,为有情众生。汉文亦译作数取趣。指人不断流转六趣而言。其身心中所有功德过失,时增时减,数数聚散,故名数取趣。

——《藏传佛教格鲁派史略》


原文:为了让大家了解这一点,在讲《前行》的过程中,很多道理及名相,我都是结合汉传佛教的教理来解释的,从开头到现在,都是如此。

名相

假有三法全具备者,成为心、名、用等名言三法所行对境,如云:所知、实事及瓶,皆是名相。

——《佛学名相》


原文:无上密法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释迦牟尼佛显现为金刚持的形象,亲口宣说的,像《时轮金刚》、《密集金刚》等众多法要

金刚持

梵语“伐折罗陀罗”,诸佛共主,释迦牟尼佛演说密乘法门时所现的身相。

 ——《白玛邓登尊者传》


原文:我趣涅槃后,二十八年时,三十三天处,教主胜心天,降临于人间;赡洲东方隅,人中具缘种,名为国王匝,出现祥预兆;扎谢坚山上,金刚手现前,传授五圣贤,罗刹境主(莲花生大士)等。

三十三天

梵语,忉利天Trayastriṁśa,译作三十三天。为欲界之第二天在须弥山顶上。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故合成三十三天也。

——《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金刚手

又称执金刚菩萨、秘密主菩萨、金刚手药叉将。广指执持金刚杵之菩萨、亦特用以称密迹金刚力士。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原文:有大德说,此处的罗刹境主,就是对莲花生大士的授记,因为莲师后来的确成为了罗刹国的境主。

罗刹国

食人恶鬼的住处,在大海之中。

——《佛学常见辞汇》 (陈义孝 编)


原文:结果所有善逝劝请密主金刚手道:“密主金刚汝谛听,昔日誓甲岂舍弃?不知世间痛苦欤?汝以悲心降人间,当除世间之忧苦。”

善逝

如来十号之一,善是好,逝是去,佛修正道,入涅槃,向好的去处而去,故号“善逝”。

——《佛学常见辞汇》 (陈义孝 编)


原文:第四个梦境,预示着将以自然大圆满的甘露水遣除烦恼的酷热,并且弘扬无勤任运自成大圆满之果乘

果乘

密乘之中,现前即以果位坛场,本尊及其受用资具等作为道用,故称密乘为果乘。

——《藏汉佛学词典》


原文:为了让未证悟此义的人证悟,我还是要运用词句诠表、解释密法的窍诀,相应救度那些有缘的瑜伽行者。

诠表

诠,乃从正面作肯定之表述,以显示事物自身之属性;表,谓显其所是。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原文:……听受了稀有佛法精华无勤自然密意、超越因果的法门——阿底约嘎的意义 ,断除了增益

增益

即捏造、虚构、以无为有。

——《藏传佛教格鲁派史略》


原文:待长至7岁时,他请求母亲允许自己与班智达辩论。结果在与五百班智达辩论过程中,他的提问,班智达们无人能答

班智达

古印度的一种学位,精通十明学的学者能获此学位。

——《涌莲藏真》


原文:在他登基之时,密主金刚手尊者亲自降临,在时际刹那中,完整传授给他王权圆满宝瓶灌顶等所有灌顶、九界二万卷等所有续部窍诀,并赐予极喜金刚成为教主的灌顶。

时际刹那

《对法论》中所说健壮男子一弹指顷的六十五分之一。

——《藏汉佛学词典》


      编写师兄:定解B15

审核师兄:定解B09

档案编号B06135-定解B15-004

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