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学子 >> 17届入行论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43课 Back

17届入行论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43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第四品不放逸主要从所修、所依、所断三个方面来宣说修行人不应放逸。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发起的菩提心,千万不能放弃,如果放弃的话不仅会堕入恶趣,损害了自他,还会阻塞我们的解脱之门,因此我们千万不能舍弃菩提心(所修)。怎么不舍弃呢?就是一切行为中不能放逸。我们现在的这个暇满的身体是很难得到的,如果没有人身我们无法修行、无法解脱、无法利他,有种种的过患,因此当我们拥有了人身时一定不能放逸,要精勤修行,否则就会轻易失去我们多生累劫积累资粮得来的人身(所依)。因为相续中的烦恼,我们才会放逸不精进,接下来就开始分析烦恼,先观察,然后生起想要断除的念头,最后断除了以后生起欢喜心。观察烦恼一是要不断的思维烦恼的过患,二是要思维烦恼不是我们的所依。再再地把烦恼敌人和普通怨敌做比较,提醒修行者一定要提起心力对抗烦恼敌人(所断)。

本课通过4个颂词诠释法义:

1、烦恼是无始以来存在于我们相续中的真正的敌人,是增长业祸的唯一原因。通过了解到烦恼对我们的过患、伤害,就能够了知烦恼不是我们的所依之处,以后不能再依靠它,如果不消除烦恼的话,在轮回中一定只有痛苦,只有恐惧。(详见颂词一)

2、烦恼是轮回中真正的狱卒,它不但让我们感受轮回的痛苦,而且想方设法把我们推入最可怕的地狱当中,因此如果让烦恼住在我心中,就不会有真实安乐可言。(详见颂词二)

3、我们要把断烦恼作为此生中的首要目标,烦恼是自己的要自己亲自消灭,在和烦恼作战的过程中,需要发起殊胜的誓愿,发起一定要精进修持灭除烦恼的决心。(详见颂词三)

4、通过对比“微小害”和烦恼的过患,说明为什么在消灭烦恼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舍弃精进。(详见颂词四)

发心师兄:定解F09 / 定解F14  

审核师兄:定解F10 / 定解F11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课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阅读原文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