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有答】僧团教育和社会上的学校教育相比,有什么相互借鉴的地方?
问:丛林以上僧团或佛学院的教育,和现在社会上的学校教育,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
索达吉堪布答:
很好!我们作为从事教育的人,对于这个问题,还是很需要关心的。
刚才也说了,虽然我的身份是僧人,但多年以来一直是个“老师”。当然,我们当老师跟你们有点不同,你们的待遇也好、条件也好、名声也好,远远都超胜我们。我们只是在一个山沟里,以非常简单朴素的生活,完成了二十多年的使命。但我们所追求的,并不是通过教书得什么金钱、名声,而是希望将此甚深的佛法,尽量传给下一代,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类的发展,并非仅仅体现在经济上、军事上,更重要的是,要看人们的思想有没有提升。
而寺院里的僧团教育,就是围绕着善良、利他、忘我展开的,这种教育跟学校教育有极大的不同。我曾看过小学、中学、高中、大专的很多教材,但里面主要是讲些故事,如小猫怎么样、小狗怎么样……德育的内容却比较少,这是相当遗憾的。所以,作为高等学校,理应学习古人的《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同时,我们的僧团、佛学院,也需要学习高等学校的科技知识。这些虽不必当成主课来抓,但也应该适当了解一些。否则,很多出家人、乃至高僧大德,对当前发生的重要问题、高科技对佛教理论的印证,以及于人类有利的环保、慈善等理念一窍不通,只是成天一心念阿弥陀佛,那在这样具多元文化、合作性特别强、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里,要想将佛法弘扬开来,可能相当困难。
前段时间,我们在一个县城里,把有些知识分子和高僧大德召集起来,开了一个研讨会。通过这次会议,大家都得到了很大收获:有些寺院的出家人,平时缺乏对现代知识的了解,通过听取一些国内外的重大事情,让自己大开眼界;有些高等学校的知识分子,尽管懂一部分世间学问,但道德或佛学的教育却从未涉及,甚至连《弟子规》也没有学过。后来每个人依靠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利益。
所以,现在的学校对宗教研究非常有必要。听说你们宗教系的老师、学生,因为自己的信仰或爱好,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长期专心致志地研究佛教,这对人生来讲十分有价值。我本人而言,在有生之年中,只要有因缘弘扬佛法,哪怕只有一个人听,也想每天讲一点课。为什么呢?因为思想的传播、经验的交流,确实是最有意义的!
——恭录自北京大学哲学系问答
今日开示提醒
北京时间2018年7月31日 晚19点30分-21点30分(悉尼21点30分-23点30分),索达吉堪布将传讲《孝经》第10课
平台直播:
新浪show:491755,491338, 491337
YY:78569736,72383501
试用平台:
【电脑】
https://www.bsasamaya.com/live-open/play.html
【手机】
http://zblive.ml
本月藏历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
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
悉尼:
0423121173
墨尔本:
0401352062
阿德莱德:
0403411556
布里斯班:
0420687876