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显密佛网 >> 前行备忘录·业因果 03 l 音频 提纲 Back

前行备忘录·业因果 03 l 音频 提纲


前行备忘录・业因果实修引导
第三讲提纲

纽西·龙多丹毕尼玛尊者 传授
阿琼仁波切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下载提示:音频及文本免费下载,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 己二、佛遍知因果律 分二:一、遍知之理;二、遍知分类

■ 庚一、遍知之理

现见实相→修习至究竟获得如所有智→现前尽所有智→遍知因果律

所谓的“如来说是因”,正因轮涅二方万法都由因生,其因唯由如来宣说,其中的道理是这样的:对于诸法实相、胜义谛、法界、真实之际、法无过性、法条理性、如如真理,如来自因地发生通达,及修习已至登峰造极、更无增上的地步而彻底现前后,对于诸法实相胜义谛如所有性了知的智慧,即是如所有智;由其彻证空性,从而轮涅道所摄一切诸法,犹如镜中普现影像般、掌中观庵摩罗果般一时普知,此即尽所有智。

(一) 总示唯佛能说因果律

所谓的……唯由如来宣说,

所说:轮回之因+涅槃之因
能说:如来
原因:
一、有能说之量(彻见因果律)
二、有说法权巧

(二) 能说之量

1.彻见真理

其中的道理是这样的……彻底现前后,

(1) 真理
“诸法实相”:诸法的真实状况。
“胜义谛”:圣者智慧所见的真实性。
“法界”:万法发生的根源或本因。
“真实之际”:真实已到究竟层面。
“法无过性”:真理离一切过,一味清净。
“法条理性”:真理有缘起上的无数条理,毫无错乱。

这些都是如如真理的不同表达。

(2) 彻底现前

2. 如所有智
对于诸法实相……即是如所有智;
如所有智:了知如所有性的智慧。

3. 尽所有智

由其彻证空性……此即尽所有智。

■ 庚二、遍知分类 分二:一、一切事物遍知;二、重大必要遍知

对此分为二种,即是一切事物遍知和重大必要遍知。


■ 辛一、一切事物遍知
其中一切事物遍知,比如说,提婆达多所在城市的粮食,阴山与阳山中一切草木丛林悉皆焚毁的灰尘,用吉祥草次第沾大海的水滴,这些对于提婆达多来说全然隐秘不知,对于佛来说一切悉皆现前。有偈颂云:“孔雀翎羽斑斓法,各种各类差别因,知者定是一切智,非一切智不能知。”因此,此仅仅是令所化众生发生信心,此外无有大的必要。

(一) 佛遍知的情形

1.遍知之事

其中一切事物遍知……大海的水滴,

以三事为例:

(1) 城中每家的粮食

(2) 山上每一粒灰尘

(3) 海中每一滴水滴

2.遍知之人

这些对于……悉皆现前。

(1) 提婆达多全然不知

(2) 佛现量照见而遍知


(二) 如是介绍的作用

1.教证

有偈颂云……不能知。”

孔雀一片翎羽上有多少种因,了知此事的人一定是一切智。

2.说明

因此……无有大的必要。

(1) 能令众生对佛是遍知发生信心。

(2) 对于解脱没有大必要。

■ 辛二、重大必要遍知

其次重大必要遍知,是指由于遍知轮涅二重因果,从而对于轮回因果的集与苦,涅槃因果的道与灭,此四谛的如理取舍普遍明知。

“重大必要”:在众生离苦得乐上迫切需要知道的事,即轮回因果和涅槃因果——四谛。

■ 丙二、诸法因缘灭 分二:一、简要破除邪见建立正见;二、广示三士之道
■ 丁一、简要破除邪见建立正见
再来说明所谓的“灭因”为何者。灭之理则上,外道承许不止息因有止息果,这就像不停止饮毒之因,却可止息毒病之果一样,但是不可能停止果,所以要停止因,就像不饮毒就不再生病。所以,需要止息来生苦报的因——集方面的这些烦恼与业。
(一) 略说应息因

再来说明所谓的“灭因”为何者。

“灭因”:息灭因或停止因。


(二) 破除邪见

灭之理则上……不再生病。

1.邪见:不必止息因,就能止息果。

2.破除:譬如依饮毒生毒病的因果中,不停止饮毒而停止毒病不可能,因此,只有停止饮毒才能不生毒病。


(三) 建立正见

所以……烦恼与业。

为了息灭果——来生苦报,需要止息因——烦恼和业。

■ 丁二、广示三士之道 分二:一、下士灭因之道;二、中士上士灭因之道

■ 戊一、下士灭因之道
(一) 暇满身依
以此道理,在三士止息因的轨则上,最初,成办三菩提解脱的道上,要取得一个殊胜身依。
(二) 下士道果

下士了知三恶趣苦,欲求解脱,以此欲乐希求善趣人天地位,随后断除十恶、修积十善,于此之上修习四禅、四无色诸不动业,如此便获得善趣人天上位。

1.缘起正见

认识善恶苦乐缘起律。

(1) 果:恶趣苦的情形;善趣乐的情形

(2) 因:恶业→恶趣苦;善业→善趣乐


2.等起

欲离恶趣苦、得善趣乐。


3.加行

断恶修善;修定。


4.果位

断十恶修十善→人、欲界天

断十恶修十善+四禅→色界天

断十恶修十善+四无色定→无色界天
(三) 不足之处
然而此是由善止息恶,不能止息烦恼,还要上升到中、上二士的地位,对于轮回六道退心,然后断离生死因果,取办涅槃因果。

此时仅是止息恶业,而止息恶趣;未能止息烦恼,而止息轮回。

需进一步发展四谛正见→退轮回心→息生死因→得涅槃果

DOWNLOAD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免费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