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愿文大疏释》54 * 甘露丸
不忘忆念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我曾经多次向大家强调:平时要经常忆念、祈祷阿弥陀佛,每天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都要顶礼阿弥陀佛,有了这种长期的串习,临终时才能很容易地忆念和祈祷阿弥陀佛。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我的要求。虽然每尊佛都有加持力,祈祷东方不动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都有功德,但由于因地的不共愿力,西方阿弥陀佛在接引往生净土上有不共的能力,所以道友们应一心忆念和祈祷阿弥陀佛。法王如意宝曾说:“我们在临终时不能一会儿想宝髻佛,一会儿想药师佛,虽然每尊佛都非常好,但如果自己想得太多,则很难一心专注,这对解脱反而不利。”
死亡何时到来是说不准的,有些人因疾病而慢慢死去,而有些人则突然死去,因此,从现在起大家就要为死亡做好准备,随时随地都应该有这样的念头:如果死亡突然降临,我一定不能忘记阿弥陀佛!心的力量不可思议,如果经常这样作意,死亡来临时就能想起阿弥陀佛,这样就能顺利往生到清净刹土。大家对此不要有任何怀疑。全知麦彭仁波切曾说过:在临死或中阴时,只要不忘忆念佛陀,仅以此也能往生清净刹土。
每个修行人都应对解脱有一定的把握。这次我在传讲净土法时也经常想,如果道友们都知道临终时如何祈祷阿弥陀佛,对临终也提前有所准备,那该多好啊!现在我为大家传授了这方面的教言,能否依之获得解脱就看各人的努力了。
修行人应谨慎取舍因果
要往生清净刹土,除了精进修持往生法外,还要谨慎取舍因果。最近我们正在讲十不善业,学习这些道理后,每个人都应反省,看自己有没有造过这些恶业。我问过很多出家人,他们都说以前造过许多恶业,身处寂静处的出家人尚且如此,在红尘里打滚的在家人就更不用说了。人贵有自知之明,雨果曾说:如果一个人不了解自己,就根本谈不上了解别人。所以大家很有必要认识自己。静下来时要想一想:我来到世间几十年了,在这几十年里,造的善业有多少?造的恶业有多少?如果今天离开世间,我是往生清净刹土还是堕入恶趣?有智慧的人会考虑自己的未来,而没有智慧的人过一天算一天,从不考虑未来,道友们应该做有智慧的人。
现在我们学习的道理非常殊胜,如果汉地的佛友能借鉴这些藏传佛教的理论和窍诀,自己的修行一定会更加圆满。因此,希望大家重视这部藏传净土法。一部法传讲完后想再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大家要抓住当下,每堂课都要认真对待。为了让你们得到利益,我也尽力讲好每一堂课,基本上每堂课都讲一个小时。众生的业惑如是深厚,如果没有把佛法中的很多道理介绍给大家,每天只是讲几句开示,虽然我讲起来很轻松,你们听起来也很舒服,但对大多数人不一定起作用。一天讲闻一个小时的佛法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学院常住的人连续听三个小时的课都很正常,但有些刚学佛的人听一个小时的课就坐不住了——一会儿坐着,一会儿跪着,一会儿站着,要换许多种姿势。这也是心不专注的一种表现,如果自己的心专注在法义上,身体应该不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
观察自己依止的人
依止恶友的结局非常可怕。道友们应观察自己依止的人,看他是不是对上师三宝有信心,是不是喜欢闻思修行,如果发现并非如此,那即便他能说会道,表面上也能装模作样,也不应依止他,否则最终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慎重对待语言
有智慧的人一定要慎重对待语言。人的语言是非常微妙的,只要加上一点点分别念,就可以赋予语言许多内容,并且能直接改变事实的真相。现在很多人之间不和合,就是某些人的语言造成的,因此人的语言一定要真实。麦彭仁波切也说,一个人说话一定要公平正直,不能有虚妄狡诈的成分。大家在学习这些道理后,一方面自己说话要公平、正直,如果以前说过离间语,一定要发露忏悔,以后再不做挑拨离间,另一方面,听到别人的语言也不能轻信,要反复观察再作决定。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的大人物,更要特别注意别人的语言,否则很容易被人利用。以前法王如意宝也说过,当听到别人的话时,不能完全不相信,也不能轻易相信,要经过再三观察再下结论。
现在的人心非常复杂,不要说不学佛的世间人,很多所谓的佛教徒也是如此,虽然表面上在学佛,但只是外在的形象有所改变,相续中的坏习气一点都没改,和别人打交道时还是世间的那一套。这些人要注意了,既然已经学了佛,就要有一个大的转变,若像有些禅宗和大圆满的祖师那样,修行一两天就大彻大悟,完全变成另一种人,这对末法时代的凡夫很困难,但最起码也要以所学之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言行。
不轻信谗言
一般来讲,没有头脑的人容易被离间语搞破关系,而品行高尚之人不会轻易随着谗言跑,如登地的菩萨和世间智慧比较圆满的人就不会被谗言所动摇。如果对那些有智慧的人挑拨离间,不但不会成功,反而会自取灭亡。……佛陀以此告诫弟子:旁生尚且不应离间,更何况是人,所以不要轻信他人的谗言。
话说回来,一个人如果不轻信谗言,则能与朋友和睦相处。在任何团体里,每个人都不要说是非,也不要轻易相信是非,这样整个团体才会有和合的气氛,这个团体的事业才会成功。世间人常说“家和万事兴”,如果一家人和合,一切事业都会兴旺发达,相反,如果一家人不和合,这家人的事业就不会成功。弘法利生也是如此,如果大家团结和合,每个人都心情愉快,那任何事情都很容易成办,如果大家矛盾重重,连一些很小的事情都处理不好,搞得所有的人痛苦万分,以这样的心态怎么去帮助众生,怎么去弘扬佛法呢?
