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周五菩提暖心电台】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情绪问题(附电台音频) Back

【周五菩提暖心电台】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情绪问题(附电台音频)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9-06-07


智者纵历苦,

不乱心澄明。


每个人都希求幸福的生活,但生活中我们却存在许多的情绪问题。很多人因为情绪没有很好地调整,因此产生了很多诸如无聊、浮躁、孤独等情绪,乃至抑郁症等各种不正常的心态。那么如何对心态进行调整呢?


首先,我们任何一个人的心态,如果特别痛苦,或者生嗔恨心,也就是愤怒的心——实际上这种心态很多都是心胸狭窄导致的。大乘佛教当中有一种叫作慈悲观,慈悲观也就是一种包容,可以说是放大自己心量的一种心态。在这种心态面前,我们个人遇到的,不管是大的痛苦,还是小的痛苦,实际上都非常渺小。所以,慈悲观是能解决许许多多世间情绪问题的最好的一个妙药。


没有修这种慈悲观的时候,可能你身边发生的很多事情你看不惯,甚至觉得很讨厌,但是一旦有了这种慈悲心,你不但不讨厌它,而且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悲愍心,想帮助他。比如有一个小孩,他如果特别调皮的话,可能大家都很起厌烦心,但如果把他当作是自己的孩子,认为是“我的孩子”,这个时候,即使他有点调皮,但是你会教他的,不会抛弃他,不会去驱逐他的。


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智慧的方法来调整情绪。我们对外境的不管是极度的贪婪还是极度的嗔恨,其实都是不符合实际的一种心态。比如说,我们看到一朵花,第一个念头,觉得很好;然后再次觉得很好、很好,再不断地产生这种贪念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会带来一种夸张,到一定的时候,你产生欲望,想把美丽的花朵占为己有,或者会把它当作就是自己的。这个时候,你跟原来对这个事物的正面的理解有一些反差,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用智慧观察而导致的。


同样的,我们对产生嗔恨的对境,比如一个敌人,刚开始我们对他产生的念头是中立的,然后我觉得他坏,很坏,然后他所有的功德就会被削弱,最后呢,就会把他看成非常坏的一个人,甚至,就想要杀他,想要消灭他。这种念头其实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所以,我们用智慧来观察贪、观察嗔,很多不合理的情绪全部会被清除,这是一种佛教当中说的世俗谛的智慧。


再进一步地细化,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观察未来、过去、现在我的这种嗔恨心和贪心,或者说观察它的范围,这时候原来的这种心态好像在暂时的显现当中,如梦如幻地存在,但真正它的实相了不可得,一点也是得不到的。这个时候,我们原来觉得被一些痛苦烦恼折磨,其实是非常可笑的事情。这种观察方法,不仅是佛教,现在的科学也是可以印证的。比如说这个茶杯,它在显现上可以存在,但真正观察它的时候,最后连一个能量也是不存在的。


第二种观察方法就是,实际上我们的心态自然放松的时候,原来的各种心烦、浮躁、痛苦,就全部慢慢处于一种平静的状态当中。就像一杯水,水浑浊的时候永远都显不出它的影像,让水慢慢安住、平静,水本来的这种自性是澄清的,不会有杂染。所以,我们的心其实也一样,当你真正安静下来的时候,所有的烦恼都会荡然无存的。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情绪上的波动,生活中有各种痛苦,但这些实际上就像天空中的乌云一样,虽然它显现,但是在虚空当中,它是不存在的。因此,当你心态不平衡的时候,不要急着做一些不明智的事情,应该让你的心平静下来,好好观察它的本体,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你心里不开心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


当我们的心乌云密布时,当下反观自己的内心,此时会发现,原来它是晴空万里。


——摘自整理于2014年9月13日索达吉堪布第4次海外开示《遇见喜悦——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情绪问题》



致朋友:


澳洲(菩提)佛学会开始招生啦!

学会开设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

  悉尼:

0423121173

   墨尔本:

 0401352062

      阿德莱德: 

   0401677855

       布里斯班:

      0420687876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