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窍决:费曼学习法、五种窍决、三种纲要、六步骤、复述和串讲
学习的窍决:费曼学习法、五种窍决、
三种纲要、六步骤、复述和串讲。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 爱因斯坦 对其一生治学和科学探索的总结。
学习讲记、讲法、讲考六步法
一、六步法:
1、分析科判;
2、颂词分层;
3、逐字逐句消文;
4、颂词分析(教理证证成);
5、难点辨析;
6、消归自心;
二、解释理解六步法
【注意:这既是学习讲记的方法,也是讲考、研讨要求】
(一)掌握科判
1、准确了解此颂词所对应的科判,在全论中的位置。
2、分析上下科判的连接
3、解释此科判
(讲考或研讨要求:在持文讲考的优异当中。比如十分钟的讲考安排,可以首先一两分钟讲解上下文,还有科判连贯。在讲解科判连贯时,ZC佛教的大师们,比喻成猛虎跳涧。猛虎跳涧是说每一个颂词对应段科判在全论中的位置,否则你直接念出颂文感觉非常的突兀。但是切记,这个一定要在一分半钟以内收住。)
(二)解释颂词(包括了颂词分层和消文)
1、结合科判解释颂词,即此科判的含义在颂词中具体如何体现。
2、(句释)逐字逐句的消文并解释法相名词。(讲考或研讨要求:这种细解文义最开始要像乌龟爬行一样,对于颂词的每一个字词之义,我们要做到解释无误,甚至没有盲点。)
3、(总释)整个四句连进来进行总释。
(三)颂词分析(包括了颂词分析和难点辨析)
以教证、理证、公案辨析颂词的难点、重点。
(讲考或研讨要求:按照shangshi讲解的脉路思维,以及其中的内容准确地进行表达和复述。在以上的基础上,引用公案、教证以及自己体悟经历加以辨析,切记不可偏题发挥。很多人一旦话匣子打开,就天马行空收都收不回来,这种情况就非常困难。你对于法是否真正理解,所讲的是否佛法,还是一种绮语,我们要善加分辩。)
(四)反观自心及自省
此颂对我们的认知、修心、修行有何帮助。
三、总摄讲考或研讨要求:
首先一两分钟当中你可以串科判,然后讲解全体的脉络思维:这个颂词大概宣说了什么样的内容,所讲颂词到底有何上下文的连贯和连接。接下来开始细解颂文,如同乌龟爬行一样。最后你就进行详细地分析,解释shangshi讲记当中的内容,引用shangshi所讲的公案、教证。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全部引用还不足够,有自己前后文的理解、补充,如果在不偏离主题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做一两分钟的补充。
所以,大概是1-2分钟的科判,3-6分钟的颂词具体详析,最后1-2分钟的自己体会或者进一步引用一些教证、公案讲出自己独道的见解和修行的感悟。这些都是比较好的。
复述和串讲
一、 复述的目的
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有利于衔接、过渡到本节课所学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复述的方法
1.以科判为线,颂词(或长行文)为眼,归纳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2.用shangshi讲记中的语言及对应的经论原文或注释原文进行复述(背讲)课程的核心内容。如:《前行引导文》、《入行论释·善说海》、《般若摄颂释》(显密宝库第27册)、《中观庄严论释》(显密宝库第20册)、《释量论·成量品释》等。
三、复述的标准
1.最低标准:能引用shangshi讲记中的语言、经论原文或注释原文进行复述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2.中等标准:能结合科判、颂词(或长行文)及讲记,比较全面复述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及难点;
3.上等标准:能很全面的引用shangshi讲记中的语言、经论原文或注释原文进行复述上节课的主要内容、难点及重要修行教言等。
一、串讲的目的