应断除离间语
大家要认识到离间语的过患。《正法念处经》中说:“若人乐作恶,彼常两舌说。”有些无所事事、喜欢造恶的人特别爱说离间语,到这个人面前说一些话,又到另一个人面前说一些话,这种人的行径非常卑劣。这些人现在说别人的离间语,将来果报成熟时也会被别人说离间语。在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不管到哪里,总是与别人合不拢,有时候被“撞鼻子”,有时候被“撞耳朵”,原因就是从前离间语说得太多了。
在说离间语的人里面,有一些是明知故犯,这种人是没办法挽救的,而大多数人则是因为不懂佛法所致,因此现在的人们非常需要学习佛法。现在佛法的确很衰微,很多地方没有寺庙,即使有一些寺庙,也是外道的神庙,里面供的是各种鬼神,所以很多地方的人们都不懂佛法。希望各位道友今后大力弘扬佛法,改变大众不懂佛法的现状,如果人们能懂一些基本的佛法,他们说话做事也不至于如此荒唐。
离间语有无量的过患,而断除离间语则有与其相反的无量功德,如:生生世世能值遇善友,与亲友情意稳固,谁也无法使之关系破裂,等等。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说,断除离间语有四种功德;《十善业道经》中说,断除离间语有五种功德;《正法念处经》中说:“若人舍两舌,彼人常坚密。”佛经中还说:“恒时若断除,离间拆散友,喜爱调和者,彼人生善趣。”(各经所载功德请参见法本或笔记)
这样就可以避免说离间语
了知离间语的过患和断除离间语的功德后,有智慧的人就不应该再说离间语了,如果烦恼现前,想说离间语时,要像《入行论》所说的那样——“如树应安住”。不仅自己不说离间语,当别人向自己说离间语时,也应“如树应安住”——既不反对他,也不赞同他,这样对方也就对你无可奈何了。寂天菩萨的这个教言很好,可惜很多道友遇事却不会用,轻易就被别人离间了。今后大家要注意了,如果有人对你说悄悄话:“这个人对你不好”、“那个人对你做了什么”……那时一定要用上这个教言,一定要像大树那样安住。
造过这些恶语要忏悔
恶语是指刺伤、扰乱他人心的语言。俗话说“虽无箭尖利刃语,亦能刺入人心间”,意思是,虽然没有刀箭那样尖锐的顶部,但是伤害人的恶语能深深刺入人心。
具体而言,恶语有哪些呢?下面这些都属于恶语:“杀死你”、“打倒你”、“消灭你”等难听的语言;“你是狡诈者”、“你是盗贼”、“你是屠夫”、“你是妓女”、“你是乞丐”等指责种姓过失的语言;“你家世恶劣”等指责家族过失的语言;“你的父辈世世代代都如何造恶业”等揭露罪业的语言;“你是破戒者”、“你是破誓言者”等加以谴责的语言;“聋子”、“瞎子”、“哑巴”、“小矮子”、“大个子”、“大胖子”等指出身体缺陷的语言;“你的脸像狮子脸一样”、“你的声音像狗叫一样”等用旁生比喻人的语言;无中生有、捏造抹杀的语言。诸如此类都属于恶语。此外,在《大方等大集经》中也讲了六十四种恶语,大家可自行翻阅。
现在的社会非常颠倒,说善语的人非常少,说恶语的人非常多。有些人不以骂人为耻,反以骂人为荣……这些人真是没事干,纯粹是在造恶业!还有些人特别会骂人,表面上看好像不是骂人,实际上是转弯抹角地骂人。很多愚人还很佩服那些会骂人的人。其实,人生如此短暂,没必要用无比珍贵的人身造恶业。佛陀在《正法念处经》中说:“人命不久住,犹如拍手声,人身不如法,愚痴空过世。”人生就像拍手发出的声音一样短暂,一个人不会在世间长住,如果在世时尽做不如法之事,这样愚痴空过一生就太可惜了。这个教言非常殊胜。可惜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以造恶业而唐捐了宝贵的人身。
有些人骂人已经成习惯了,一开口就是脏话,甚至自己明明是在骂人,还不认为自己在骂人。有些出家人也是如此,也许是天生的素质太差,也许是与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一不高兴就对别人破口大骂。这些人的过失非常大,一定要好好忏悔。
有些佛教徒好的学不会,不好的一学就会:说好话时连一句符合正理的话也说不出来,连一个教证也背不会,可是说恶语时就像打开宝藏一样,什么难听的话都会讲,甚至连世间人说不出的脏话都能说出来。这样非常不好。一个人的语言会影响别人对他的看法。希望大家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要说那些有损自己形象的语言。对于那些爱骂人的人来说,应该下决心改掉这种恶习。希望道友们也下一番工夫,尽量断除骂人的坏习惯。
