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索达吉堪布】行持六度的重要性(附殊胜日提醒) Back

【索达吉堪布】行持六度的重要性(附殊胜日提醒)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8-03-01



2018年3月1日,农历正月十四。

密勒日巴尊者圆寂日

千劫佛节日


在线供佛:

http://www.zhibeifw.com/zxlf/



施戒安忍精进禅,

如是无量智慧度,

圆满趋向有海岸,

成就如来正等觉。

六波罗蜜多涵摄一切大乘道,除此以外,别无其他可行持的。

 

作为凡夫人,真正圆满六波罗蜜多不太可能。就像《十地经》和《入中论》中所说,布施度圆满是一地菩萨,以此类推,直至智慧度圆满的六地菩萨,才算是圆满六波罗蜜多。我们很难领悟那种境界,尽管如此,在因地时也可以尽力效仿,随行修学。

 

行持六度时,皆要以菩提心摄持,最后回向给一切众生,否则,就成了世间善根或者随解脱分的小乘善根。

 

布施度:所谓布施,是指将拥有的一切给众生,以斩断对我所的贪执。它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自己的身体、受用、财产甚至家人,都应该布施给众生,不过这是很难做到的。有些人认为布施很简单,但实际上,你对财富有我所执,对家人也特别执著,不要说布施,别人看一眼也不高兴,像佛陀因地时那样割舍一切,我们凡夫人是望尘莫及的。

 

持戒度:指制止恶行、行持善法的一种心,包括禁恶行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其宗旨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行持一切善法,制止一切恶行,尤其从大乘的角度来讲,还要加上“利益一切众生”。真正的持戒度,是通过守持净戒来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而不扰乱任何一个众生。

 

安忍度:在各种违缘面前,心不脆弱,不容易畏缩。它分为安受苦忍、耐怨害忍、谛察法忍。

 

安受苦忍:为了成就正法,不顾一切艰难困苦。比如在修行过程中,不管自己身体不好,还是听法天气不好,面对种种违缘时,内心坚强不屈,一点也不退缩。耐怨害忍:怨敌当面或暗中伤害你,你不会对他们满怀嗔怒,随忿恨的心态所转。包括有些道友在发心过程中,他人经常无理取闹、无端挑衅,你也能完全接受。谛察法忍:听闻甚深的空性实相或者广大的大乘行为时,自己不生丝毫邪见。这几种安忍,若没有殊胜的善根和缘分,自己很容易退失。

 

四、精进度:对行持善法极其欢喜,即精进的本体。无论积累有缘福德资粮还是无缘智慧资粮,都离不开精进,否则一切功德无法增上。月称论师也说:“功德皆随精进行,福慧二种资粮因。”

 

且不说成就菩提,仅仅是世间的事情,没有精进也办不成。有些人浑浑噩噩、懒惰昏沉,一天到晚消磨时光,连自己的吃住都难解决,什么实义都没有。因此,大家不要懒惰,早上起早一点,晚上睡晚一点,平时不要特别散乱,一定要做对自他解脱有意义的事情。

 

五、禅定度:心一直专注于善法,就是禅定的本体。它分为世间静虑、出世间静虑两种。禅定是解脱之因。禅定是增长善根的根本因,如果心不静下来,一切善法不可能成就。大家有时间的话,也应该将心安住下来,无始以来一直随分别妄念而流转轮回,饱受痛苦,如果现在还不停止,何时才能脱离生死大海呢?

 

六、智慧度:能辨别万法的真相,就是智慧的本体。它分为闻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或者胜义与世俗两大智慧。

 

佛陀在因地修行时发现,只行持这六度已经足够了,多则不必,缺则不可。作为修行人,这六度必须要圆满,如此方能离开三有大海,到达解脱彼岸。因此,我们发大乘菩提心的人,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行持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若能如此,终有一天会抵达彼岸,获得如来如海圆满的妙相和功德。

 

六度所感的果报,《善戒经》说:“一施感富,二戒感具色,三忍感力,四进感寿,五禅感安,六智感辩。”其中智慧度最为重要,三世诸佛皆依此而获菩提果,《心经》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行持善法的过程中,需要明白六度的重要性。平时持戒也好、布施也好,一定要以菩提心摄持,哪怕布施一块钱给可怜的乞丐,前面也要有发心,中间有个好心好意的心态,不要侮辱他或蔑视他,最后以大乘回向来摄持,这样一来,依靠六度之因,将来可成就二身(色身和法身)之果。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亲友书讲记》


索达吉堪布网络开示通知

北京时间2018年3月1日(周四)晚19点30分-21点30分,索达吉堪布将通过网络做开示,传授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观宝鬘论颂》的传承并做相关讲解。因缘殊胜,欢迎大家积极参加闻法。


中文直播

http://www.v1.cn/zt/fojiao.shtml 

YY直播

房间号:78569736; 72383501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作为一个修行人,要想修行成功,务必要聚合方方面面的因缘:一、对轮回生起厌离心;二、对众生生起大悲心;三、对一切法观清净心;四、对同行道友观悲悯心;五、对上师起恭敬心。具足这几点关要,就能轻而易举获得成就。


-索达吉堪布



本月藏历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