1.训练归纳法义及提炼重点的能力;
2.帮助学员在辅导及讨论之前,对本次共修的主要内容及shangshi讲法的思路能有大概的了解。
二、串讲的方法
1.结合科判、颂词(或长行文)归纳本周所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提炼整节课的纲要与核心;
2.在串讲时,不需要逐文消句,重点在于抓出本课内容中的精华要义,在掌握科判和整体脉络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各品之间如何围绕全论主旨进行铺排、科判与意义如何对应、这节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shangshi是从什么角度解释这段教言的、shangshi解释这段教言前后的思路是什么样的、引用的公案是从哪个侧重点来说明问题的、运用的比喻和意义是如何对应的等等;
3.将一节课的要点以总结(总义)的方式在15分钟左右进行阐述,详略得当,这需要串讲的学员有扎实的闻思基础。
三、串讲的标准
1.最低标准:在不离讲记内容的基础上,基本上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本周课程的要点;
2.中等标准:进一步能结合科判及颂词(或长行文),用自己的语言比较全面的归纳本周课程的要点;
3.上等标准:结合科判、颂词(或长行文)以及shangshi的金刚语,用自己的语言很全面的归纳本周课程的要点,并且能串讲出shangshi的讲法思路及重要修行教言。
关于【五种窍诀和三种纲要】
无论是那种讲法(讲考)方式,实际上也有五种窍决和三种纲要。
五种窍决主要是印度的世亲论师所讲到的:
一、要讲解其必要性;
二、要讲解其略意的内容;
三、要讲解解义的具体道理;
四、要上下文连贯;
五、提出一些辩论和问难,来进行解决怀疑。
这不仅仅是讲法方式,我们在讲考时完全可以通用。
三个纲要是乌龟爬行;猛虎跳涧;雪山狮子。
雪山狮子:(能够归摄总结全部的中心思想),就像狮子立于雪山能够处于不败之地,其狮吼声能够震慑群兽。
所以通过你这样的一番理解,通过一个颂词都能够让我们对于整部论典、整个内容心开意解。这就是雪山狮子般的总体要诀,归纳要领的归摄。
讲经说法的三种方式(三种纲要)
---摘录自 《维摩诘经》第3课!
ZC佛教讲经说法的方式有很多种。不知诸位是否还有印象,以前在讲《入菩萨行论》时说过,ZC佛教大多数讲法,都离不开那烂陀寺讲法和戒香寺讲法,而其中最常用、最主要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三种:
第一,科判摄义,如猛虎跳涧。
猛虎无论是在山间还是丛林,总能随意穿梭,虽然没有特定的次第和规律,但最后都可以迅速而准确地到达想去的地方。科判摄义即是以最精捷之语将所有内容摄集总括出来。
另外,就讲课风格而言,一些大德也可以说是猛虎跳涧,比如,同样是讲《维摩诘经》,有些大德可以在两、三节课或者五、六节课当中完成。其实,真正要讲《维摩诘经》,短短几节课时间是肯定不够的,但这就是猛虎跳涧的特点,也符合讲经说法的规律。有时候,人的思维可以很活跃。有些人对我说,您讲课总是从一个问题立即切换到另一个问题上去,跳跃性很大。我对他们说,这就是猛虎跳涧的方式。正如前面的比喻,老虎一般不会遵循特定的规律,它能够从一个地方迅速到达另一个地方。
当然,这种风格可能会让有些做翻译和讲记的人,感到无所适从。就我自身而言,常常讲法较为随意,其实我并不赞叹这种做法。讲经说法还是应当讲究规矩和次第,前后连贯,层次分明,这样的讲述是最好的。然而,有时候自己讲到激动之处,或者突然想起了另一件事,便会随顺自己较强的跳跃性思维,中断刚才所讲的内容,另择话题继续演绎下去。
不过,关于这一点,我自己也并不认为算是一种过失。就我所知,西方一些学者的演讲就是这种风格,有些电影和电视也是如此。有些非常著名的电影,也时常出现突然不明缘由地切换成另一个镜头的情况,但经常看电影的人就可以接受,也能理解忽然出现另一个人物的原因。
第二,细解颂义,如乌龟爬行。
解释颂词的时候,是逐字逐句、详详细细地诠释,就像乌龟爬行一样缓慢。乌龟爬行是一点一点地往前爬,不会一跃而过,就如我们在解释某些词句的时候,也可以细致入微地讲述。