在说恶语之中,根据对境不同,其过患也有大小的差别。其中,极重恶语是指诋毁佛像、佛塔,或者对佛菩萨、比丘、沙弥、上师、父母说粗语。此外,对破戒的比丘、沙弥或者在家男女进行恶语中伤过失也非常大,甚至对旁生说“断角”、“跛足”等恶语也有过失。
如何对待说自己的恶语
人的语言的确很可怕,有时候一句伤人的话就会让别人一辈子忘不了。不过对修行人来说,则要尽量忘记别人对自己说的恶语。我在讲《二规教言论》、《弟子规》时曾说过:对于恶法要尽快忘掉,对于善法则要牢记在心。有些人在坏事方面记性特别好,好像有不忘陀罗尼一样,五六年前被别人骂过一句,现在还铭记于心;可是在背诵经论时记忆力却非常差,好不容易背了一个教证,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这样不是很好。
这种情境可以恶语
上师在传授窍诀教言时,为了调伏弟子的相续说粗语是合理的。阿底峡尊者说:“殊胜上师为揭露罪恶,殊胜窍诀为击中要害。”意思是,殊胜的上师要直截了当地指出弟子的过失,殊胜的窍诀要一针见血地击中要害。所以,大家在课堂上听到上师批评的语言时,要想到:上师批评的不是别人,上师的每句话都是针对我的,今后我一定要改正!如果有这样的想法,上师的苦口忠言就没白废。
大家要切记:只有上师才有资格指出弟子的过失,倘若不是上师,即使别人有错也不能轻易揭露,否则会激怒对方。而且,上师也必须是为了帮助弟子才能说过失,如果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说过失也是不合理的。所以大家在这方面要特别小心。当然,如果自己真正具有悲心,指出别人的过失也是可以的,这就像在无有自私心的前提下,父母为了孩子,老师为了学生,都可以说他们的过失。
弟子如何面对上师的批评
本来,有些上师出于好心批评弟子,可是有些弟子却体会不到上师的用心,不但不接受上师的批评,反而觉得:上师今天批评我,肯定是那个人在背后打小报告。如果有这样的心态,那真的是辜负了上师的一片苦心。所以,做为弟子,应该虚心接受上师的批评。而且,如果上师是成就者,他的任何批评和攻击都有殊胜的密意,只要弟子有信心,就会从中得到加持。以前蒋扬钦哲旺波尊者有一个叫卡美的弟子,他是一位堪布。一次,卡美堪布和上师在一个湖边,由于他说话不小心,上师显现上很不高兴,捡起一块石头就打他。卡美堪布向前逃跑,上师在后面不断地用石头打,最后他逃到冰冷的湖中,上师又扔了几块石头才停手。本来卡美堪布的身体很不好,从那以后,他的身体就逐渐好了。到了一百一十二岁时,他回忆道:“因为上师当时用石头作加持,我才能活到这个年龄,而且身体依然健康。”他在一首赞歌里说:“来自上师的一块石头,远比来自凡夫的一块金子殊胜;来自上师的一句呵斥,远比来自凡夫的长篇赞美更珍贵。”
恶语当断除
造成恶语的因缘有哪些呢?主要有二:一是心中产生烦恼,二是口中言说粗恶的语言,这两种因缘和合时就会造下恶语之业。《诸法集要经》中说:“舌如彼炽火,心则如其薪,恶言如猛焰,焚烧诸众生。”意思是说,人的舌头就像燃烧的火一样,不调柔的恶心就像薪柴一样,这两个因缘聚合的时候,就会出现焚毁众生的恶语猛火。
在宣说恶语方面,无论自己说还是煽动他人说,果报是完全相同的。说恶语的等起主要是嗔恨心,也有以其他烦恼而说的。恶语的果报都是不悦意的。其异熟果是堕入三恶趣,如《正法念处经》云:“常说善妙语,舍离垢恶语,垢恶语污人,能令到地狱。”其感受等流果、同行等流果亦不妙:即便得到人身,也将转生于恶劣的环境,听不到一句悦耳之语,恒时心情烦躁,遭受众人的憎恨,经常担惊受怕,犹如野兽一样忐忑不安,经常遇到恶友,而且生生世世喜欢口出恶言。
看看恶语的这些果报,每个人确实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了!现在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恶语有如此可怕的果报,经常破口骂人,不但不以骂人为耻,还以为自己口齿伶俐,非常了不起。这些人非常需要学习口业的道理,要认清什么是恶语、离间语、绮语、妄语,并对这些口业的过患有深刻的认识,这才有可能改正从前的恶行。否则,活在世上没有做有意义的事,反而每天不断造恶业,那就太可怜了。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