但对于这种讲法,有些人也看不惯、不耐烦,不理解为何要这样啰啰嗦嗦,觉得如果大家都懂字面意思,就应该归纳性地一句带过,没有必要逐字逐句地讲解。但实际上还是有其必要,因为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对于某些人,可能就需要逐字逐句地详细讲授。很多印度论典在解释颂词的时候,就是浓墨重彩、长篇大论。
比如,《中观根本慧论》第二十五品最后一个偈颂中有一句“灭一切戏论”,在《中观显句论》中,月称论师针对这个偈颂,反反复复强调过三、四次:何谓灭一切戏论?灭,就是灭除所有分别念。何谓戏论?包含有无是非等等。对于这种精细的讲解方法,有些学过中观的人也许会感到不解。
以前,嘎绕多吉有一个《系解脱》(《一子续》)的解释,也是这样逐字逐句地分析解读。比如,何谓“戏论”?戏论就是分别念。何谓“寂灭”?“寂”,就是灭尽一切执著,“灭”,就是从根本上灭掉。甚至有时看起来能解释和所解释似乎都基本相同。
前辈大德们不管是造论典,还是讲经说法,都会有这种现象。因此,比较懂道理的听闻者就会知道:哦!现在正在乌龟爬行。他们对此也不会生邪见,就这样逐字逐句地听下去。
过去有些堪布讲课十分仔细,哪怕是一个字也会解释很长时间,而我们在下面特别着急。那时听课都是露天进行,外面经常会下起鹅毛大雪,有时还会降冰雹。记得曾经跟大家讲到过一位老堪布,他在给我们做辅导时,总是乌龟爬行式地慢慢讲,一会儿查字典,一会儿又翻资料(众笑),根本不考虑我们在外面冻得瑟瑟发抖。但有时遇到跳跃性比较大的辅导时,又会感觉所讲内容如同猛虎跳涧般,一下就跳过去了。
第三,总义归纳,如雪山狮子。
雪山上的狮子,威严无比,傲视群兽。科判的结构一般包括了略说、广说和摄义,最后的摄义即为总结要点。
有些人对我说,您应该每天做一下总结:今天讲了些什么,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不过本次传讲《维摩诘经》,并非一两次的临时演讲。如果只是短期演讲,那每次跟大家作一下归摄也无妨。总结性地将所有内容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也是一种可取的方法。但如果这种延续很久的课程,每天都摄义,那就大可不必了。
一句话概括费曼学习法
就是学任何东西,如果你能用简单的话,用自己的话,不带行话术语,说给八十岁的老太太听,说给八岁的小孩听。当这些人都听懂了,你就把这个概念搞明白了。。类似于白居易写完诗词,拿去念给不认识字的老太太听。如果老人听不懂,他马上又回去修改,这样反复数次,直到老太太能听懂为止,所以白居易的诗流传极为广泛。
具体来说,费曼学习法分为4个步骤:
第1步:确定学习目标。。你想学习的概念、内容、主题是什么。
第2步:模拟教学学习法。。你要模拟自己是一位老师,面对完全不懂这个领域的人,用自己的话,尽可能具体形象地讲诉。这样的讲诉有助于你活学活用,触类旁通,联系生活具体情境。
第3步:回顾。。反思第2步遇到的问题,哪些地方卡壳了,哪些地方对方没有真正听懂。找出问题的要害,把握关键环节。
第4步:简化。。把这些遇到问题的地方,重新梳理理解,尽可能了解更多背景和相关知识,再用尽可能简化的方式重新表达,设法看穿本质。然后,返回第2步。
其实,我们每天都或多或少地需要向别人讲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希望达成他人能够听懂理解的意图。但是,费曼学习法最巧妙的地方就在于它深度地解构了这种过程,并且把它当成一种学习方法。
学习费曼学习法之后,你会变成一个深刻的人
有的时候用费曼学习法是容易的,因为有些事物并不难以理解。但是,面对一些结构复杂的概念,违反直觉的知识,有的时候去解释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费曼学习法能够促进深度学习最值得思索的地方。通过教别人反思自己的学习,有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懂了,其实自己并没有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